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腔类清洗质量检查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0424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器械检查的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管腔类清洗质量检查棒,包括手柄和检测管,其中手柄一端连接有检测管并转动设置有滚轮;同时检测管设置有安装座,且安装座上移动设置有推动板,并且推动板设置有摄像头和可转动的转动杆,且每个转动杆顶部均设置有灯和可转动的检查部,所述转动杆底部在靠近检测管内壁一侧通过牵引绳与滚轮连接,当灯和检查部随着推动板向上移动而露出时,通过转动滚轮从而带动牵引绳驱动转动杆向外翻转进而使检查部与待检测的管腔内壁接触,相比较现有,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更方便。并且检测管外侧套设有气囊,且通过给气囊充气从而膨胀进而将检测管固设于管腔内壁,并通过气囊和可转动的检查部相适配从而能精准刮取污染物。准刮取污染物。准刮取污染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腔类清洗质量检查棒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器械检查的
,特指一种管腔类清洗质量检查棒。

技术介绍

[0002]对于手术器械来说,其清洗后的质量是十分重要,并关乎到病人的安危。因而对应不同的器械,有着不同的检测工具。比如管腔类手术器械,就有用检测棒来进行检测,如专利号为2017208263216,且专利名称为一种管腔类手术器械检查棒的技术。
[0003]虽然该专利可进行长度调节,并且通过摄像头进行目测和判定,提高了清洗质量的检测效能,但是其棉签头是位于中部,因而与管腔内壁之间是有距离的,故在对管腔内壁污染物刮取的时候,需要对棉签头进行倾斜才能与管腔内壁接触,同时由于管腔内壁空间的受限以及伸缩杆长度的影响,从而导致棉签头活动的空间是有限的,因而在对棉签头进行倾斜操作的时候是不容易的,而且也只能用于一侧内壁的检测。
[0004]并且其在刮取的时候,采用手动转动的方式,因而存在由于施力不当导致棉签头的位置与被刮取的污染物发生偏移,从而不能刮取到污染物,或者只能取到少量,进而影响检测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腔类清洗质量检查棒,通过转动滚轮从而带动牵引绳驱动转动杆向外翻转进而使检查部与管腔内壁接触,相比较手动调节倾斜来说,本专利技术操作更为方便,而且检查部为两侧设置即为两个,因而能同时对管腔内壁的两侧进行检测,同时通过气囊和可转动的检查部相适配从而能避免移动并实现自动刮取,进而能精准刮取污染物,故解决现有棉签头居中设置以及手动调节倾斜和手动刮取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管腔类清洗质量检查棒,包括:
[0008]手柄,其一端连接有检测管,并在手柄上转动设置有滚轮;
[0009]检测管,其在远离手柄一端设置有安装座,且安装座上移动设置有推动板,并在安装座和推动板之间设置有用于推动推动板移动的气缸,所述推动板中部设置有摄像头,且推动板在摄像头两侧转动均设置有转动杆;
[0010]每个转动杆顶部均设置有灯和可转动的检查部,且灯和检查部均位于检测管内部从而避免检查部和灯与其他物质接触,所述转动杆底部在靠近检测管内壁一侧通过牵引绳与滚轮连接,当灯和检查部随着推动板向上移动而露出时,通过转动滚轮从而带动牵引绳驱动转动杆向外翻转进而使检查部与待检测的管腔内壁接触,并带动检测管开口口径的扩张进而扩大灯的照射范围;
[0011]所述检测管外侧套设有气囊,且通过给气囊充气从而膨胀进而将检测管固设于管腔内壁,并通过气囊和可转动的检查部相适配从而能精准刮取污染物。
[0012]优选地,其中一个检查部为棉球;
[0013]或/和,其中一个检查部为棉布制作而成的囊,且囊内壁设置有戳刺部,并在戳刺部一侧放置有检测袋,且检测袋内置有酚酞试剂和过氧化氢的混合溶液,通过戳刺部戳破检测袋,从而使混合溶液浸湿棉布并与待检测的管腔内壁接触,并通过观察变色情况用于分辨是否含有血迹。
[0014]优选地,所述检查部可拆卸设置于转动杆上,且转动杆顶部设置有电机,并且电机包括驱动杆;
[0015]所述检查部底部套设于驱动杆上端,且驱动杆侧壁开设有卡槽,并有卡接件将检查部嵌入到卡槽内并限制检查部移动,所述卡接件侧壁开设有开口一,且在开口一两侧设置有拿持部,通过拿持部可便于使用者打开或弄紧卡接件。
[0016]优选地,所述手柄包括相互连接的上壳和下壳,且滚轮位于上壳和下壳之间,并在上壳开设有供滚轮露出的开口二;
[0017]所述上壳在开口二一侧连接有限位轴,且滚轮周侧开设有若干个限位孔,并且限位轴可插入限位孔内从而限制滚轮转动。
[0018]优选地,所述下壳开设有用于检测和调节牵引绳的开口三,且下壳在开口三一侧铰接设置有门;
[0019]所述滚轮两侧分别设置有安装轴,且牵引绳缠绕于安装轴上,所述门与上壳分别设置有连接座一和连接座二,且连接座一和连接座二分别位于安装轴两侧。
[0020]优选地,所述手柄内置有气泵,且气泵的连接有分流阀,并且气缸和气囊通过分流阀与气泵连接;
[0021]所述分流阀包括阀杆和阀座,其中阀杆一端位于阀座内,且阀杆另一端连接有电磁驱动源,所述阀座分别开设有与气泵连通的通道一和与气囊连通的通道二,且通道一和通道二垂直设置,并且通道二在远离电磁驱动源的开口处向外倾斜设置有斜面;
[0022]所述阀杆开设有通孔,且阀杆侧壁开设有凹槽,当电磁驱动源未通电时,通道二和通道一通过凹槽连通,而当电磁驱动源通电时,通孔与通道一连通。
[0023]优选地,所述手柄在滚轮一侧设置有按钮一,且手柄内置有电路板一,并且电路板一分别与按钮一、分流阀和气泵电性连接;
[0024]所述气囊连接有充气管,且充气管穿过检测管并进入到检测管内部,并且充气管沿着检测管进入到手柄内部并与分流阀连接,通过按压按钮一从而让气泵给气囊供气。
[0025]优选地,所述手柄在滚轮一侧设置有按钮二,且手柄内置有电路板一,并且电路板一分别与按钮二、电磁驱动源和气泵电性连接,通过按压按钮二从而让电磁驱动源通电,并让气泵给气缸供气。
[0026]优选地,所述手柄上设置有USB插头,且安装座上设置有电路板二,并且电路板二分别与摄像头和USB插头电性连接,通过电路板二将拍摄到信息传送到与USB插头连接的物品上;
[0027]或/和,所述检查部顶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且检查部底部与电机连接,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电路板二,且电路板二分别与压力传感器和电机和电机电性连接,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检查部与待检测的管腔内壁接触从而驱动电机转动。
[0028]优选地,述摄像头为三个,且推动板设置有连接杆,其中一个摄像头设置于连接杆顶部,且另外两个分别设置于连接杆两侧,并且位于连接杆顶部的摄像头是位于检测管外
侧;
[0029]或/和,所述检查部靠近摄像头的一侧为平面,且摄像头与灯之间具有水平距离,从而避免检查部和摄像头对灯的照射产生干扰。
[0030]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0031]1、本专利技术通过转动滚轮从而带动牵引绳驱动转动杆向外翻转进而使检查部与管腔内壁接触,相比较手动调节倾斜来说,本专利技术操作更为方便,而且检查部为两侧设置即为两个,因而能同时对管腔内壁的两侧进行检测。
[0032]同时采用内置检查部,再通过推动板推出和转动杆带动下外翻的结构,进而避免检查部在刮取污染物之前不会与其他物品接触而影响后期对污染物的分析。并且通过气囊和可转动的检查部相适配从而能避免移动并实现自动刮取,进而能精准刮取污染物。
[0033]2、本专利技术通过混合溶液浸湿棉布并与待检测的管腔内壁接触,并通过观察变色情况用于分辨是否含有血迹,从而用于检测管腔内壁的质量。
[0034]3、本专利技术通过卡接件的设置从而避免检查部从驱动杆上脱落,而且拿持部的设置,从而便于使用者打开或弄紧卡接件,进而在实现限位同时还能便于检查部的更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腔类清洗质量检查棒,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1),其一端连接有检测管(2),并在手柄(1)上转动设置有滚轮(11);检测管(2),其在远离手柄(1)一端设置有安装座(4),且安装座(4)上移动设置有推动板(41),并在安装座(4)和推动板(41)之间设置有用于推动推动板(41)移动的气缸(44),所述推动板(41)中部设置有摄像头(6),且推动板(41)在摄像头(6)两侧转动均设置有转动杆(42);每个转动杆(42)顶部均设置有灯(7)和可转动的检查部(8),且灯(7)和检查部(8)均位于检测管(2)内部从而避免检查部(8)和灯(7)与其他物质接触,所述转动杆(42)底部在靠近检测管(2)内壁一侧通过牵引绳(30)与滚轮(11)连接,当灯(7)和检查部(8)随着推动板(41)向上移动而露出时,通过转动滚轮(11)从而带动牵引绳(30)驱动转动杆(42)向外翻转进而使检查部(8)与待检测的管腔内壁接触,并带动检测管(2)开口口径的扩张进而扩大灯(7)的照射范围;所述检测管(2)外侧套设有气囊(3),且通过给气囊(3)充气从而膨胀进而将检测管(2)固设于管腔内壁,并通过气囊(3)和可转动的检查部(8)相适配从而能精准刮取污染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腔类清洗质量检查棒,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检查部(8)为棉球;或/和,其中一个检查部(8)为棉布制作而成的囊,且囊内壁设置有戳刺部(81),并在戳刺部(81)一侧放置有检测袋(5),且检测袋(5)内置有酚酞试剂和过氧化氢的混合溶液,通过戳刺部(81)戳破检测袋(5),从而使混合溶液浸湿棉布并与待检测的管腔内壁接触,并通过观察变色情况用于分辨是否含有血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腔类清洗质量检查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查部(8)可拆卸设置于转动杆(42)上,且转动杆(42)顶部设置有电机(43),并且电机(43)包括驱动杆(431);所述检查部(8)底部套设于驱动杆(431)上端,且驱动杆(431)侧壁开设有卡槽,并有卡接件(10)将检查部(8)嵌入到卡槽内并限制检查部(8)移动,所述卡接件(10)侧壁开设有开口一(101),且在开口一(101)两侧设置有拿持部(102),通过拿持部(102)可便于使用者打开或弄紧卡接件(10)。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管腔类清洗质量检查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包括相互连接的上壳(12)和下壳(13),且滚轮(11)位于上壳(12)和下壳(13)之间,并在上壳(12)开设有供滚轮(11)露出的开口二(121);所述上壳(12)在开口二(121)一侧连接有限位轴(14),且滚轮(11)周侧开设有若干个限位孔(111),并且限位轴(14)可插入限位孔(111)内从而限制滚轮(11)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管腔类清洗质量检查棒,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13)开设有用于检测和调节牵引绳(30)的开口三(131),且下壳(13)在开口三(131)一侧铰接设置有门(15);所述滚轮(11)两侧分别设置有安装轴(112),且牵引绳(30)缠绕于安装轴(112)上,所述门(15)与上壳(12)分别设置有连接座一(151)和连接座二(122),且连接座一(1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春晓管玉涛蔡希邱小丹郑淑智张雪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