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头戴康复训练设备,该头戴康复训练设备设置有头盔主体,头盔主体包括顶部壳体、前侧壳体、后侧壳体、左侧壳体和右侧壳体,顶部壳体、前侧壳体、后侧壳体、左侧壳体和右侧壳体任意相邻的两者之间通过弹性带连接;头盔主体上安装有多个电极,每一个电极均外露于头盔主体的内侧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头戴康复训练设备提高电极与头皮贴合程度。康复训练设备提高电极与头皮贴合程度。康复训练设备提高电极与头皮贴合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头戴康复训练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头戴设备
,具体的,涉及一种头戴康复训练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phs,EEG)是通过将一系列电极贴在头皮上记录和检测到的大脑波形。脑电记录和分析系统目前已有很多显著进展,并且正在快速发展当中,简单列举如下:数字多通道电导、同时适用于成人和小孩的应急监测脑电监测系统、脑电分析的振幅分布、计算机脑电测绘图(Computer EEG Topography,CET)和脑电地形图(BEAM)。这类脑电系统都需要手动将电极安置到被试者头皮上,因此耗费很多时间。因此,设置有电极的头戴设备应运而生,头戴设备上已经将电极安装在预定位置,将头戴设备穿戴在人体头部即可使用,节省了时间。
[0003]但是,现有的头戴设备中,头戴设备的尺寸通常是固定,但由于穿戴者头部的形状和尺寸的不同,佩戴过程中电极与头皮的贴合程度不易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电极与头皮贴合程度的头戴康复训练设备。
[0005]为了实现上述主要目的,本技术提供的头戴康复训练设备设置有头盔主体,其特征在于,头盔主体包括顶部壳体、前侧壳体、后侧壳体、左侧壳体和右侧壳体,顶部壳体、前侧壳体、后侧壳体、左侧壳体和右侧壳体任意相邻的两者之间通过弹性带连接;头盔主体上安装有多个电极,每一个电极均外露于头盔主体的内侧壁。
[0006]由上述方案可见,本技术头戴康复训练设备中,头盔主体通过设置顶部壳体、前侧壳体、后侧壳体、左侧壳体和右侧壳体,而且,任意相邻的两者之间通过弹性带连接,使得壳体具有弹性,可根据穿戴者的头型尺寸相匹配,提高电极与头皮贴合程度。
[0007]进一步的方案中,头盔主体设置有电极安装槽和电极孔,电极安装槽的开口与电极孔相对设置,电极安装在电极安装槽内,电极穿过电极孔外露于内侧壁。
[0008]由此可见,电极安装在电极安装槽,可便于固定电极。
[0009]进一步的方案中,电极可伸缩式安装在电极安装槽内。
[0010]由此可见,电极可伸缩式安装在电极安装槽内,可进一步调整电极与穿戴者头皮的贴合的松紧度,提高用户的舒适度。
[0011]进一步的方案中,电极安装槽内设置有弹性件,电极与弹性件的第一端抵接,弹性件的第二端与电极安装槽的底部抵接。
[0012]由此可见,通过在电极安装槽内设置弹性件,可控制电极的伸缩运动。
[0013]进一步的方案中,后侧壳体设置有电池安装腔和电池盖,电池盖盖合在电池安装腔上。
[0014]由此可见,后侧壳体设置有电池安装腔,用于安装电池,可借助与电池的重量,使
头盔主体的重心向后便宜,提高穿戴的稳定性。
[0015]进一步的方案中,设备还包括VR眼镜,VR眼镜安装在前侧壳体上。
[0016]由此可见,通过设置VR眼镜,穿戴者可观看训练视频或其他视频,可增加用户体验度。
[0017]进一步的方案中,VR眼镜与前侧壳体铰接。
[0018]由此可见,VR眼镜与前侧壳体铰接,可便于调节VR眼镜的位置,提高用户穿戴的舒适性。
[0019]进一步的方案中,顶部壳体、前侧壳体、左侧壳体和右侧壳体均为中空结构设置。
[0020]由此可见,顶部壳体、前侧壳体、左侧壳体和右侧壳体均为中空结构设置,可减轻头盔主体的重量,提高用户穿戴的舒适性。
[0021]进一步的方案中,电极包括导线连接部和探针部,导线连接部和探针部固定连接,探针部的一部分外露于内侧壁。
[0022]由此可见,设置导线连接部可用于连接导线,以便电极通电,探针部的一部分外露于内侧壁可与头皮接触,从而形成回路。
[0023]进一步的方案中,导线连接部设置有导线孔,导线孔由导线连接部的顶部贯穿至导线连接部的底部;探针部设置有多个探针,多个探针并列设置在导线连接部的底部;探针远离导线连接部的底部的一端为半球端。
[0024]由此可见,导线连接部设置有导线孔,可便于外接导线的连接。探针部设置有多个探针,可增大电极与头皮的接触面积,避免用户的不适。通过将探针远离导线连接部的底部的一端设置为半球端,可提高用户皮肤与电极触感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技术头戴康复训练设备实施例的结构图。
[0026]图2是本技术头戴康复训练设备实施例中头盔主体的底部视角结构图。
[0027]图3是本技术头戴康复训练设备实施例中头盔主体的顶部视角结构图。
[0028]图4是本技术头戴康复训练设备实施例中头盔主体的结构剖视图。
[0029]图5是本技术头戴康复训练设备实施例中顶部壳体的结构图。
[0030]图6是本技术头戴康复训练设备实施例中电极的安装结构图。
[0031]图7是图4中A处的放大图。
[0032]图8是本技术头戴康复训练设备实施例中电极的结构图。
[0033]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4]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头戴康复训练设备设置有头盔主体,头盔主体呈镂空设置。头盔主体包括顶部壳体1、前侧壳体2、后侧壳体3、左侧壳体4和右侧壳体5,顶部壳体1、前侧壳体2、后侧壳体3、左侧壳体4和右侧壳体5任意相邻的两者之间通过弹性带6连接。顶部壳体1、前侧壳体2、左侧壳体4和右侧壳体5均为中空结构设置,顶部壳体1、前侧壳体2、后侧壳体3、左侧壳体4和右侧壳体5均采用硬质塑料制成。
[0035]参见图3和图4,头盔主体上安装有多个电极7,每一个电极7均外露于头盔主体靠
近穿戴者头皮的内侧壁。电极7的数量和位置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根据人体的头部穴位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中,顶部壳体1设置有两个电极7,前侧壳体2设置有两个电极7,左侧壳体4设置有四个电极7,右侧壳体5设置有四个电极7。后侧壳体3设置有和电池盖31和电池安装腔32,电池盖31盖合在电池安装腔32上。电池安装腔32内安装有电池组件,用于对设备的电路进行供电。
[0036]参见图5、图6和图7,头盔主体设置有电极孔8和电极安装槽9,电极孔8设置在头盔主体的内侧壁上,电极安装槽9的开口与电极孔8相对设置,电极7安装在电极安装槽9内,电极7穿过电极孔8外露于头盔主体的内侧壁。电极7可伸缩式安装在电极安装槽9内。本实施例中,电极安装槽9内设置有弹性件10,电极7与弹性件10的第一端抵接,弹性件19的第二端与电极安装槽9的底部抵接。弹性件10可采用弹性泡沫或弹簧等有弹性的材料。
[0037]参见图8,电极7包括导线连接部71和探针部72,导线连接部71和探针部72固定连接,探针部72的一部分外露于头盔主体的内侧壁。导线连接部71设置有导线孔711,导线孔711由导线连接部71的顶部712贯穿至导线连接部71的底部713。探针部72设置有多个探针721,多个探针7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戴康复训练设备,设置有头盔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盔主体包括顶部壳体、前侧壳体、后侧壳体、左侧壳体和右侧壳体,所述顶部壳体、所述前侧壳体、所述后侧壳体、所述左侧壳体和所述右侧壳体任意相邻的两者之间通过弹性带连接;所述头盔主体上安装有多个电极,每一个所述电极均外露于所述头盔主体的内侧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康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盔主体设置有电极安装槽和电极孔,所述电极安装槽的开口与所述电极孔相对设置,所述电极安装在所述电极安装槽内,所述电极穿过所述电极孔外露于所述内侧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戴康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可伸缩式安装在所述电极安装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戴康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安装槽内设置有弹性件,所述电极与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抵接,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极安装槽的底部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头戴康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壳体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嘉华,陈彦凯,王彦宵,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爬山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