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挥发性有机物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23210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挥发性有机物处理系统。该挥发性有机物处理系统包括:用于对高浓度废气、低浓度废气和酸性废气分别进行预处理的预处理段;连通所述预处理段的转轮浓缩及RTO焚烧处理段;含氯废气处理段;以及排放段,其分别连通所述转轮浓缩及RTO焚烧处理段和所述含氯废气处理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高浓度废气、低浓度废气和酸性废气,采取预处理+转轮浓缩+RTO焚烧的主体工艺,同时将含氯废气进行针对性的处理,从而达到综合治理处理的目的。到综合治理处理的目的。到综合治理处理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挥发性有机物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废气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挥发性有机物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专利技术人所在原料药车间API

1/2/3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可分为三类。
[0003]第一类为有机废气,一股废气为在每天的8点、10点、16点投料阶段的反应釜、真空泵产生的废气,其浓度极高,浓度峰值高达8000mg/m3,均值在5000

6000mg/m3,风量约6000m3/h,该股废气下文统称为高浓废气。高浓废气若采用喷淋吸收+活性炭吸附工艺处理,活性炭易饱和且难于达标排放;若直接焚烧,由于废气瞬时浓度过高会导致运行不稳定且难于合格排放,因此该时间段的高浓度废气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另一股废气的特点是风量大,浓度低,浓度≤2000mg/m3,风量约48000m3/h,下文统称为一般废气。该股废气如果直接焚烧,由于浓度低,天然气燃料消耗量大,运行成本高。
[0004]第二类为无机废气,主要成分为盐酸、硫酸、氯化氢,风量约2000m3/h。该股废气的pH呈酸性,对废气管道、风机等设备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严重影响设备使用寿命,因此该股废气必须进行预处理,中和pH,减少对设备的腐蚀破坏。
[0005]第三类为含氯废气,风量约6000m3/h,该股废气若直接采用焚烧法,会产生二噁英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必须剥离该股废气,进行单独收集处理。
[0006]上述三类废气具备不同特点,因此一旦三类废气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整个废气处理系统超标及损坏。
[0007]CN 112742181 A专利技术了一种硫化物和有机物的废气处理系统,该处理系统包括:活性炭箱(21)吸附、FID监测、真空脱附、冷凝、UV光催化,RTO焚烧。该专利技术活性炭吸附后,通过真空脱附,运行成本高,活性炭吸附后不能连续再生,净化后的废气,无排放口,设计不合理。而脱附下来的废气或进入RTO炉焚烧,或进入UV光催化箱。脱附废气的特点是风量小,浓度高,进入RTO炉焚烧无LEL检测设备,存在安全风险。而UV光催化箱的特点是去除低浓度恶臭气体,将有机物分解成低毒低害物质,作为终端处理设备,存在处理不完全排放不达标的风险。
[0008]CN 113007729 A专利技术了一种低浓度、高浓度废气集成化处理系统,该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系统1、预处理系统2、RTO炉、燃烧器、换热器(16),该工艺包含三股废气,一股低浓度废气经预处理后引进RTO焚烧;一股含聚合物高浓废气进行预处理后进RTO焚烧;另一股高浓气体进燃烧器燃烧后又引入RTO焚烧,RTO炉焚烧温度达到800度,能将绝大多数挥发性有机物燃烧完全,无需进行多级焚烧,提高运行成本的同时也是一种能源的浪费。而经RTO高温焚烧后的废气余热可对进炉前的废气进行预热,该专利技术没有进行合理利用,不能实现能源循环利用。
[0009]CN 207838627 U专利技术了一种低浓度大风量的废气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该处理系统包括:过滤箱,厌氧池、好氧池、蓄热式燃烧炉。该工艺将低浓度大风量有机废气产生的废液直接引进厌氧池、好氧池进行处理,没有进行pH调节,废气的pH会对厌氧系统造成一定的
冲击,影响废水处理效果。而大风量低浓度废气进入蓄热式燃烧炉处理,前期投入成本高,设备大,占地广,运行成本高。
[0010]针对上述三类废气的特性,若直接将三类废气采用喷淋吸收、活性炭吸附等普通处理设施处理,工艺简单,不能针对性去除废气中有机物,去除效果不佳。采用焚烧法,由于废气浓度高,废气pH呈酸性,废气中存在燃烧后产生二次污染的物质,将导致整个系统排放不达标。再者酸性气体对管道、设备的腐蚀性,间接降低了系统的去除效果及使用寿命。为此急需开发一种预处理工艺,将废气中部分高浓度有机物进行吸收降解,将酸性废气进行中和,将含氯废气采取针对性的废气处理工艺处理,大风量低浓度有机废气也需要进行选择恰当的处理工艺进行处理,才能解决天然气燃料耗量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1]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挥发性有机物处理系统。本技术针对上述几种不同废气的特点,采取预处理+转轮浓缩+RTO焚烧的主体工艺,同时将含氯废气进行针对性的特殊处理,从而达到综合治理处理的目的。
[0012]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3]一种挥发性有机物处理系统,包括:
[0014]用于对高浓度废气、低浓度废气和酸性废气分别进行预处理的预处理段;
[0015]连通所述预处理段的转轮浓缩及RTO焚烧处理段;
[0016]含氯废气处理段;
[0017]以及排放段,其分别连通所述转轮浓缩及RTO焚烧处理段和所述含氯废气处理段。
[0018]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挥发性有机物处理系统,可处理高浓度废气、低浓度废气、酸性废气、含氯废气。该系统从源头将不同类型废气进行分类收集并针对性的采取了适用的预处理;针对高浓气体采取了多级喷淋;针对酸性废气采取了废气中和;针对风量大,浓度低的有机废气进行转轮浓缩,然后再进入RTO焚烧装置焚烧;针对含氯废气直接燃烧易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采取了对应的处理工艺;通过以上组合工艺:预处理+转轮浓缩+RTO焚烧的主体工艺,以及将含氯废气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彻底解决了不同类型气体的处理问题,使各类废气经过处理后都能合标排放,实现了不同类型废气的高效、合理处理。
[0019]具体的,所述预处理段包括:第一水喷淋塔(1)、第二水喷淋塔(2)、第三水喷淋塔(3)、第四水喷淋塔(4)、第五水喷淋塔(5)、第一碱喷淋塔(6)、第二碱喷淋塔(7)、第三碱喷淋塔(8)、第四碱喷淋塔(9)、第五碱喷淋塔(10)、第六碱喷淋塔(11)、第七碱喷淋塔(12),其中:
[0020]第一水喷淋塔(1)、第二水喷淋塔(2)和第三水喷淋塔(3)依次连通设置,所述第一水喷淋塔(1)设置有第一高浓度废气入口,所述第二水喷淋塔(2)设置有第一一般废气入口;
[0021]第四水喷淋塔(4)、第五水喷淋塔(5)、第一碱喷淋塔(6)、第二碱喷淋塔(7)依次连通设置,所述第四水喷淋塔(4)设置有第二高浓度废气入口,所述第一碱喷淋塔(6)设置有第二一般废气入口;
[0022]五碱喷淋塔、第六碱喷淋塔(11)、第七碱喷淋塔(12)、第一碱喷淋塔(6)、第二碱喷淋塔(7)依次连通设置,所述五碱喷淋塔设置有第三高浓度废气入口;
[0023]所述第一碱喷淋塔(6)还设置有第三一般废气入口;
[0024]第三碱喷淋塔(8)、第四碱喷淋塔(9)、第一碱喷淋塔(6)、第二碱喷淋塔(7)依次连通设置,所述第三碱喷淋塔(8)设置有酸性废气入口;
[0025]所述第三水喷淋塔(3)和所述第二碱喷淋塔(7)分别连通所述转轮浓缩及RTO焚烧处理段。
[0026]基于上述技术方案:
[0027]将API

1车间高浓度废气引入水喷淋塔(1)预处理后,进入水喷淋塔(2、3)二级预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挥发性有机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高浓度废气、低浓度废气和酸性废气分别进行预处理的预处理段;连通所述预处理段的转轮浓缩及RTO焚烧处理段;含氯废气处理段;以及排放段,其分别连通所述转轮浓缩及RTO焚烧处理段和所述含氯废气处理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挥发性有机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段包括:第一水喷淋塔(1)、第二水喷淋塔(2)、第三水喷淋塔(3)、第四水喷淋塔(4)、第五水喷淋塔(5)、第一碱喷淋塔(6)、第二碱喷淋塔(7)、第三碱喷淋塔(8)、第四碱喷淋塔(9)、第五碱喷淋塔(10)、第六碱喷淋塔(11)、第七碱喷淋塔(12),其中:第一水喷淋塔(1)、第二水喷淋塔(2)和第三水喷淋塔(3)依次连通设置,所述第一水喷淋塔(1)设置有第一高浓度废气入口,所述第二水喷淋塔(2)设置有第一一般废气入口;第四水喷淋塔(4)、第五水喷淋塔(5)、第一碱喷淋塔(6)、第二碱喷淋塔(7)依次连通设置,所述第四水喷淋塔(4)设置有第二高浓度废气入口,所述第一碱喷淋塔(6)设置有第二一般废气入口;五碱喷淋塔、第六碱喷淋塔(11)、第七碱喷淋塔(12)、第一碱喷淋塔(6)、第二碱喷淋塔(7)依次连通设置,所述五碱喷淋塔设置有第三高浓度废气入口;所述第一碱喷淋塔(6)还设置有第三一般废气入口;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军杨晓谢伟军王姗姗刘畅蒲兰涛秦富奇廖军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