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骏明专利>正文

地下式变压器的配电与通风系统的组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2567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地下式变压器的配电与通风系统的组合装置,其特征是:由通风系统(1)、配电系统和媒体灯箱(4)构成,配电系统包括开关设备(2)和操控装置(3);通风系统(1)包括送风系统(11)和排风系统(12),送风系统(11)包括送风管(111)、送风机(112);排风系统(12)由排风管(121)、排风机(122)组成;送风机(112)和排风机(122)在媒体灯箱(4)内;送风管(111)和排风管(121)隐藏在媒体灯箱(4)的支撑脚(41)内,开关设备(2)、操控装置(3)在媒体灯箱(4)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通风系统和开关设备巧妙地安装在媒体灯箱内,既起到对地下变通风散热的效果,也不影响城市景观,是一种广泛适用于城市的供配电设备。(*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下式变压器的配电与通风系统的组合装置,适用于与地下式变压器相连的高低压开关设备、地下变通风散热系统的安装,是地下变及其通风系统和高低压开关设备的有机组合形式。属于电气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大多数变压器都安装在地面上。根据我国加快城市化发展的形势需要,普通变压器安装在地面上产生如下问题(1)变压器的体积较大,一方面有碍城市景观,另一方面,较大的体积也不适合于在地皮昂贵的城市电网中使用在城市电网中应用。(2)在城市中使用变压器需要附加防护隔离措施,增加电网成本。为了解决前述问题,人们偿试将变压器安置在地下(以下称地下变),但是,由于地下变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热量,而地下变安装在一个相对密封的地坑里,通风散热问题尤为突出。目前,常采用的解决方法见下表 由于目前没有解决地下变的通风散热问题,因此,地下变压器的优点未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地下变压器的推广及应用受到了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即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地下变压器器的通风散热问题,提供一种地下式变压器配电系统与通风系统的组合装置。本技术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措施解决地下式变压器的配电与通风系统的组合装置,其结构特点是由通风系统、配电系统和媒体灯箱构成,配电系统包括开关设备和操控装置;通风系统包括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两部分,送风系统由连通到达地坑底部的送风管、送风机组成;排风系统由通过地坑顶部盖板并连通到地坑顶部的排风管、排风机组成;送风机和排风机设置在媒体灯箱内;送风管和排风管隐藏在媒体灯箱的支撑脚内,开关设备、操控装置安装在媒体灯箱内。本技术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措施解决与地下变压器相连接的主体油温检测器、油压检测器、油压临界压力检测器、油压极限压力检测器、缺相检测器设置在地下变压器内;变压器的运行环境温度检测器置于开关设备内;主体油温检测器、油压检测器、油压临界压力检测器、油压极限压力检测器、缺相检测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操控装置的一个信号输入端,操控装置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开关设备的控制输入端。操控装置的结构与为“200420102821.8”号技术专利申请的结构相同。开关设备采用常用的电气开关、漏电保护开关、保险盒及电源进线、电量计量表、电容补偿器和电源出线;构成计量柜、进线柜、电容柜、馈电柜和出线柜单元;开关设备的控制输出端与通风系统的控制输入端连接,开关设备的控制输入端与操控装置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通风系统和开关设备巧妙地安装在媒体灯箱内,使三者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从外观上看,只是一个媒体灯箱;实际上,灯箱内还设置配电所需的开关设备(如电源进线、电量计量、电容补偿、电源出线等),和地下变所需的通风系统(包括送风风机、排风风机和风管),既起到对地下变通风散热的效果,也不影响城市景观,更不需要在地下交地坑高度以在地表以下设置通风散热口。2、本技术应用变压器智能综合操控装置,通过测量变压器内的油温、环境温度情况。当变压器的油温升异常时,启动通风系统;当变压器的油温恢复正常时,关闭通风系统,系统状态将上传用户端。有效保证了地下变的通风散热,从而无需降容使用地下变压器。3、本技术应用变压器智能综合操控装置,对地下变的运行情况进行无线测控,通过测量变压器内的油温、环境温度、油压及各相电信号,监测变压器的整体运行情况。当变压器中的油温升、油压或缺相异常时,对变压器的负荷开关进行分断并报警,将异常状态上传用户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从图1可知,本实施例由通风系统1、开关设备2、操控装置3、媒体灯箱4构成;通风系统1包括送风系统11和排风系统12两部分,送风系统11由连通到达地坑底部的送风管111、送风机112组成;排风系统12由通过地坑顶部盖板并连通到地坑顶部的排风管121、排风机122组成;送风机112和排风机122设置在媒体灯箱4内;送风管111和排风管121隐藏在媒体灯箱4的支撑脚41内,开关设备2、操控装置3均安装在媒体灯箱4内;开关设备2的控制输出端与通风系统1的控制输入端连接。本实施例中,操控装置3采用专利申请号为“200420102821.8”的技术专利,由电参量采集电路、现场检测电路、处理控制电路、显示及报警电路、通讯电路、保护电路、存储电路和电源电路连接而成,电参量采集电路的输出端、现场检测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处理控制电路的一个输入端,显示及报警电路、通讯电路、保护电路的输入端分别连接处理控制电路的一个输出端,通讯电路的输出端可通过RS485、有线Moden、无线GSM、或无线GPRS对外发送通讯信号,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负荷控制开关的控制端或变压器辅助设备的控制端;处理控制电路完成如下工作1)分析电参量采集电路输入的电压、电流、有功、无功、频率或相角功率因素等电参量,确定变压器的实时负载情况,计算出实时理论温升送存储电路保存;2)分析现场检测电路输入的温度或压力,判断变压器油温升或压力是否异常,若有异常即通过显示报警电路向用户发出报警信号或通过保护电路断开负荷开关;分析现场检测电路输入的功率因数,判断变压器是否有内部击穿或其他导致功率因数降低的情况,若有即通过显示报警电路向用户发出报警信号,将检测情况和分析结果送存储电路保存。电参量采集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变压器的高电压端或低电压端,输出端连接处理控制电路的一个输入端。现场检测电路的变压器主体油温检测器、变压器运行环境温度检测器分别检测变压器的油温及变压器的环境温度,变压器油压检测器、变压器油压临界压力检测器、变压器油压极限压力检测器分别检测变压器的油压力、临界压力和极限压力,变压器缺相检测器检测各相的运行状态;变压器输入/输出功率百分比检测电路检测变压器的输入/输出功率。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负荷开关的控制端,通过测量变压器内的油温、环境温度、油压及各相电信号,监测变压器的整体运行情况。当变压器中的油温升、油压或缺相异常时,对变压器的负荷开关进行分断并报警,将异常状态上传用户端。开关设备的用途简单地说,开关设备的作用是把地下变输出的电分配到各个用户终端。它包括计量柜21、进线柜22、电容柜23、馈电柜24、出线柜25等单元。地下变5放置于地坑6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地下式变压器的配电与通风系统的组合装置,其特征是:由通风系统(1)、配电系统和媒体灯箱(4)构成,配电系统包括开关设备(2)和操控装置(3);通风系统(1)包括送风系统(11)和排风系统(12)两部分,送风系统(11)由连通到达地坑底部的送风管(111)、送风机(112)组成;排风系统(12)由通过地坑顶部盖板并连通到地坑顶部的排风管(121)、排风机(122)组成;送风机(112)和排风机(122)设置在媒体灯箱(4)内;送风管(111)和排风管(121)隐藏在媒体灯箱(4)的支撑脚(41)内,开关设备(2)、操控装置(3)安装在媒体灯箱(4)内。

【技术特征摘要】
1.地下式变压器的配电与通风系统的组合装置,其特征是由通风系统(1)、配电系统和媒体灯箱(4)构成,配电系统包括开关设备(2)和操控装置(3);通风系统(1)包括送风系统(11)和排风系统(12)两部分,送风系统(11)由连通到达地坑底部的送风管(111)、送风机(112)组成;排风系统(12)由通过地坑顶部盖板并连通到地坑顶部的排风管(121)、排风机(122)组成;送风机(112)和排风机(122)设置在媒体灯箱(4)内;送风管(111)和排风管(121)隐藏在媒体灯箱(4)的支撑脚(41)内,开关设备(2)、操控装置(3)安装在媒体灯箱(4)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式变压器的配电与通风系统的组合装置,其特征是与地下变压器(5)相连接的主体油温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骏明林劲辉张思欣林汝均
申请(专利权)人:冯骏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