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形无人机间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2754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筒形无人机间架结构,包括无人机外壳,无人机外壳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支杆,伸缩支杆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伸缩支杆的外壁活动连接有伸缩套杆,伸缩套杆的下端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连接卡柱,连接卡柱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垫。该一种筒形无人机间架结构,通过在筒形无人机的支撑脚上设置一个高度调节装置,该装置能够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左右两侧的支撑脚进行自动调整,让筒型无人机保持平衡,确保了筒型无人机的安全性。确保了筒型无人机的安全性。确保了筒型无人机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筒形无人机间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无人机
,具体为一种筒形无人机间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民用方面,无人机+行业应用,是无人机真正的刚需;目前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等领域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发达国家也在积极扩展行业应用与发展无人机技术。
[0003]现有的筒型无人机在户外降落时,由于地面不是平整的,往往会导致筒型无人机的两个支撑脚在地面的高度不同,这样会使得筒型无人机失去平衡,导致无人机出现破损,为此,我们推出了一种筒形无人机间架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筒形无人机间架结构,具备自动调节支撑脚高度的优点,解决了筒形无人机在户外降落时因支撑不平衡导致损害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筒形无人机间架结构,包括无人机外壳,无人机外壳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支杆,伸缩支杆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伸缩支杆的外壁活动连接有伸缩套杆,伸缩套杆的下端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连接卡柱,连接卡柱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垫。
[0008]优选的,无人机外壳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无人机机翼,转轴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缓震板,缓震板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固板,加固板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发动机,通过控制终端启动发动机,使发动机带动转轴转动,让其带动无人机升空。
[0009]优选的,伸缩套杆的内壁开设有第一连接孔,伸缩支杆的外壁通过第一连接孔与伸缩套杆的内壁活动连接,当伸缩支杆缩进伸缩套杆内部时,第一弹簧会伸缩套杆的底部相接触。
[0010]优选的,伸缩套杆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开设有卡槽,连接卡柱的上端外表面通过卡槽与伸缩套杆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缓冲垫可进一步提高支撑脚的安全性。
[0011]优选的,缓震板的内壁开设有第二连接孔,转轴的外壁通过第二连接孔与缓震板
的内壁活动连接,在第二弹簧受到震动时,缓震板会进一步减小转轴受到的震动。
[0012]优选的,加固板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第三连接孔,第二弹簧的下端外表面通过第三连接孔与加固板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当无人机带动转轴转动时会产生震动,会通过加固板传递到第二弹簧上。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筒形无人机间架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一种筒形无人机间架结构,通过在筒形无人机的支撑脚上设置一个高度调节装置,该装置能够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左右两侧的支撑脚进行自动调整,让筒型无人机保持平衡,确保了筒型无人机的安全性。
[0016]2、该一种筒形无人机间架结构,通过设置一个缓震装置,在无人机的转轴转动时,通过减震板与第二弹簧的配合使用,减小转轴受到的震动,提高无人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支撑脚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1、无人机外壳;2、第一安装板;3、第二安装板;4、转轴;5、无人机机翼;6、连接杆;7、支撑板;8、伸缩支杆;9、第一弹簧;10、伸缩套杆;11、缓冲垫;12、连接卡柱;13、缓震板;14、第二弹簧;15、加固板;16、发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一
[0024]请参阅图1、图2与图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筒形无人机间架结构,包括无人机外壳1,无人机外壳1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2,第一安装板2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连接杆6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7,支撑板7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支杆8,伸缩支杆8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9,伸缩支杆8的外壁活动连接有伸缩套杆10,伸缩套杆10的下端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连接卡柱12,连接卡柱12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垫11,伸缩套杆10的内壁开设有第一连接孔,伸缩支杆8的外壁通过第一连接孔与伸缩套杆10的内壁活动连接,伸缩套杆10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开设有卡槽,连接卡柱12的上端外表面通过卡槽与伸缩套杆10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在无人机降落时,支撑脚底部的缓冲垫11与地面相接触,促使伸缩套杆10向上移动,第一弹簧9带动伸缩支杆8向伸缩套杆10内移动,使支撑脚进行高度调整,两边的支撑脚会根据地面的高度进行不同的高度调整,使无人机保持平衡。
[0025]实施例二
[0026]请参阅图1与图4,无人机外壳1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3,第二安装板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轴4,转轴4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无人机机翼5,转轴4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缓震板13,缓震板13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4,第二弹簧14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固板15,加固板15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发动机16,缓震板13的内壁开设有第二连接孔,转轴4的外壁通过第二连接孔与缓震板13的内壁活动连接,加固板15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第三连接孔,第二弹簧14的下端外表面通过第三连接孔与加固板15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在无人机启动时,发动机16产生的震动会通过加固板15传递到第二弹簧14上,再由第二弹簧14传递给缓震板13,第二弹簧14受力压缩,使缓震板13发生移动,由缓震板13来减小震动。
[0027]工作原理:该一种筒形无人机间架结构在使用时,通过控制终端启动发动机16,使发动机16带动转轴4转动,让其带动无人机升空,在无人机降落时,支撑脚底部的缓冲垫11与地面相接触,促使伸缩套杆10向上移动,第一弹簧9带动伸缩支杆8向伸缩套杆10内移动,使支撑脚进行高度调整,两边的支撑脚会根据地面的高度进行不同的高度调整,使无人机保持平衡,通过在筒型无人机的支撑脚上设置一个高度调节装置,该装置能够根据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筒形无人机间架结构,包括无人机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外壳(1)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2),所述第一安装板(2)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支杆(8),所述伸缩支杆(8)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9),所述伸缩支杆(8)的外壁活动连接有伸缩套杆(10),所述伸缩套杆(10)的下端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连接卡柱(12),所述连接卡柱(12)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垫(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筒形无人机间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外壳(1)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3),所述第二安装板(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轴(4),所述转轴(4)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无人机机翼(5),所述转轴(4)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缓震板(13),所述缓震板(13)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4),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贤坤李忠举蒋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壹诺为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