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2878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它包括壳体、顶盖、干式变压器、高压负荷开关、低压真空馈电开关和凸缘滚轮,干式变压器设置在壳体内,高压负荷开关、低压真空馈电开关设置在壳体的两侧,凸缘滚轮设置在壳体底部,所述顶盖为波纹面结构形状。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散热性能好、寿命长,而且体积小。(*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移动变电站,尤其是一种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
技术介绍
目前,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一般应用在有甲烷混合气体和煤尘、且有爆炸危险的矿井中。该变电站通常由壳体、干式变压器、高压负荷开关、低压真空馈电开关和凸缘滚轮构成。干式变压器设置在壳体内,高压负荷开关、低压真空馈电开关设置在壳体的两侧,凸缘滚轮设置在壳体底部。干式变压器采用空气自冷的冷却方式,由于它设置在壳体内,壳体内的热量靠空气对流和辐射传递到壳体外。由于电站的散热性能直接影响到电站的使用寿命。为了增强干式变压器的散热效果,现有的壳体顶部通常设计成圆弧面,以此用来增加散热面积。虽然圆弧面的顶盖比平面顶盖的散热面积有所增加,但要达到较好散热效果,必须使壳体顶部的圆弧面做得较大,这不仅大大增加了该变电站的体积,而且也增加了制造成本。体积庞大的变电站不但运输困难,而且使用地点也受到严格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它不仅散热性能好、寿命长,而且体积小。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壳体、顶盖、干式变压器、高压负荷开关、低压真空馈电开关和凸缘滚轮,干式变压器设置在壳体内,高压负荷开关、低压真空馈电开关设置在壳体的两侧,凸缘滚轮设置在壳体底部,顶盖为波纹面结构形状。由于上述变电站的顶盖为波纹面结构形状,其展开面积远远大于现有技术的圆弧面顶盖的面积,因此波纹面顶盖的散热效果远远好于圆弧面顶盖的散热效果,从而大大延长电站使用寿命。由于顶盖为波纹面结构形状,其体积小于圆弧面顶盖的体积,因此该变电站的体积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矿用隔爆型移动电站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低压真空馈电开关,2.凸缘滚轮,3.壳体,4.顶盖,5.干式变压器,6.高压负荷开关。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主要包括壳体3、顶盖4、干式变压器5、高压负荷开关6、低压真空馈电开关1和凸缘滚轮2。干式变压器5设置在壳体3内,凸缘滚轮2设置在壳体3的底部,高压负荷开关6设置在壳体3的一侧,低压真空馈电开关1设置在壳体3的另一侧。为了提高散热性能,减小电站的体积,顶盖4制作成波纹面结构形状。由于波纹面结构形状的顶盖4的展开面积远远大于圆弧面顶盖面积,因此波纹而结构形状的顶盖4的散热效果远远好于网弧而顶盖的散热效果,从而使电站的散热性好、延长电站使用寿命。同时由于顶盖4为波纹面结构形状,其体积小于圆弧面顶盖的体积,因此陔变电站的体积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它包括壳体、顶盖、干式变压器、高压负荷开关、低压真空馈电开关和凸缘滚轮,干式变压器设置在壳体内,高压负荷开关、低压真空馈电开关设置在壳体的两侧,凸缘滚轮设置在壳体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为波纹面结构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它包括壳体、顶盖、干式变压器、高压负荷开关、低压真空馈电开关和凸缘滚轮,干式变压器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奎余苏成勇陈兴福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市中联电气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