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液球阀的液压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9927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32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液球阀的液压控制装置,属于球阀控制领域。所述液压控制装置包括切换阀和两位四通换向阀,所述切换阀包括阀体和芯体,所述芯体可转动地位于所述阀体内,所述芯体的转动轴的轴向为自身长度方向,所述芯体被配置为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所述两位四通阀安装在所述阀体上,所述两位四通换向阀的两个工作油口分别与所述驱动部件的进油口和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一供油通道、所述第二供油通道和所述第三供油通道相互隔离。本公开通过该液压控制装置,可以简化液压控制装置的结构。置的结构。置的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液球阀的液压控制装置


[0001]本公开属于球阀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液球阀的液压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液球阀是一种由阀杆带动,并绕球阀轴线作旋转运动的阀门,适用于水路、气路和油路中的直通式开关元件。电液球阀有电操、液压手操及应急手操三种操纵方式。电液球阀具有液压控制装置,能够切换电液球阀的工作模式。
[0003]相关技术中,液压控制装置包括两位四通换向阀、两位五通换向阀和阀体。两位四通换向阀和两位五通换向阀分别与阀体的外壁连接。两位五通换向阀通过两位四通换向阀与电液球阀的驱动部件连通。两位五通换向阀用于控制球阀处于电操、液压手操和应急手动模式。两位四通换向阀用于控制执行部件的运动进行换向。
[0004]然而,由于两位五通电磁换向阀是连接在阀体的外壁,所以,两位五通电磁换向阀装配在阀体上时,不仅需要考虑两位五通电磁换向阀与阀体之间的连接关系,同时也要考虑两位五通电磁换向阀内的油道与阀体内部油道之间的连通关系,这样就会使得电液球阀的液压控制装置的装配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液球阀的液压控制装置,可以简化液压控制装置的结构。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0006]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液球阀的液压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电液球阀的驱动部件动作,所述液压控制装置包括切换阀和两位四通换向阀,所述切换阀包括阀体和芯体,所述芯体可转动地位于所述阀体内,所述芯体的转动轴的轴向为自身长度方向,所述芯体被配置为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所述第一位置时,可实现电液球阀的电操和液压手操,所述第二位置时,可实现电液球阀的应急手操。所述两位四通阀安装在所述阀体上,所述两位四通换向阀的两个工作油口分别与所述驱动部件的进油口和出油口连通;当芯体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阀体和芯体提供第一供油通道和第二供油通道,所述第一供油通道的一端和所述第二供油通道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两位四通换向阀的进油口和出油口连通;当芯体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阀体和芯体提供第三供油通道,所述第三供油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驱动部件的进油口和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一供油通道、所述第二供油通道和所述第三供油通道相互隔离。
[0007]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一供油通道包括第一初始段、第一连通段和第一末尾段,所述第一初始段和所述第一末尾段均位于所述阀体中,且位于所述芯体的转动轴的轴线两侧,所述第一连通段位于所述芯体上,所述第一末尾段与所述两位四通换向阀的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二供油通道包括第二初始段、第二连通段和第二末尾段,所述第二初始段和所述第二末尾段均位于所述阀体中,且位于所述芯体的转动轴的轴线两侧,所述第二连通段位于所述芯体上,所述第二末尾段与所述两位四通换向阀的出油口连通;所述
第三供油通道包括第三初始段、第三连通段和第三末尾段,所述第三初始段和所述第三末尾段均位于所述阀体中,且位于所述芯体的转动轴的轴线两侧,所述第三连通段位于所述芯体上,所述第三初始段与所述驱动部件的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三末尾段与所述驱动部件的出油口连通;当所述芯体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初始段、所述第一连通段和所述第一末尾段依次连通形成所述第一供油通道,所述第二初始段、所述第二连通段和所述第二末尾段依次连通形成第二供油通道;
[0008]当所述芯体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三初始段、所述第三连通段和所述第三末尾段依次连通形成第三供油通道。
[0009]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连通段、所述第二连通段和所述第三连通段均为沿所述芯体径向延伸的通孔,所述第一连通段、所述第二连通段和所述第三连通段沿所述芯体的轴向间隔布置。
[0010]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连通段和所述第二连通段的延伸方向相同,且所述第三连通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连通段的延伸方向垂直。
[0011]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一末尾段包括第一横向段和第一竖向段,所述第一横向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竖向段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横向段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第一连通段连通,所述第一竖向段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两位四通换向阀的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二末尾段包括第二横向段和第二竖向段,所述第二横向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竖向段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横向段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第二连通段连通,所述第二竖向段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两位四通换向阀的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二竖向段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竖向段的第二端均位于所述阀体的同一侧的外表面上。
[0012]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三末尾段包括第三横向段、第三竖向一段和第三竖向二段,所述第三横向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竖向一段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三横向段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第三连通段连通,所述第三竖向一段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驱动部件的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三竖向二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横向段连通,所述第三竖向二段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两位四通换向阀的工作油口连通;所述第三竖向二段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二竖向段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竖向段的第二端之间,且均位于所述阀体的同一侧的外表面上。
[0013]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三竖向一段和所述第三竖向二段分别位于所述第三横向段的轴线方向的两侧。
[0014]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所述阀体内部还具有第四供油通道;所述第四供油通道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两位四通换向阀的工作油口A和所述驱动部件的进油口连通,所述第四供油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初始段连通。
[0015]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四供油通道包括第四竖向段、第四横向段和第四垂向段;所述第四竖向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横向段的第一端垂直连通,所述第四横向段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垂向段的第一端处垂直连通,所述第四竖向段与所述第四垂向段垂直;所述第四竖向段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驱动部件的进油口连通,所述第四垂向段的第二端用于所述第三初始段连通。
[0016]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所述阀体包括本体和阀套;所述阀套沿自身轴线插装在所述本体内,所述阀套的轴线与所述芯体的转动轴线相同;所述芯体可转动地位于所
述阀套内部,所述阀套具有阀套第一通孔、阀套第二通孔和阀套第三通孔,所述阀套第一通孔、所述阀套第二通孔和所述阀套第三通孔沿所述阀套的轴线布置,且均与所述阀套的内部连通的;所述阀套第一通孔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一初始段的一部分,所述阀套第一通孔的第二端为所述第一末尾段的一部分;所述阀套第二通孔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二初始段的一部分,所述阀套第二通孔的第二端为所述第二末尾段的一部分;所述阀套第三通孔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三初始段的一部分,所述阀套第三通孔的第二端为所述第三末尾段的一部分。
[0017]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18]通过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液压控制装置在对电液球阀进行控制时,由于该控制装置的切换阀包括阀体和芯体,且芯体可转动地位于阀体内,所以,该液压控制装置在装配时,只需将芯体对应插装在阀体内部即可。而当需要通过电操或液压手操电液球阀时,使得芯体位于第一位置即可,当需要应急手操电液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液球阀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控制电液球阀的驱动部件(2)动作,所述液压控制装置包括切换阀(1)和两位四通换向阀(3),所述切换阀(1)包括阀体(11)和芯体(12),所述芯体(12)可转动地位于所述阀体(11)内,所述芯体(12)的转动轴的轴向为自身长度方向,所述芯体(12)被配置为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所述两位四通阀(3)安装在所述阀体(11)上,所述两位四通换向阀(3)的两个工作油口分别与所述驱动部件(2)的进油口和出油口连通;当芯体(12)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阀体(11)和芯体(12)提供第一供油通道(31)和第二供油通道(32),所述第一供油通道(31)的一端和所述第二供油通道(3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两位四通换向阀(3)的进油口和出油口连通;当芯体(12)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阀体(11)和芯体(12)提供第三供油通道(33),所述第三供油通道(3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驱动部件(2)的进油口和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一供油通道(31)、所述第二供油通道(32)和所述第三供油通道(33)相互隔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油通道(31)包括第一初始段(311)、第一连通段(312)和第一末尾段(313),所述第一初始段(311)和所述第一末尾段(313)均位于所述阀体(11)中,且位于所述芯体(12)的转动轴的轴线两侧,所述第一连通段(312)位于所述芯体(12)上,所述第一末尾段(313)与所述两位四通换向阀(3)的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二供油通道(32)包括第二初始段(321)、第二连通段(322)和第二末尾段(323),所述第二初始段(321)和所述第二末尾段(323)均位于所述阀体(11)中,且位于所述芯体(12)的转动轴的轴线两侧,所述第二连通段(322)位于所述芯体(12)上,所述第二末尾段(323)与所述两位四通换向阀(3)的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三供油通道(33)包括第三初始段(331)、第三连通段(332)和第三末尾段(333),所述第三初始段(331)和所述第三末尾段(333)均位于所述阀体(11)中,且位于所述芯体(12)的转动轴的轴线两侧,所述第三连通段(332)位于所述芯体(12)上,所述第三初始段(331)与所述驱动部件(2)的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三末尾段(333)与所述驱动部件(2)的出油口连通;当所述芯体(12)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初始段(311)、所述第一连通段(312)和所述第一末尾段(313)依次连通形成所述第一供油通道(31),所述第二初始段(321)、所述第二连通段(322)和所述第二末尾段(323)依次连通形成第二供油通道(32);当所述芯体(12)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三初始段(331)、所述第三连通段(332)和所述第三末尾段(333)依次连通形成第三供油通道(3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段(312)、所述第二连通段(322)和所述第三连通段(332)均为沿所述芯体(12)径向延伸的通孔,所述第一连通段(312)、所述第二连通段(322)和所述第三连通段(332)沿所述芯体(12)的轴向间隔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段(312)和所述第二连通段(322)的延伸方向相同,且所述第三连通段(33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连通段(312)的延伸方向垂直。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末尾段(313)包括第一
横向段(3131)和第一竖向段(3132),所述第一横向段(313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竖向段(3132)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横向段(3131)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第一连通段(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况念王学美张捷金彩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