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0855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输送导管,所述输送导管包括:第一管段、第二管段、第一拉线组件以及第二拉线组件;所述第一拉线组件包括第一拉线以及第一拉线环,当拉动所述第一拉线,所述第一拉线环带动所述第一管段发生弯曲;所述第二拉线组件包括第二拉线以及第二拉线环,所述第二拉线环设置于所述第二管段的远端,并与所述第一管段的近端连接;当拉动所述第二拉线,所述第二拉线环带动所述第二管段发生弯曲;所述第一管段的可弯曲角度大于所述第二管段的可弯曲角度。如此,使其具有两个不同特性的弯曲段,解决了弯曲角度等性能差距不大,弯曲不充分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送导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导管
,特别涉及一种输送导管。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医疗水平的进步,人类平均年龄在逐年提高,瓣膜 性心脏病随着年龄提高发生也逐年增加。由于人体构造的复杂性,需要不同类 型的瓣膜来治疗瓣膜型心脏病。微创介入手术能够满足不耐受开胸手术的病人, 在不同的微创介入手术中,需要通过不同路径的血管,准确地使植入物和输送 系统通过。由于血管结构和尺寸的限制,通常需要在输送导管上设置不同转弯 角度和转弯半径的输送导管。
[0003]传统的输送导管采用类天线结构,采用类似三明治结构塑料夹层和金属缠 绕丝来制作。转弯的实现一般通过调节金属丝的缠绕密度来实现。类似设计一 般通过在某个固定点放置拉线丝,通过拉线丝来控制输送导管的转弯。这样产 生两个问题:1.弯曲段和非弯曲段性能差异不大,如果拉力不够大,弯曲段弯 曲不充分;如果拉力过大,非弯曲段在拉线丝作用下弯曲;2.弯曲段在拉线丝 作用下,很容易在弯曲的同时使输送导管扭曲,造成弯曲不充分和弯曲方向不 佳的情况。
[0004]因此,开发出一种能够区别不同的弯曲角度的分段式的弯曲结构,还能够 在输送过程中实现弯曲半径以及弯曲角度可控的输送导管,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导管,以解决目前弯曲段性能差异不大、弯 曲段弯曲不充分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输送导管,包括:第一管段、第二 管段、第一拉线组件以及第二拉线组件;所述第一拉线组件包括第一拉线以及 第一拉线环,所述第一拉线环设置于所述第一管段的远端,所述第一拉线与所 述第一拉线环连接,并朝向所述第一管段的近端延伸设置,当拉动所述第一拉 线,所述第一拉线环带动所述第一管段发生弯曲;所述第二拉线组件包括第二 拉线以及第二拉线环,所述第二拉线环设置于所述第二管段的远端,并与所述 第一管段的近端连接;所述第二拉线与所述第二拉线环连接,并朝向所述第二 管段的近端延伸设置;当拉动所述第二拉线,所述第二拉线环带动所述第二管 段发生弯曲;所述第一管段的可弯曲角度大于所述第二管段的可弯曲角度。
[0007]可选的,所述第一管段包括海波管段,所述第二管段包括蛇骨管段。
[0008]可选的,所述第一管段包括弯曲段以及过渡段,所述弯曲段与所述过渡段 连接,并位于所述过渡段的远端侧,所述弯曲段的可弯曲角度大于所述过渡段 的可弯曲角度。
[0009]可选的,所述第一拉线环的端部具有凹槽或凸起之一者,所述第一管段与 所述第一拉线环连接的部位具有凹槽或凸起之另一者,所述第一拉线环与所述 第一管段的远端端部通过凹槽与凸起的匹配实现连接;或者,所述第二拉线环 的端部具有凹槽或凸起之一者;所述第二管段与所述第二拉线环连接的部位具 有凹槽或凸起之另一者,所述第二拉线
环与所述第二管段的远端端部通过凹槽 与凸起的匹配实现连接;以及,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第二拉线环连接的部位具 有凹槽或凸起之另一者,所述第二拉线环与所述第一管段的近端端部通过凹槽 与凸起的匹配实现连接。
[0010]可选的,所述第一拉线环与所述第一管段的连接、所述第二拉线环与所述 第一管段的连接或者所述第二拉线环与所述第二管段的连接具有各自唯一的匹 配连接结构;或者,所述第一拉线环绕其环向与所述第一管段具有唯一的连接 结构、所述第二拉线环的绕其环向与所述第一管段或者所述第二管段具有唯一 的连接结构。
[0011]可选的,所述第一管段的近端或者远端设置有定位标识,所述定位标识用 于定位所述第一管段的周向角度。
[0012]可选的,所述第一拉线环或者所述第二拉线环具有拉线卡槽,所述第一拉 线或者所述第二拉线分别用于卡接于各自的拉线卡槽上。
[0013]可选的,所述输送导管还包括内衬管,所述内衬管设置于所述第一管段以 及所述第二管段的内部,所述第一拉线设置于所述第一管段、所述第二管段与 所述内衬管之间,所述第二拉线设置于所述第二管段与所述内衬管之间。
[0014]可选的,所述第一拉线环或者所述第二拉线环的环本体上具有孔,所述孔 用于供所述内衬管外扩至所述孔中,增加所述内衬管与所述第一拉线环或者所 述第二拉线环之间的摩擦阻力。
[0015]可选的,所述输送导管还包括包覆管,所述包覆管设置于所述第一管段以 及第二管段的外部。
[0016]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输送导管中,所述输送导管包括:第一管段、第二管 段、第一拉线组件以及第二拉线组件;所述第一拉线组件包括第一拉线以及第 一拉线环,所述第一拉线环设置于所述第一管段的远端,所述第一拉线与所述 第一拉线环连接,并朝向所述第一管段的近端延伸设置,当拉动所述第一拉线, 所述第一拉线环带动所述第一管段发生弯曲;所述第二拉线组件包括第二拉线 以及第二拉线环,所述第二拉线环设置于所述第二管段的远端,并与所述第一 管段的近端连接;所述第二拉线与所述第二拉线环连接,并朝向所述第二管段 的近端延伸设置;当拉动所述第二拉线,所述第二拉线环带动所述第二管段发 生弯曲;所述第一管段的可弯曲角度大于所述第二管段的可弯曲角度。如此设 置,可以使得输送导管具有两个不同特性的弯曲段,第一拉线组件用于控制第 一管段的弯曲,第二拉线组件用于控制第二管段的弯曲,使得第一管段、第二 管段的弯曲可控,可以实现不同的弯曲角度的分段式的弯曲结构,实现导管在 输送过程中不同转弯半径、转弯角度和转弯方向的控弯,还可以实现多个控弯 点控制,帮助植入物顺利通过血管并输送到目标位置,进而解决了弯曲段中弯 曲角度等性能差距不大,弯曲不充分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提供的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而 不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定。其中: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输送导管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输送导管在第二管段处的侧视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拉线环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拉线环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管段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管段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输送导管的第一管段弯曲的示意图。
[0025]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输送导管的第二管段弯曲的示意图。
[0026]附图中:
[0027]10

第一管段,11

弯曲段,12

过渡段,13

定位标识,101

第一管段凸起, 102

第一管段凹槽;
[0028]20

第二管段,21

转动环,22

弯曲缺口,201

第二管段凸起;
[0029]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送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段、第二管段、第一拉线组件以及第二拉线组件;所述第一拉线组件包括第一拉线以及第一拉线环,所述第一拉线环设置于所述第一管段的远端,所述第一拉线与所述第一拉线环连接,并朝向所述第一管段的近端延伸设置,当拉动所述第一拉线,所述第一拉线环带动所述第一管段发生弯曲;所述第二拉线组件包括第二拉线以及第二拉线环,所述第二拉线环设置于所述第二管段的远端,并与所述第一管段的近端连接;所述第二拉线与所述第二拉线环连接,并朝向所述第二管段的近端延伸设置;当拉动所述第二拉线,所述第二拉线环带动所述第二管段发生弯曲;所述第一管段的可弯曲角度大于所述第二管段的可弯曲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段包括海波管段,所述第二管段包括蛇骨管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段包括弯曲段以及过渡段,所述弯曲段与所述过渡段连接,并位于所述过渡段的远端侧,所述弯曲段的可弯曲角度大于所述过渡段的可弯曲角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线环的端部具有凹槽或凸起之一者,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第一拉线环连接的部位具有凹槽或凸起之另一者,所述第一拉线环与所述第一管段的远端端部通过凹槽与凸起的匹配实现连接;或者,所述第二拉线环的端部具有凹槽或凸起之一者;所述第二管段与所述第二拉线环连接的部位具有凹槽或凸起之另一者,所述第二拉线环与所述第二管段的远端端部通过凹槽与凸起的匹配实现连接;以及,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艳涛魏勇强赵婧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臻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