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负载二氧化钛薄膜的净化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3206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纤维负载二氧化钛薄膜的净化层,包括碳纤维负载二氧化钛薄膜主体,所述碳纤维负载二氧化钛薄膜主体的内部设有净化层,所述净化层包括阻水层,所述阻水层的下方设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的下方设有紫外线吸收层,所述紫外线吸收层的下方设有散香层;通过设置的净化层,有效的避免了现有碳纤维负载二氧化钛薄膜无法对其吸附的污染物进行灭菌除臭净化,有利于碳纤维负载二氧化钛薄膜对吸附的污染物进行灭菌除臭净化,增加了碳纤维负载二氧化钛薄膜的功能性。纤维负载二氧化钛薄膜的功能性。纤维负载二氧化钛薄膜的功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纤维负载二氧化钛薄膜的净化层


[0001]本技术涉及碳纤维负载二氧化钛薄膜
,特别是涉及一种碳纤维负载二氧化钛薄膜的净化层。

技术介绍

[0002]碳纤维负载二氧化钛薄膜是将活性炭与二氧化钛进行光催化组合的薄膜,用于降解污染物提高二氧化钛降解效果。
[0003]现有的碳纤维负载二氧化钛薄膜在使用过程中仅能对污染物进行吸附,无法对其吸附的污染物进行灭菌除臭净化,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碳纤维负载二氧化钛薄膜的净化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碳纤维负载二氧化钛薄膜的净化层,通过设置的净化层,有效的避免了现有碳纤维负载二氧化钛薄膜无法对其吸附的污染物进行灭菌除臭净化,有利于碳纤维负载二氧化钛薄膜对吸附的污染物进行灭菌除臭净化,增加了碳纤维负载二氧化钛薄膜的功能性。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碳纤维负载二氧化钛薄膜的净化层,包括碳纤维负载二氧化钛薄膜主体,所述碳纤维负载二氧化钛薄膜主体的内部设有净化层,所述净化层包括阻水层,所述阻水层的下方设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的下方设有紫外线吸收层,所述紫外线吸收层的下方设有散香层。
[0006]优选的,所述碳纤维负载二氧化钛薄膜主体的顶面开设由若干等距分布的吸附孔,所述碳纤维负载二氧化钛薄膜主体的底面开设有若干等距分布的导流槽。
[0007]优选的,所述导流槽距离碳纤维负载二氧化钛薄膜主体较远一端面设有固定层,所述固定层包括吸热层,所述吸热层的下方设有阻灰层,所述阻灰层的下方设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下方黏附有黏附颗粒。
[0008]优选的,所述抗菌层的材质为壳聚糖纳米银纤维。
[0009]优选的,所述散香层的材质为芳香胶囊颗粒。
[0010]优选的,所述吸热层的材质为石墨颗粒,所述隔热层的材质为岩棉纤维。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2]1、通过设置的净化层,有效的避免了现有碳纤维负载二氧化钛薄膜无法对其吸附的污染物进行灭菌除臭净化,有利于碳纤维负载二氧化钛薄膜对吸附的污染物进行灭菌除臭净化,增加了碳纤维负载二氧化钛薄膜的功能性;
[0013]2、通过设置的固定层,有效的避免了现有碳纤维负载二氧化钛薄膜在固定时易受热脱离使用物,有利于碳纤维负载二氧化钛薄膜对热量进行隔离,增加了碳纤维负载二氧化钛薄膜的安装牢固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图1中导流槽分布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图1中净化层内部结构剖视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图1中固定层内部结构剖视图;
[0018]其中:1、碳纤维负载二氧化钛薄膜主体;2、吸附孔;3、导流槽;4、净化层;5、固定层;41、阻水层;42、抗菌层;43、紫外线吸收层;44、散香层;51、吸热层;52、阻灰层;53、隔热层;54、黏附颗粒。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0]实施例:
[0021]如图1

图3所示,一种碳纤维负载二氧化钛薄膜的净化层,包括碳纤维负载二氧化钛薄膜主体1,所述碳纤维负载二氧化钛薄膜主体1的内部设有净化层4,所述净化层4包括阻水层41,所述阻水层41的下方设有抗菌层42,所述抗菌层42的下方设有紫外线吸收层43,所述紫外线吸收层43的下方设有散香层44;具体的:所述抗菌层42的材质为壳聚糖纳米银纤维;具体的:所述散香层44的材质为芳香胶囊颗粒;
[0022]当碳纤维负载二氧化钛薄膜主体1需要对吸附物进行净化时,首先由净化层4内部的阻水层41将吸附物散发湿气进行阻挡,随后由紫外线吸收层43对紫外线进行吸收集中,并且与壳聚糖纳米银纤维抗菌层42产生催化降解功能,有效的将吸附物中有毒有害气体进行降解,能有效的灭杀多种细菌,在受到挤压破裂作用下芳香胶囊颗粒散香层44将香气散出,起到除臭净化空气的效果,有效的避免了现有碳纤维负载二氧化钛薄膜无法对其吸附的污染物进行灭菌除臭净化,有利于碳纤维负载二氧化钛薄膜对吸附的污染物进行灭菌除臭净化,增加了碳纤维负载二氧化钛薄膜的功能性。
[0023]如图1与图2所示,所述碳纤维负载二氧化钛薄膜主体1的顶面开设由若干等距分布的吸附孔2,所述碳纤维负载二氧化钛薄膜主体1的底面开设有若干等距分布的导流槽3;碳纤维负载二氧化钛薄膜主体1可通过顶面开设的若干吸附孔2对污染物进行吸附,碳纤维负载二氧化钛薄膜主体1可通过底面开设的若干导流槽3将有害气体进行吸附。
[0024]如图4所示,所述导流槽3距离碳纤维负载二氧化钛薄膜主体1较远一端面设有固定层5,所述固定层5包括吸热层51,所述吸热层51的下方设有阻灰层52,所述阻灰层52的下方设有隔热层53,所述隔热层53的下方黏附有黏附颗粒54;具体的:所述吸热层51的材质为石墨颗粒,所述隔热层53的材质为岩棉纤维;首先由固定层5内部的黏附颗粒54黏附至碳纤维负载二氧化钛薄膜主体1需要固定位置,随后由石墨颗粒吸热层51对碳纤维负载二氧化钛薄膜主体1所受热量进行吸附,随后由岩棉纤维隔热层53对石墨颗粒吸热层51吸收热量
进行隔离,有效的避免了现有碳纤维负载二氧化钛薄膜在固定时易受热脱离使用物,有利于碳纤维负载二氧化钛薄膜对热量进行隔离,增加了碳纤维负载二氧化钛薄膜的安装牢固性。
[0025]在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负载二氧化钛薄膜的净化层,包括碳纤维负载二氧化钛薄膜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负载二氧化钛薄膜主体(1)的内部设有净化层(4),所述净化层(4)包括阻水层(41),所述阻水层(41)的下方设有抗菌层(42),所述抗菌层(42)的下方设有紫外线吸收层(43),所述紫外线吸收层(43)的下方设有散香层(4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负载二氧化钛薄膜的净化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负载二氧化钛薄膜主体(1)的顶面开设由若干等距分布的吸附孔(2),所述碳纤维负载二氧化钛薄膜主体(1)的底面开设有若干等距分布的导流槽(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碳纤维负载二氧化钛薄膜的净化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如圣姚雪春林晨邓洪梅金太成路路曾迈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裕烯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