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水下数据中心的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02805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42
一种应用于水下数据中心的水处理装置,进水口水过滤器通过进水回路与管壳式换热器的管壳式换热器进水口相连,排水口水过滤器通过排水回路与管壳式换热器的管壳式换热器排水口相连,在进水回路上设有自清洁过滤器、进水单向阀和防水离心泵,在排水回路上设有排水单向阀。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水过滤器滤网和十字水过滤刮板可以过滤水中的异物和水生动植物等杂物,防止其进入设备内部;自清洁过滤器可以过滤水的泥沙等杂物,防止其进入设备内部;水过滤装置的进水和排水都有水过滤功能,且有循环动力,在开放的水下环境中形成循环流动的活水,这样的活水更清洁,更有利于设备运行。更有利于设备运行。更有利于设备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水下数据中心的水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过滤
,具体为一种水下数据中心的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下数据中心通常都部署在一个开放的水下环境中,自然界的水在其周围流动,为水下数据中心带来冷量并将产生的热量用排出的水带走,但是自然界的水大都带有泥沙、异物和水生动植物等杂物,容易堵塞设备,因此需要对进入水下数据中心的水进行过滤,去除水中的杂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过滤水中的异物和水生动植物、泥沙等杂物,防止其进入设备内部,在开放的水下环境中形成循环流动的活水,这样的活水更清洁的应用于水下数据中心的水处理装置。
[0004]本专利技术主要包括进水口水过滤器、进水回路、管壳式换热器、排水口水过滤器、排水回路、自清洁过滤器、进水单向阀、防水离心泵和排水单向阀。
[0005]其中,进水口水过滤器通过进水回路与管壳式换热器的管壳式换热器进水口相连,排水口水过滤器通过排水回路与管壳式换热器的管壳式换热器排水口相连。在进水回路上设有自清洁过滤器、进水单向阀和防水离心泵,在排水回路上设有排水单向阀。
[0006]优选地,进水口水过滤器和排水口水过滤器的结构相同,均包括水过滤器外壳、水过滤器吊钩、水过滤器底座、水过滤器通水口、水过滤器滤网、水过滤器十字刮板、水过滤器防水电机、防水电机支架、旋转轴、轴承固定座和轴承固定座支架。在水过滤器底座上设有与其相连的水过滤器外壳,在水过滤器外壳外部固定连接水过滤器吊钩,水过滤器外壳一端设有水过滤器通水口,水过滤器外壳另一端设有通孔。防水电机支架和轴承固定座支架均固定在水过滤器外壳内,防水电机支架上设有水过滤器防水电机,轴承固定座支架上设有轴承固定座。水过滤器防水电机的自由端与旋转轴相连,旋转轴的另一端延伸至轴承固定座外,穿过覆盖在水过滤器外壳另一端通孔上的水过滤器滤网,与设在水过滤器滤网外部的水过滤器刮板相连。
[0007]优选地,水过滤器刮板可为十字水过滤器刮板。
[0008]优选地,进水回路包括进水分支管路、进水汇总管路和进水主管路,自清洁过滤器、进水单向阀和防水离心泵均设在进水主管路中。进水主管路两端分别与管壳式换热器进水口、进水汇总管路的一端相连,进水汇总管路的另一端与进水分支管路的一端相连,进水分支管路的另一端与进水口水过滤器相连。
[0009]优选地,排水回路包括排水主管路、排水分支管路和排水汇总管路,排水单向阀设在排水分支管路中,排水主管路的两端分别与管壳式换热器排水口、排水汇总管路的一端相连,排水汇总管路的另一端与排水分支管路的一端相连,排水分支管路的另一端与排水口水过滤器相连。
[0010]优选地,进水口水过滤器、排水口水过滤器、管壳式换热器、进水回路和排水回路均可采用一用一备两套设置。
[0011]优选地,防水离心泵、水过滤器防水电机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0012]优选地,管壳式换热器为现有技术,生产厂家是佛山市南海晋华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型号为JH

T50+50P1S2

H。
[0013]优选地,自清洁过滤器可对通过的水进行过滤,可去除水中的泥沙、杂物等。进水单向阀、排水单向阀,可防止通过其内部的水回流。
[0014]本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防水离心泵和水过滤器防水电机通电运行,进水口水过滤器和排水过滤器开始工作,外界冷水经进水回路进入管壳式换热器,为管壳式换热器输入冷量,换热后的水经排水回路排至外界,实现进水回路和排水回路的循环运行工作。
[0015]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6](1)水过滤器滤网和十字水过滤刮板可以过滤水中的异物和水生动植物等杂物,防止其进入设备内部;
[0017](2)自清洁过滤器可以过滤水的泥沙等杂物,防止其进入设备内部;
[0018](3)水过滤装置的进水和排水都有水过滤功能,且有循环动力,在开放的水下环境中形成循环流动的活水,这样的活水更清洁,更有利于设备运行。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示意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仰视示意图;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示意图;
[0022]图4

a是本专利技术的进水口水过滤器、排水口水过滤器的立体示意图;
[0023]图4

b是本专利技术的进水口水过滤器、排水口水过滤器的立体示意图;
[0024]图4

c是本专利技术的进水口水过滤器、排水口水过滤器内部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25]图4

d是本专利技术的进水口水过滤器、排水口水过滤器内部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26]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设备、管路系统示意图。
[0027]图中,1

管壳式换热器、2

进水口水过滤器、3

进水分支管路、4

进水汇总管路、5

进水主管路、6

自清洁过滤器、7

进水单向阀、8

防水离心泵、9

管壳式换热器进水口、10

管壳式换热器排水口、11

排水主管路、12

排水汇总管路、13

排水分支管路、14

排水单向阀、15

排水口水过滤器、16

防水电机支架、17

轴承固定座、18

水过滤器外壳、19

水过滤器吊钩、20

水过滤器底座、21

水过滤器通水口、22

水过滤器滤网、23

十字水过滤器刮板、24

轴承固定座支架、25

旋转轴、26

水过滤器防水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实施例1
[0029]在图1、图2、图3、图4

a、图4

b、图4

c、图4

d、图5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示意简图中,进水回路包括进水分支管路、进水汇总管路和进水主管路,自清洁过滤器6、进水单向阀7和防水离心泵8均设在进水主管路5中。进水主管路两端与管壳式换热器1的管壳式换热器进水口9、进水汇总管路4的一端相连,进水汇总管路的另一端与进水分支管路3的一端相连,进
水分支管路的另一端与进水口水过滤器2相连。排水回路包括排水主管路、排水分支管路和排水汇总管路,排水主管路11的两端分别与管壳式换热器的管壳式换热器排水口10、排水汇总管路12的一端相连,排水汇总管路的另一端与排水分支管路13的一端相连,排水分支管路的另一端与排水口水过滤器15相连,排水单向阀14设在排水分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水下数据中心的水处理装置,包括进水口水过滤器、进水回路、管壳式换热器、排水口水过滤器、排水回路、自清洁过滤器、进水单向阀、防水离心泵和排水单向阀,其特征在于:进水口水过滤器通过进水回路与管壳式换热器的管壳式换热器进水口相连,排水口水过滤器通过排水回路与管壳式换热器的管壳式换热器排水口相连,在进水回路上设有自清洁过滤器、进水单向阀和防水离心泵,在排水回路上设有排水单向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水下数据中心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水口水过滤器和排水口水过滤器的结构相同,均包括水过滤器外壳、水过滤器吊钩、水过滤器底座、水过滤器通水口、水过滤器滤网、水过滤器刮板、水过滤器防水电机、防水电机支架、旋转轴、轴承固定座和轴承固定座支架,在水过滤器底座上设有与其相连的水过滤器外壳,在水过滤器外壳外部固定连接水过滤器吊钩,水过滤器外壳一端设有水过滤器通水口,水过滤器外壳另一端设有通孔,防水电机支架和轴承固定座支架均固定在水过滤器外壳内,防水电机支架上设有水过滤器防水电机,轴承固定座支架上设有轴承固定座,水过滤器防水电机的自由端与旋转轴相连,旋转轴的另一端延伸至轴承固定座外,穿过覆盖在水过滤器外壳另一端通孔上的水过滤器滤网,与设在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德陈健王晨曦顾兆军何恩华
申请(专利权)人:国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