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张线夹压接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12592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6: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张线夹压接检测方法,将待检测耐张线夹压接后形成的第一膜痕迹与第二标记线对齐,检测待检测耐张线夹压接后形成的第二膜痕迹是否位于第二标记线与第三标记线之间的容错区段内,判断铝管压接长度是否符合要求;选择待检测耐张线夹压接后铝管的两相对侧面作为检测面,用游标卡尺测量两检测面之间的距离,判断是否小于理论压接面距离。如果第二膜痕迹位于第二标记线与第三标记线之间的容错区段内,且两检测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理论压接面距离,则判定压接定位合格,否则判定待检测耐张线夹存在压接定位缺陷。该方法检测高效、简单易行、成本低,适合新线路投运所面临的大规模耐张线夹压接质量检测。的大规模耐张线夹压接质量检测。的大规模耐张线夹压接质量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耐张线夹压接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输电线路无损检测
,特别是涉及耐张线夹压接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输电架空线路中,通常采用耐张线夹进行输电导线终端的连接和固定。耐张线夹包括铝管和钢锚,铝管套在钢锚和输电导线外,输电导线的钢芯与钢锚连接,钢锚承受导线钢芯部分的应力,铝管连接钢芯铝绞线,采用液压或爆压方式对铝管和钢锚进行压接塑型,压接时,铝管通过塑性变形和钢锚表面紧密结合,形成六个压接平面,使导线和耐张线夹够成一个整体,承担导线张力,实现载流任务。因耐张线夹的压接属于隐蔽工程,若施工人员未严格执行压接工艺规程,容易造成耐张线夹压接区过压或者欠压的问题,导致不合格的金具投入到运行中,发生短线事故。
[0003]一般对液压型钢芯铝绞线用耐张线夹,压接质量检测的主要方法为X光检测,该检测方法成本高,且检测步骤繁琐,不适用于新线路投运所面临的大规模耐张线夹压接质量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耐张线夹压接质量检测复杂低效的问题,提供一种检测高效、简单易行、成本低的耐张线夹压接检测方法。
[0005]一种耐张线夹压接检测方法,所述耐张线夹压接检测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0006]准备游标卡尺,将所述游标卡尺与待检测耐张线夹平行放置,将所述游标卡尺主尺刻度的末端刻度线与所述耐张线夹的理论测量起点对齐;
[0007]自所述游标卡尺主尺刻度的末端刻度线起,量取理论钢锚压接末端距离画第一标记线于所述游标卡尺主尺上;
[0008]自第一标记线起,量取理论钢锚免压接长度画第二标记线,再自第二标记线起,量取理论允许误差画第三标记线,第一标记线与第三标记线之间为免压接区段,第二标记线与第三标记线之间为容错区段;
[0009]将所述待检测耐张线夹压接后形成的第一膜痕迹与第二标记线对齐,检测所述待检测耐张线夹压接后形成的第二膜痕迹是否位于第二标记线与第三标记线之间的容错区段内;
[0010]选择所述待检测耐张线夹压接后铝管的两相对侧面作为检测面,用所述游标卡尺测量两检测面之间的距离,判断是否小于理论压接面距离;
[0011]如果第二膜痕迹位于第二标记线与第三标记线之间的容错区段内,且两检测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理论压接面距离,则判定压接定位合格,否则判定所述待检测耐张线夹存在压接定位缺陷。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理论测量起点为所述待检测耐张线夹钢锚锚环的根部;理论钢锚压接末端距离的为自所述待检测耐张线夹钢锚锚环的根部至钢锚压接段远离钢锚
根部的一端;理论钢锚免压接长度L=(2%~4%)l+5mm,l为钢锚的钢管长度;理论允许误差为2mm,理论压接面距离S=0.866
×
0.993D+0.2mm,D为铝管直径。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待检测耐张线夹为NY

400/35型液压型钢芯铝绞线用耐张线夹;理论钢锚压接末端距离的为135mm;理论钢锚免压接长度为107mm;理论压接面距离为38.9mm。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待检测耐张线夹包括铝管、钢锚,所述待检测耐张线夹压接后形成铝管与钢芯铝绞线连接段、铝管与钢锚连接段,铝管与钢芯铝绞线连接段包括铝管与钢芯铝绞线压接段、铝管与钢芯铝绞线非压接段,铝管与钢锚连接段包括铝管与钢锚压接段、铝管与钢锚非压接段。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铝管与钢芯铝绞线压接段截面为六边形。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铝管与钢锚压接段截面为六边形。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重复进行如下步骤:将所述待检测耐张线夹压接后形成的第一膜痕迹与第二标记线对齐,检测所述待检测耐张线夹压接后形成的第二膜痕迹是否位于第二标记线与第三标记线之间的容错区段内。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重复进行如下步骤:选择所述待检测耐张线夹压接后铝管的另两个相对侧面作为检测面,用所述游标卡尺测量两检测面之间的距离,判断是否小于理论压接面距离。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重复进行如下步骤:选择所述待检测耐张线夹压接后铝管的两个相对侧面作为检测面,用所述游标卡尺至少一次测量两检测面之间的距离,判断是否小于理论压接面距离。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至少两次测量所得的两检测面之间的距离之间的偏差小于0.1mm。
[0021]上述耐张线夹压接检测方法,第一标记线与第三标记线之间为免压接区段,第二标记线与第三标记线之间为容错区段,将所述待检测耐张线夹压接后形成的第一膜痕迹与第二标记线对齐,检测所述待检测耐张线夹压接后形成的第二膜痕迹是否位于第二标记线与第三标记线之间的容错区段内,以此确立第一判断标准,即判断铝管压接长度是否符合要求,如果第二膜痕迹位于第二标记线与第三标记线之间的容错区段内,则判定压接定位合格,否则判定所述待检测耐张线夹存在压接定位缺陷;选择所述待检测耐张线夹压接后铝管的两相对侧面作为检测面,用所述游标卡尺测量两检测面之间的距离,判断是否小于理论压接面距离,以此确立第二判断标准,即判断压接深度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两检测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理论压接面距离,则铝管压接深度符合要求,否则判定所述待检测耐张线夹存在压接缺陷。上述耐张线夹压接检测方法检测高效、简单易行、成本低,适合新线路投运所面临的大规模耐张线夹压接质量检测。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耐张线夹压接检测方法示意图。
[0023]标号说明:
[0024]10、游标卡尺主尺刻度的末端刻度线;20、铝管;30、钢锚;
[0025]11、第一标记线;12、第二标记线;13、第三标记线;
[0026]21、导线穿入孔;
[0027]31、锚环根部;32、环肋;33、钢管;34、钢芯穿入孔;
[0028]401、钢锚压接段;402、钢锚非压接段;403、钢芯铝绞线压接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1]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张线夹压接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张线夹压接检测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准备游标卡尺,将所述游标卡尺与待检测耐张线夹平行放置,将所述游标卡尺主尺刻度的末端刻度线与所述耐张线夹的理论测量起点对齐;自所述游标卡尺主尺刻度的末端刻度线起,量取理论钢锚压接末端距离画第一标记线于所述游标卡尺主尺上;自第一标记线起,量取理论钢锚免压接长度画第二标记线,再自第二标记线起,量取理论允许误差画第三标记线,第一标记线与第三标记线之间为免压接区段,第二标记线与第三标记线之间为容错区段;将所述待检测耐张线夹压接后形成的第一膜痕迹与第二标记线对齐,检测所述待检测耐张线夹压接后形成的第二膜痕迹是否位于第二标记线与第三标记线之间的容错区段内;选择所述待检测耐张线夹压接后铝管的两相对侧面作为检测面,用所述游标卡尺测量两检测面之间的距离,判断是否小于理论压接面距离;如果第二膜痕迹位于第二标记线与第三标记线之间的容错区段内,且两检测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理论压接面距离,则判定压接定位合格,否则判定所述待检测耐张线夹存在压接定位缺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张线夹压接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理论测量起点为所述待检测耐张线夹钢锚锚环的根部;理论钢锚压接末端距离的为自所述待检测耐张线夹钢锚锚环的根部至钢锚压接段远离钢锚根部的一端;理论钢锚免压接长度L=(2%~4%)l+5mm,l为钢锚的钢管长度;理论允许误差为2mm,理论压接面距离S=0.866
×
0.993D+0.2mm,D为铝管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张线夹压接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检测耐张线夹为NY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腾白岩石郭方勇李成成钱懿如周晓峰徐广明朱敏杰刘富华张李王振华陈曦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