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粪污发酵处理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2488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发酵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粪污发酵处理收集装置,其实现了粪污以及发酵料的循环流动式混合搅拌,提高了装置对粪污以及发酵料的混合效果,确保了后续粪污的发酵效果;包括发酵主体、固定架、电机、第一转动轴、多组第一搅拌杆、第一主动锥齿轮、两组第一从动锥齿轮、两组第二转动轴、第一防护罩、两组第一螺栓输送叶片、两组输送箱、两组第三转动轴、传动机构、两组第二螺栓输送叶片和两组输料管,发酵主体内部设置有腔室,电机通过固定架固定在发酵主体的顶端,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转动轴连接,第一转动轴与发酵主体转动连接,并且多组第一搅拌杆分别均匀固定在第一转动轴的中部。转动轴的中部。转动轴的中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粪污发酵处理收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发酵设备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粪污发酵处理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我国农村畜牧养殖业发展较快,不仅有企业化的规模养殖,也有家庭养殖户,这不仅丰富了城乡居民的物质生活,同时也增加了农村居民的收入,然而,在养殖污染已经远远大于工业污染的今天,我们也不能忽视由于畜牧养殖所产生的污水和粪便等污染,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养殖区域周围的环境污染,并致使蚊蝇滋生,疫病传播;同时,污水和粪便也会影响周围的土地以及水源,这也会大大制约畜牧养殖业的可持续性的发展;禽畜粪便中含有丰富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矿物质以及钙、磷、钾、氮等营养成分,可以用于生产优质的有机肥,因而,合理利用禽畜粪便,既可以改变环境污染的状况,又可以有效利用资源,为农业提供高效的肥料,传统利用粪污制肥的方法通常采用的是对粪污进行发酵处理,在发酵处理过程中需要对粪污以及固体和液体发酵料进行搅拌,但现有粪污发酵处理收集装置只能对粪污以及固体和液体发酵料在发酵主体内搅拌,难以实现循环流动式搅拌,导致粪污与发酵料混合的效果较差,导致粪污后续的发酵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实现了粪污以及发酵料的循环流动式混合搅拌,提高了装置对粪污以及发酵料的混合效果,确保了后续粪污发酵效果的粪污发酵处理收集装置。
[0004]本技术的一种粪污发酵处理收集装置,包括发酵主体、固定架、电机、第一转动轴、多组第一搅拌杆、第一主动锥齿轮、两组第一从动锥齿轮、两组第二转动轴、第一防护罩、两组第一螺栓输送叶片、两组输送箱、两组第三转动轴、传动机构、两组第二螺栓输送叶片和两组输料管,发酵主体内部设置有腔室,电机通过固定架固定在发酵主体的顶端,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转动轴连接,第一转动轴与发酵主体转动连接,并且多组第一搅拌杆分别均匀固定在第一转动轴的中部,第一主动锥齿轮固定在第一转动轴的底部,并且两组第一从动锥齿轮均与第一主动锥齿轮啮合传动连接,两组第一从动锥齿轮分别固定在两组第二转动轴的内侧端,两组第二转动轴分别与固定在发酵主体腔室底端的第一防护罩的左右两端转动连接,并且第一防护罩与第一转动轴转动连接,两组第一螺栓输送叶片分别固定在两组第二转动轴上,并且两组输送箱分别固定在发酵主体的左右两端,输送箱的内侧端底部与发酵主体的外侧端底部对应设置有开口,第一转动轴可驱动传动机构使得两组第三转动轴分别与两组输送箱转动连接,并且第二螺栓输送叶片固定在第三转动轴上,两组输料管分别固定在两组输送箱内侧端上部并与发酵主体连通;通过电机带动第一转动轴和第一搅拌杆转动,通过第一搅拌杆对发酵主体内的粪污以及发酵料进行搅拌,并且通过第一转动轴带动第一主动锥齿轮转动,第一主动锥齿轮与第一从动锥齿轮啮合传动连接,使得第二转动轴带动第一螺栓输送叶片转动,通过第一螺栓输送叶片将发酵主体内的粪污以及发
酵料输送到输送箱内,同时通过第一转动轴驱动传动机构,使得第三转动轴带动第二螺栓输送叶片转动,通过第二螺栓输送叶片将输送箱内的粪污以及发酵料通过输料管重新输送到发酵主体内,实现了粪污以及发酵料的循环流动式混合搅拌,提高了装置对粪污以及发酵料的混合效果,确保了后续粪污的发酵效果。
[0005]优选的,传动机构包括第二主动锥齿轮、两组第二从动锥齿轮、两组第四转动轴、两组固定块、两组第三主动锥齿轮和两组第三从动锥齿轮,第二主动锥齿轮固定在第一转动轴的上部,两组第二从动锥齿轮均匀第二主动锥齿轮啮合传动连接,并且两组第二从动锥齿轮分别固定在两组第四转动轴的内侧端,两组第四转动轴分别与两组固定块转动连接,两组固定块分别固定在发酵主体顶端的左右两侧,并且两组第三主动锥齿轮分别固定在两组第四转动轴的外侧端,第三主动锥齿轮与第三从动锥齿轮啮合传动连接,两组第三从动锥齿轮分别固定在两组第三转动轴的顶端;通过第一转动轴带动第二主动锥齿轮转动,第二主动锥齿轮与啮合传动连接,使得第四转动轴带动第三主动锥齿轮转动,第三主动锥齿轮与第四主动锥齿轮啮合传动连接,从而使得第三从动锥齿轮带动第三转动轴转动,为第三转动轴的转动传递动力。
[0006]优选的,还包括第四主动锥齿轮、两组第四从动锥齿轮、两组第五转动轴、第二防滑罩和多组第二搅拌杆,第四主动锥齿轮固定在第一转动轴的上部并位于发酵主体内,两组第四从动锥齿轮均与第四主动锥齿轮啮合传动连接,并且两组第四从动锥齿轮分别固定在两组第五转动轴的内侧端,两组第五转动轴分别与固定在发酵主体腔室顶端的第二防滑罩的左右两端转动连接,并且第一转动轴与第二防滑罩转动连接,两组第五转动轴分别与发酵主体腔室的左右两端转动连接,并且多组第二搅拌杆分别均匀固定在两组第五转动轴上;通过第一转动轴带动第四主动锥齿轮转动,第四主动锥齿轮与第四从动锥齿轮啮合传动连接,使得第五转动轴带动第二搅拌杆转动,通过第二搅拌杆对发酵主体内的粪污和发酵料进行纵向搅拌,进一步提高装置对粪污和发酵料的混合效果。
[0007]优选的,还包括封板、多组紧固螺栓和两组把手,发酵主体的前端设置有取放口,封板将发酵主体的取放口覆盖住,并且封板与发酵主体通过紧固螺栓螺装连接,两组把手分别对称固定在封板前端的左右两侧;通过设置封板、紧固螺栓和把手,便于将粪污以及发酵料投放到发酵主体内,同时也便于对发酵后的粪污取出利用,提高装置的使用便捷性。
[0008]优选的,还包括多组支撑腿、多组垫块和多组地脚螺栓,多组支撑腿均匀固定在发酵主体的底端,垫块固定在支撑腿的底端,并且垫块与地面通过地脚螺栓连接;通过设置支撑腿、垫块和地脚螺栓,避免装置使用时发生偏移或倾斜,提高装置的使用稳定性。
[0009]优选的,还包括观察窗,观察窗固定在封板的前端中部;通过设置观察窗,便于观察发酵主体内部粪污与发酵料混合的情况,进一步提高装置的使用便捷性。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电机带动第一转动轴和第一搅拌杆转动,通过第一搅拌杆对发酵主体内的粪污以及发酵料进行搅拌,并且通过第一转动轴带动第一主动锥齿轮转动,第一主动锥齿轮与第一从动锥齿轮啮合传动连接,使得第二转动轴带动第一螺栓输送叶片转动,通过第一螺栓输送叶片将发酵主体内的粪污以及发酵料输送到输送箱内,同时通过第一转动轴驱动传动机构,使得第三转动轴带动第二螺栓输送叶片转动,通过第二螺栓输送叶片将输送箱内的粪污以及发酵料通过输料管重新输送到发酵主体内,实现了粪污以及发酵料的循环流动式混合搅拌,提高了装置对粪污以及发酵料
的混合效果,确保了后续粪污的发酵效果。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轴测及其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技术的第二轴测及其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技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中标记:1、发酵主体;2、固定架;3、电机;4、第一转动轴;5、第一搅拌杆;6、第一主动锥齿轮;7、第一从动锥齿轮;8、第二转动轴;9、第一防护罩;10、第一螺栓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粪污发酵处理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酵主体(1)、固定架(2)、电机(3)、第一转动轴(4)、多组第一搅拌杆(5)、第一主动锥齿轮(6)、两组第一从动锥齿轮(7)、两组第二转动轴(8)、第一防护罩(9)、两组第一螺栓输送叶片(10)、两组输送箱(11)、两组第三转动轴(12)、传动机构、两组第二螺栓输送叶片(13)和两组输料管(14),发酵主体(1)内部设置有腔室,电机(3)通过固定架(2)固定在发酵主体(1)的顶端,电机(3)的输出端与第一转动轴(4)连接,第一转动轴(4)与发酵主体(1)转动连接,并且多组第一搅拌杆(5)分别均匀固定在第一转动轴(4)的中部,第一主动锥齿轮(6)固定在第一转动轴(4)的底部,并且两组第一从动锥齿轮(7)均与第一主动锥齿轮(6)啮合传动连接,两组第一从动锥齿轮(7)分别固定在两组第二转动轴(8)的内侧端,两组第二转动轴(8)分别与固定在发酵主体(1)腔室底端的第一防护罩(9)的左右两端转动连接,并且第一防护罩(9)与第一转动轴(4)转动连接,两组第一螺栓输送叶片(10)分别固定在两组第二转动轴(8)上,并且两组输送箱(11)分别固定在发酵主体(1)的左右两端,输送箱(11)的内侧端底部与发酵主体(1)的外侧端底部对应设置有开口,第一转动轴(4)可驱动传动机构使得两组第三转动轴(12)分别与两组输送箱(11)转动连接,并且第二螺栓输送叶片(13)固定在第三转动轴(12)上,两组输料管(14)分别固定在两组输送箱(11)内侧端上部并与发酵主体(1)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粪污发酵处理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机构包括第二主动锥齿轮(15)、两组第二从动锥齿轮(16)、两组第四转动轴(17)、两组固定块(18)、两组第三主动锥齿轮(19)和两组第三从动锥齿轮(20),第二主动锥齿轮(15)固定在第一转动轴(4)的上部,两组第二从动锥齿轮(16)均匀第二主动锥齿轮(15)啮合传动连接,并且两组第二从动锥齿轮(16)分别固定在两组第四转动轴(17)的内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金宝吴金龙张崇林纪洪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科贝特环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