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主动配电网弹性评估与移动储能调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电网控制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主动配电网弹性评估与移动储能调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配电网弹性提升研究方面,并未针对配电网提出一套从多角度评价主动配电网弹性水平的指标。并且在台风灾害对配电网造成的故障时空影响方面考虑不足,并未结合台风移动模型实现灵活性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调用,多是基于单时段和特定几类故障的研究,而未考虑到测量与通讯设备在灾害下即时性难以保障的问题,难以为工程应用提供指导。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未考虑特定灾害(如台风)对配电系统故障在时间尺度与空间尺度上影响的变化,考虑的弹性指标较为单一,未考虑灾害对交通道路影响进而设计主动配电网灵活性资源的灾害期间运行方案的不足,提出一种主动配电网弹性评估与移动储能调控方法,根据地区台风气象灾害特点对台风风场建模,分析其给配电网带来的时空影响,同时建立主动配电网弹性评价指标体系,以全面评价配电系统弹性水平,在此基础上,以移动式储能为主要灵活性资源,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动配电网弹性评估与移动储能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由气象局与GIS发布及测量元器件实时采集的台风预测时段信息和台风初始入侵信息,建立台风移动风场模型与线路综合故障率模型,反映台风的时空变化特性;然后通过主动配电网弹性评价指标,建立主动配电网移动储能调度与运行模型并通过列与约束算法求解,对调配方案计算主动配电网弹性指标,评估配电网弹性水平;所述的主动配电网移动储能调度与运行模型为:所述的主动配电网移动储能调度与运行模型为:其中:N
mess
为规划配置的移动储能个数,c
cap
为MESS单位容量安装投资成本,E
j
为第j个MESS的规划装配电池容量,u
s
与ψ为离散的配电网运行故障场景与不确定场景集合,为场景概率权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配电网弹性评估与移动储能调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台风移动风场模型包括:灾害应急调度时段t的台风中心坐标台风移动风场模型包括:灾害应急调度时段t的台风中心坐标10级风圈半径10级风圈半径以及中心最大风速以及中心最大风速其中:T为台风过程持续总时段数,为气象局与GIS传回的台风预测数据信息间隔,0为灾害应急调度起始时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配电网弹性评估与移动储能调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线路综合故障率模型包括:风场内环流风速线路综合故障率模型包括:风场内环流风速以及作用于线路上的风速其中:V
max
为风场中最大风速,V
o,t
为t时刻台风最大风速,α1为风压不均匀系数,μ
z
为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
sc
为导线体型系数,β
c
为线路导线风载荷调整系数,d1为考虑覆冰的导线外径,B为覆冰时风载荷增大系数,λ为风向与线路间夹角,通过蒙特卡洛模拟法采用极值III型分布生成最大风速计算风场内各点风速与线路可承受最大风速对比计算得到线路故障率时空特性矩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动配电网弹性评估与移动储能调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主动配电网弹性评价指标包括:配电网功能损失系统功能满足阈值概率R2=P{D
′
(t)>D
min
{}},考虑负荷重要度的指标计及经济补偿因素的指标配电网防御时间R5={min(t)|D
′
(t)≤
D(t)},节点失负荷率脱网节点数重要负荷切除量占比重要负荷平均断电时间其中:D(t)与D
′
(t)分别为主动配电网正常运行与灾害下运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王钰山,蒋传文,龚开,王欣萌,张继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