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变色器件、壳体结构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0802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变色器件,复合变色器件包括光学纹理部、第一薄膜基材、电致变色部、第二薄膜基材及图案层,第一薄膜基材连接于光学纹理部,电致变色部的一侧连接于第一薄膜基材,第二薄膜基材连接于电致变色部的另一侧,图案层位于第一薄膜基材和第二薄膜基材之间,电致变色部用于接电以实现复合变色器件的电致变色。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案使得复合变色器件能够同时实现电致变色及图案层与光学纹理部的图案叠加,从而使得复合变色器件呈现出更丰富的外观表现,提升复合变色器件的外观表现力。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壳体结构及电子设备。设备。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变色器件、壳体结构及电子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变色器件、壳体结构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设备的更新换代,可改变外观的电子设备因其美观性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相关技术中,大多通过变色器件实现电子设备的外观调整和改变,然而,采用这样的方案只能实现电子设备外观颜色的改变,功能单一,外观表现力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复合变色器件、壳体结构及电子设备,实现对电子外观的主动控制变色,且通过图案的叠加实现外观图案的改变,提高了电子设备的外观表现力。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复合变色器件,包括
[0005]第一薄膜基材;
[0006]光学纹理部,所述光学纹理部设于所述第一薄膜基材的一侧;
[0007]电致变色部,所述电致变色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薄膜基材背离所述光学纹理部的一侧,所述电致变色部用于通电以实现所述复合变色器件的电致变色;
[0008]第二薄膜基材,所述第二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薄膜基材;光学纹理部,所述光学纹理部设于所述第一薄膜基材的一侧;电致变色部,所述电致变色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薄膜基材背离所述光学纹理部的一侧,所述电致变色部用于通电以实现所述复合变色器件的电致变色;第二薄膜基材,所述第二薄膜基材设置于所述电致变色部的背离所述第一薄膜基材的一侧;以及图案层,所述图案层位于所述第一薄膜基材和所述第二薄膜基材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部为一个,所述电致变色部包括依次叠设的第一导电层、第一变色层及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薄膜基材背离所述光学纹理部的一侧,所述第二导电层设于所述第二薄膜基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案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层背离所述第二薄膜基材的一侧,或者,所述图案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一薄膜基材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案层集成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或所述第二导电层。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案层包括第一图案层和第二图案层,所述第一图案层集成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或所述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图案层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一薄膜基材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案层集成于所述第一导电层时,所述复合变色器件还包括第三薄膜基材,所述第三薄膜基材设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背离所述第一变色层的一侧,所述第二图案层位于所述第三薄膜基材和所述第一薄膜基材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图案层设置于所述第三薄膜基材背离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一侧,所述第二图案层通过光学胶与所述第一薄膜基材连接;或者,所述第二图案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薄膜基材的背离所述光学纹理部的一侧,所述第二图案层通过光学胶与所述第三薄膜基材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5

7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案层和所述第二图案层的图案为栅栏图案,且所述第一图案层的栅栏的排布角度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米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精卓光显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