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与主机共享算力的ai辅助驾驶视觉识别设备与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0203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40
一种与主机共享算力的ai辅助驾驶视觉识别设备与方法,属于驾驶辅助系统技术领域,为了解决传统用于辅助驾驶的视觉识别设备不便于针对日夜情况对摄像组件进行更换,导致对于辅助驾驶作用不高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第一镜头本体被夹持在夹持环内部,驱动夹持滑轮旋转,会使得第一镜头本体旋转,从而与摄像块内部螺纹分离,将第二镜头本体嵌合在构件槽内部,驱动电动伸缩柱伸出,使得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内壁均夹持在第二镜头本体外侧,夹持滑轮可带动第二镜头本体旋转,螺丝杆的旋转使得推动弧形片在弧形槽内部移动,会挤压螺纹环一侧,从而使得第二镜头本体螺纹连接在摄像块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便于针对日夜情况对摄像组件进行更换的效果。进行更换的效果。进行更换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与主机共享算力的ai辅助驾驶视觉识别设备与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驾驶辅助系统
,具体为一种与主机共享算力的ai辅助驾驶视觉识别设备与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是利用安装在车上的各式各样传感器,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随时来感应周围的环境,收集数据,进行静态、动态物体的辨识、侦测与追踪,并结合导航地图数据,进行系统的运算与分析,从而预先让驾驶者察觉到可能发生的危险,有效增加汽车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近年来ADAS市场增长迅速,原来这类系统局限于高端市场,而现在正在进入中端市场,与此同时,许多低技术应用在入门级乘用车领域更加常见,经过改进的新型传感器技术也在为系统布署创造新的机会与策略。
[0003]传统用于驾驶辅助系统的各种摄像头会严重侵占车辆的内部空间,导致车辆内部空间较为狭隘,且传统的视觉识别设备大多设置有升降门,导致占用空间较大,不利于车辆内部空间的规划管理,且传统用于辅助驾驶的视觉识别设备不便于针对日夜情况对摄像组件进行更换,导致对于辅助驾驶的作用不高,传统用于辅助驾驶的视觉识别设备不便于和主机共享算力,且不便于对高位环境进行摄像,传统用于辅助驾驶的视觉识别设备存在功能性较差的问题。
[0004]针对上述问题,为此,提出一种与主机共享算力的ai辅助驾驶视觉识别设备与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主机共享算力的ai辅助驾驶视觉识别设备与方法,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传统用于驾驶辅助系统的各种摄像头会严重侵占车辆的内部空间,导致车辆内部空间较为狭隘,且传统的视觉识别设备大多设置有升降门,导致占用空间较大,不利于车辆内部空间的规划管理,且传统用于辅助驾驶的视觉识别设备不便于针对日夜情况对摄像组件进行更换,导致对于辅助驾驶的作用不高,传统用于辅助驾驶的视觉识别设备不便于和主机共享算力,且不便于对高位环境进行摄像,传统用于辅助驾驶的视觉识别设备存在功能性较差的问题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与主机共享算力的ai辅助驾驶视觉识别设备,包括车辆主机和设置在车辆主机内部的信息传输模块,车辆主机上端设置有模块仓,模块仓内部设置有辅助驾驶机构,模块仓设置在车顶中线位置;
[0007]辅助驾驶机构包括设置在模块仓内部底端的基座块和设置在基座块内部的伸缩块,伸缩块一端上侧面设置有固定条,且固定条内部活动设置有转轴,转轴一侧连接有连接板,基座块上侧面设置有摄像块,且连接板与摄像块一侧相连接;
[0008]摄像块包括开设在摄像块侧面的滑行槽和横向齿槽,且滑行槽设置两组,横向齿槽位置处于两组所述的横向齿槽之间位置,摄像块一侧开设有构件槽,且构件槽内部设置
有第一镜头本体,第一镜头本体内部设置有夹持构件,摄像块一侧活动设置有机械更换块;
[0009]机械更换块包括设置在机械更换块一侧的多级伸缩柱和设置在多级伸缩柱一端外侧的连接条,连接条一端设置有夹持环,夹持环内部活动设置有电动夹持片,连接条和夹持环均设置两组,一组所述的夹持环内部夹持设置有第二镜头本体,机械更换块内部活动设置有啮合齿轮,机械更换块侧面设置有T型条,且T型条设置两组,两组所述的T型条活动卡合在两组所述的滑行槽内部。
[0010]进一步地,夹持构件包括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且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对立设置,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为相同构造制成的构件,第一夹持组件包括设置在摄像块内部的固定弧形片和设置在固定弧形片一侧的夹持弧形片,固定弧形片内部设置有电动伸缩柱,固定弧形片通过电动伸缩柱与夹持弧形片相连接,夹持弧形片内壁活动设置有夹持滑轮,且夹持滑轮设置多组,第一夹持组件侧面上下端位置设置有固定导柱,且固定导柱一端位置处于第二夹持组件内部。
[0011]进一步地,夹持弧形片一侧开设有弧形槽,且弧形槽内壁开设有限位槽,弧形槽内部嵌合设置有推动弧形片,且推动弧形片一侧设置有限位条,且限位条与限位槽相嵌合,弧形槽内部还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输出端设置有螺丝杆,螺丝杆一端螺纹连接在推动弧形片内部。
[0012]进一步地,第一镜头本体包括连接筒和设置在第一镜头本体一端外侧的螺纹环,第一镜头本体与第二镜头本体为相同构造制成的构件。
[0013]进一步地,模块仓包括开设在模块仓一侧的显露槽和开设在显露槽内壁的配合条槽,模块仓还包括设置在模块仓上端的顶盖和设置在顶盖下端的遮挡板,且遮挡板嵌合在显露槽上端位置,模块仓内部上端设置有仓门组件。
[0014]进一步地,仓门组件包括设置在模块仓内部上端的收卷轴和贯穿设置在收卷轴内部的传动轴,且传动轴端部外侧设置有第一皮带轮,第一皮带轮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收卷轴外侧收卷设置有卷帘门,且卷帘门两端嵌合在配合条槽内部,卷帘门底端两侧设置有升降柱,且升降柱上端设置有固定柱,升降柱嵌合设置在固定柱内部,升降柱和固定柱位置均处于配合条槽内部,第一皮带轮外侧设置有连接皮带,第一皮带轮下侧设置有第二皮带轮,且第一皮带轮通过连接皮带与第二皮带轮转动连接,第二皮带轮通过轴连接有传动齿轮,固定柱下端外侧开设有贯穿条槽,升降柱外侧开设有竖向齿槽,传动齿轮贯穿贯穿条槽与竖向齿槽相啮合。
[0015]进一步地,信息传输模块电性连接有DSM镜头模块、ADAS模块、第二镜头模块和第一镜头模块,第二镜头模块和第一镜头模块内部均设置有水平传感模块、捕捉模块和位置定位模块,位置定位模块与侧偏移模块和路线识别模块电性连接,第二镜头模块设置在第二镜头本体内部,第一镜头模块设置在第一镜头本体内部,DSM镜头模块用于对不安全驾驶行为进行检测与告警;ADAS模块用于对车道偏移及碰撞进行预警;第二镜头模块用于日间车辆的高位置摄像;第一镜头模块用于夜间车辆的高位置摄像;水平传感模块用于感知正前方通行的高度;捕捉模块用于捕捉红绿灯的读秒和灯色,投屏到中控屏上;位置定位模块用于对车辆道路行驶位置进行预警;路线识别模块用于对车道划线进行摄像;侧偏移模块根据车道的划线,判断车辆行驶是否偏移,DSM镜头模块、ADAS模块、第二镜头模块和第一镜头模块均与车辆主机共享算力。
[0016]进一步地,DSM镜头模块用于对不安全驾驶行为进行检测与告警的具体工作步骤,包括:
[0017]S101:基于所述DSM镜头模块采集目标驾驶员在目标车厢内部的第一目标图像;
[0018]S102:对所述第一目标图像进行读取,确定所述目标驾驶员在所述目标车厢中的第一姿态值,同时,根据所述第一姿态值构建所述目标驾驶员的驾驶姿态模型;
[0019]S103:基于所述路线识别模块确定所述目标驾驶员的行驶车道种类,其中,所述行驶车道种类包括:直道行驶与弯道行驶;
[0020]当所述目标驾驶员在直道行驶时,基于所述DSM镜头模块获取所述目标驾驶员的在所述目标车厢内部的第二目标图像,并根据所述第二目标图像确定所述目标驾驶员的第二姿态值;
[0021]当所述目标驾驶员在弯道行驶时,获取弯道曲率,同时,基于所述DSM镜头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与主机共享算力的ai辅助驾驶视觉识别设备,包括车辆主机(1)和设置在车辆主机(1)内部的信息传输模块(2),车辆主机(1)上端设置有模块仓(3),其特征在于:模块仓(3)内部设置有辅助驾驶机构(4),模块仓(3)设置在车顶中线位置;辅助驾驶机构(4)包括设置在模块仓(3)内部底端的基座块(42)和设置在基座块(42)内部的伸缩块(43),伸缩块(43)一端上侧面设置有固定条(44),且固定条(44)内部活动设置有转轴(45),转轴(45)一侧连接有连接板(46),基座块(42)上侧面设置有摄像块(41),且连接板(46)与摄像块(41)一侧相连接;摄像块(41)包括开设在摄像块(41)侧面的滑行槽(411)和横向齿槽(412),且滑行槽(411)设置两组,横向齿槽(412)位置处于两组所述的横向齿槽(412)之间位置,摄像块(41)一侧开设有构件槽(413),且构件槽(413)内部设置有第一镜头本体(414),第一镜头本体(414)内部设置有夹持构件(415),摄像块(41)一侧活动设置有机械更换块(416);机械更换块(416)包括设置在机械更换块(416)一侧的多级伸缩柱(4161)和设置在多级伸缩柱(4161)一端外侧的连接条(4162),连接条(4162)一端设置有夹持环(4163),夹持环(4163)内部活动设置有电动夹持片(4164),连接条(4162)和夹持环(4163)均设置两组,一组所述的夹持环(4163)内部夹持设置有第二镜头本体(4165),机械更换块(416)内部活动设置有啮合齿轮(4167),机械更换块(416)侧面设置有T型条(4166),且T型条(4166)设置两组,两组所述的T型条(4166)活动卡合在两组所述的滑行槽(411)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主机共享算力的ai辅助驾驶视觉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夹持构件(415)包括第一夹持组件(4151)和第二夹持组件(4152),且第一夹持组件(4151)和第二夹持组件(4152)对立设置,第一夹持组件(4151)和第二夹持组件(4152)为相同构造制成的构件,第一夹持组件(4151)包括设置在摄像块(41)内部的固定弧形片(41511)和设置在固定弧形片(41511)一侧的夹持弧形片(41512),固定弧形片(41511)内部设置有电动伸缩柱(41515),固定弧形片(41511)通过电动伸缩柱(41515)与夹持弧形片(41512)相连接,夹持弧形片(41512)内壁活动设置有夹持滑轮(41513),且夹持滑轮(41513)设置多组,第一夹持组件(4151)侧面上下端位置设置有固定导柱(41514),且固定导柱(41514)一端位置处于第二夹持组件(4152)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与主机共享算力的ai辅助驾驶视觉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夹持弧形片(41512)一侧开设有弧形槽(4153),且弧形槽(4153)内壁开设有限位槽(4154),弧形槽(4153)内部嵌合设置有推动弧形片(4155),且推动弧形片(4155)一侧设置有限位条(4156),且限位条(4156)与限位槽(4154)相嵌合,弧形槽(4153)内部还设置有第二电机(4157),第二电机(4157)输出端设置有螺丝杆(4158),螺丝杆(4158)一端螺纹连接在推动弧形片(4155)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与主机共享算力的ai辅助驾驶视觉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镜头本体(414)包括连接筒(4141)和设置在第一镜头本体(414)一端外侧的螺纹环(4142),第一镜头本体(414)与第二镜头本体(4165)为相同构造制成的构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主机共享算力的ai辅助驾驶视觉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模块仓(3)包括开设在模块仓(3)一侧的显露槽(31)和开设在显露槽(31)内壁的配合条槽(32),模块仓(3)还包括设置在模块仓(3)上端的顶盖(33)和设置在顶盖(33)下端的遮挡板(34),且遮挡板(34)嵌合在显露槽(31)上端位置,模块仓(3)内部上端设置有仓门组件
(3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与主机共享算力的ai辅助驾驶视觉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仓门组件(35)包括设置在模块仓(3)内部上端的收卷轴(351)和贯穿设置在收卷轴(351)内部的传动轴(352),且传动轴(352)端部外侧设置有第一皮带轮(353),第一皮带轮(353)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354),收卷轴(351)外侧收卷设置有卷帘门(355),且卷帘门(355)两端嵌合在配合条槽(32)内部,卷帘门(355)底端两侧设置有升降柱(357),且升降柱(357)上端设置有固定柱(356),升降柱(357)嵌合设置在固定柱(356)内部,升降柱(357)和固定柱(356)位置均处于配合条槽(32)内部,第一皮带轮(353)外侧设置有连接皮带(3531),第一皮带轮(353)下侧设置有第二皮带轮(3532),且第一皮带轮(353)通过连接皮带(3531)与第二皮带轮(3532)转动连接,第二皮带轮(3532)通过轴连接有传动齿轮(3533),固定柱(356)下端外侧开设有贯穿条槽(3561),升降柱(357)外侧开设有竖向齿槽(3571),传动齿轮(3533)贯穿贯穿条槽(3561)与竖向齿槽(3571)相啮合。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主机共享算力的ai辅助驾驶视觉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信息传输模块(2)电性连接有DSM镜头模块(21)、ADAS模块(22)、第二镜头模块(23)和第一镜头模块(24),第二镜头模块(23)和第一镜头模块(24)内部均设置有水平传感模块(241)、捕捉模块(242)和位置定位模块(243),位置定位模块(243)与侧偏移模块(244)和路线识别模块(245)电性连接,第二镜头模块(23)设置在第二镜头本体(4165)内部,第一镜头模块(24)设置在第一镜头本体(414)内部,DSM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周丽刘永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交控智慧城市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