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船的艏部挡浪板、艏桅和绑扎桥一体化结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01122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装箱船的艏部挡浪板、艏桅和绑扎桥一体化结构装置,该装置包括绑扎桥、挡浪板、艏部雷达桅杆和艏部结构加强;所述挡浪板下端面与船体水密横舱壁上端面连接;所述挡浪板上端面与所述绑扎桥前端面连接,所述绑扎桥后端面与舱口围上端面连接;所述艏部雷达桅杆与所述挡浪板垂直连接,所述艏部雷达桅杆位于所述挡浪板中部,所述艏部雷达桅杆底部与船体甲板通过艏部结构加强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绑扎桥、挡浪板、艏部雷达桅杆一体连接,增加了船艏可利用的甲板面积,通过利用船艏水密横舱壁强构件对挡浪板进行支撑,简化了挡浪板结构,同时增强了挡浪板、艏桅和艏部绑扎桥的结构强度,减轻艏部挡浪板、艏桅和绑扎桥的重量。艏桅和绑扎桥的重量。艏桅和绑扎桥的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装箱船的艏部挡浪板、艏桅和绑扎桥一体化结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工程结构设计
,特别是涉及一种集装箱船的艏部挡浪板、艏桅和绑扎桥一体化结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集装箱船甲板上设置了一系列绑扎桥结构,用于甲板上集装箱的系固。同时,为了防止艏部上浪对货物的拍击影响,因此会在船舶艏部设置一道挡浪板结构。此外,艏部区域还设置了艏部雷达桅杆。
[0003]专利号CN103625605A公开了一种集装箱船的艏楼雷达桅杆与挡浪板的一体化结构,包括:设置在集装箱船甲板上的挡浪板和艏楼雷达桅杆,所述挡浪板从其自身的中部分隔开形成两个挡浪板分体,所述艏楼雷达桅杆夹设在两个挡浪板分体之间并与两个挡浪板分体连接成一体,该专利技术将挡浪板与艏楼雷达桅杆连接为一体,并把挡浪板分为两个部分,使挡浪板作用受到影响,绑扎桥与挡浪板及艏楼雷达桅杆不为一体,船艏部位甲板空间被占据。
[0004]由于绑扎桥、挡浪板以及艏部雷达桅杆由不同专业负责,一般情况下,集装箱船的绑扎桥、挡浪板和艏部雷达桅杆均单独设计,各自设计连接主船体的加强结构。这种设计便于各专业独立完成工作,但由于三个结构各自间隔一定的距离,使得艏部大量空间被加强结构占据,不利于艏部设备布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集装箱船的艏部挡浪板、艏桅和绑扎桥一体化结构装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通过将艏部挡浪板、艏桅和绑扎桥一体化连接,节省了船舶艏部主甲板空间,便于船舶艏部设备的布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专利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集装箱船用艏部挡浪板、艏桅和绑扎桥一体化结构装置,集装箱船艏桅、绑扎桥和挡浪板设置在船舶主甲板上,集装箱船舱口围与水密横舱壁船艉方向端面连接,该装置包括绑扎桥、挡浪板、艏部雷达桅杆和艏部结构加强;所述挡浪板下端面与船体水密横舱壁上端面连接;所述挡浪板上端面与所述绑扎桥前端面连接,所述绑扎桥后端面与舱口围上端面连接;所述艏部雷达桅杆与所述挡浪板垂直连接,所述艏部雷达桅杆位于所述挡浪板中部,所述艏部雷达桅杆底部与船体甲板通过艏部结构加强连接。
[0008]上述绑扎桥包括斜撑结构、导向立柱、前立柱、后立柱和绑扎桥平台,所述前立柱以相同间隔分布在绑扎桥前端面,所述前立柱与所述挡浪板上端面连接,所述后立柱以相同间隔分布在所述绑扎桥后端面,所述后立柱与舱口围上端面连接,所述导向立柱共有三个,所述导向立柱以均匀间隔分布在所述绑扎桥前端面;所述绑扎桥平台包括第一绑扎桥平台、第二绑扎桥平台和第三绑扎桥平台,所述绑扎桥平台与所述前立柱垂直连接,所述绑扎桥平台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斜撑结构包括横向围板和斜撑,所述横向围板安装在所述
第一绑扎桥平台和第二绑扎桥平台之间,所述横向围板中部与所述导向立柱上端连接,所述导向立柱左右侧面各有一个斜撑。
[0009]上述横向围板整体呈长方体形,所述横向围板端面开有两个观察孔,所述横向围板上的两个观察孔分别位于所述导向立柱两侧。
[0010]上述斜撑一端与所述导向立柱连接,所述斜撑另一端与与挡浪板上端面通过肘板连接。
[0011]上述挡浪板顶部端面与所述舱口围顶部端面与船舶主甲板之间通过支撑肘板连接;所述支撑肘板与船舶水密横舱壁垂直桁连接。
[0012]上述艏部雷达桅杆整体呈U形圆柱体形,所述艏部雷达桅杆中部与挡浪板通过斜向支撑连接,所述斜向支撑位于所述艏部雷达桅杆两侧,所述斜向支撑一端与所述艏部雷达桅杆中部连接,所述斜向支撑另一端与所述挡浪板上端面连接。
[0013]上述艏部结构加强整体呈U形结构,所述艏部结构加强内部为U型槽,所述艏部结构加强内部的U型槽与所述为艏部雷达桅杆底部连接,所述艏部结构加强外端面与水密横舱壁相连。
[0014]基于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经过实践应用取得了如下积极有益的效果:
[0015]1.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挡浪板、艏部雷达桅杆和绑扎桥一体化连接,节省了船舶艏部主甲板空间,增加了船艏可利用的甲板面积,同时挡浪板、艏部雷达桅杆和绑扎桥一体安装在水密横舱壁上端面,通过水密横舱壁的船艏强构件代替挡浪板下端的局部结构加强构件,简化了支撑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
[0016]2.本专利技术通过利用将绑扎桥前端固定在挡浪板的顶部,利用挡浪板结构弥补绑扎桥结构刚度,同时可以缩短绑扎桥前立柱的长度;挡浪板与绑扎桥相连接,艏部雷达桅杆和挡浪板相连接,可使挡浪板、艏桅和艏部绑扎桥的载荷更好地传递给船体结构,增加了挡浪板、艏部雷达桅杆和绑扎桥一体的结构强度,提高了整体结构的安全性。
[0017]3.本专利技术通过艏部结构加强结构提高了艏部雷达桅杆与船舶主甲板的连接稳定性,提高了艏部雷达桅杆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集装箱船用艏部挡浪板、艏桅和绑扎桥一体化结构装置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集装箱船用艏部挡浪板、艏桅和绑扎桥一体化结构装置中的绑扎桥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集装箱船用艏部挡浪板、艏桅和绑扎桥一体化结构装置中的挡浪板侧视图。
[0021]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集装箱船用艏部挡浪板、艏桅和绑扎桥一体化结构装置中的艏部雷达桅杆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集装箱船用艏部挡浪板、艏桅和绑扎桥一体化结构装置中的图4的A

A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集装箱船用艏部挡浪板、艏桅和绑扎桥一体化结构装置中的艏部结构加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例来描述本专利技术。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
[0025]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集装箱船用艏部挡浪板、艏桅和绑扎桥一体化结构装置,集装箱船艏桅、绑扎桥和挡浪板设置在船舶主甲板上,集装箱船舱口围与水密横舱壁船艉方向端面连接。
[0026]如图1所示,一种集装箱船用艏部挡浪板、艏桅和绑扎桥一体化结构装置,该装置包括绑扎桥1、挡浪板2、艏部雷达桅杆3和艏部结构加强4;所述挡浪板2下端面与船体水密横舱壁8上端面连接;所述挡浪板2上端面与所述绑扎桥1前端面连接,所述绑扎桥1后端面与舱口围7上端面连接;所述艏部雷达桅杆3与所述挡浪板2垂直连接,所述艏部雷达桅杆3位于所述挡浪板2中部,所述艏部雷达桅杆3底部与船体甲板通过艏部结构加强4连接;挡浪板2位于舱口围前端800mm

900mm处,挡浪板2下端位于水密横舱壁上方,可以减少挡浪板2底部结构加强数量,节省加强材料;同时,所述艏部雷达桅杆3后移至所述挡浪板2和所示绑扎桥1前端面,有利于整体结构强度和刚度的增加,增加了艏部可利用甲板面积。
[0027]上述绑扎桥1包括斜撑结构11、导向立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装箱船用艏部挡浪板、艏桅和绑扎桥一体化结构装置,集装箱船艏桅、绑扎桥和挡浪板设置在船舶主甲板上,集装箱船舱口围与水密横舱壁船艉方向端面连接,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绑扎桥、挡浪板、艏部雷达桅杆和艏部结构加强;所述挡浪板下端面与船体水密横舱壁上端面连接;所述挡浪板上端面与所述绑扎桥前端面连接,所述绑扎桥后端面与舱口围上端面连接;所述艏部雷达桅杆与所述挡浪板垂直连接,所述艏部雷达桅杆位于所述挡浪板中部,所述艏部雷达桅杆底部与船体甲板通过艏部结构加强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船用艏部挡浪板、艏桅和绑扎桥一体化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绑扎桥包括斜撑结构、导向立柱、前立柱、后立柱和绑扎桥平台,所述前立柱以相同间隔分布在绑扎桥前端面,所述前立柱与所述挡浪板上端面连接,所述后立柱以相同间隔分布在所述绑扎桥后端面,所述后立柱与舱口围上端面连接,所述导向立柱共有三个,所述导向立柱以均匀间隔分布在所述绑扎桥前端面;所述绑扎桥平台包括第一绑扎桥平台、第二绑扎桥平台和第三绑扎桥平台,所述绑扎桥平台与所述前立柱垂直连接,所述绑扎桥平台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斜撑结构包括横向围板和斜撑,所述横向围板安装在所述第一绑扎桥平台和第二绑扎桥平台之间,所述横向围板中部与所述导向立柱上端连接,所述导向立柱左右侧面各有一个斜撑。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奕媛万忠王知谦于龙超
申请(专利权)人: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