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体式卡车中的后纵梁上的横向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9830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29
本公开提供了“在一体式卡车中的后纵梁上的横向构件”。本公开涉及一种卡车,所述卡车包括利用第一横向构件和第二横向构件联接到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的货物车厢。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联接到所述第一横向构件和所述第二横向构件,并且横向于所述第一横向构件和所述第二横向构件延伸。所述货物车厢的货厢地板通过所述横向构件与所述纵梁物理地隔开。板通过所述横向构件与所述纵梁物理地隔开。板通过所述横向构件与所述纵梁物理地隔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在一体式卡车中的后纵梁上的横向构件


[0001]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卡车的货物车厢的支撑组件,所述卡车包括在所述货物车厢与后车架纵梁之间的横向构件。

技术介绍

[0002]卡车是受欢迎的机动车辆,部分原因在于由从乘客舱延伸的车厢或货厢提供的货物容量。货厢包括两个侧面板、从货厢向上延伸的驾驶室面板或前挡板以及铰接在货厢的后边缘处的后挡板。传统上来说,卡车不是一体式结构,以至于驾驶室和车厢是分开的总成。一些车厢总成包括直接联接到货厢的下侧的车架纵梁,其中多个横向构件在车架纵梁的内壁之间延伸。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公开涉及一种卡车的货厢,所述货厢包括车厢地板、多个横向构件以及左侧后纵梁和右侧后纵梁,其中所述多个横向构件定位在所述后纵梁与所述车厢地板之间。在此种配置的情况下,可减小所述后纵梁的高度,从而节省材料成本并简化组装。所述横向构件在所述货厢与所述后纵梁之间的布置可并入一体式卡车中。
[0004]所述左侧后纵梁和所述右侧后纵梁联接或焊接到所述横向构件的底表面。所述车厢地板焊接到所述横向构件的顶表面,使得所述车厢地板和所述纵梁彼此由所述横向构件物理地隔开。在一些布置中,所述横向构件比所述左侧后纵梁和所述右侧后纵梁中的每一者的最外侧边缘宽。
[0005]根据本公开的卡车货厢可包括在第一内面板壁与第二内面板壁之间延伸的货厢地板。第一纵梁与所述第一内面板对准,而第二纵梁与所述第二内面板对准。第一横向构件在所述第一纵梁与所述第二纵梁之间从所述第一内面板延伸到所述第二内面板。所述第一横向构件是在所述货厢地板、所述第一内面板、所述第二内面板与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之间。
[0006]第一轮室和第二轮室可被整合在所述第一内面板壁和所述第二内面板壁内。所述横向构件中的至少一者联接到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并横向于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延伸,并且与所述第一轮室和所述第二轮室对准。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车辆的货物车厢的示意图,其中第一横向构件和第二横向构件联接到货物车厢的货厢地板,并且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横向于第一横向构件和第二横向构件延伸。
[0008]图2是图1的货物车厢的沿着线2

2的横截面视图。
[0009]图3是图1的货物车厢的侧视图。
[0010]图4是图1的货物车厢的下侧透视图。
[0011]图5A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联接到第二横向构件的支撑构件的侧视图。
[0012]图5B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联接到第二横向构件的支撑构件以及第二纵梁沿着剖面5B

5B的横截面视图。
[0013]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替代实施例的货物车厢的下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某些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各种所公开的实施例的透彻理解。然而,相关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个或多个的情况下或者在其他方法、部件、材料等的情况下实践实施例。在其他示例中,尚未示出或详细描述与车辆相关联的众所周知的结构或方法以避免不必要地模糊对实施例的描述。
[0015]图1是车辆102的货物车厢或货厢100的示意图,所述车辆可为一体式皮卡车。货物车厢100包括货厢地板104,所述货厢地板具有与驾驶室(驾驶员和乘客舱)相邻的前端106和与前端106相对的后端108。第一横向构件148和第二横向构件150定位在货厢地板104与第一纵梁130和第二纵梁132之间。
[0016]货厢地板104设置在后挡板区域110与前挡板区域112之间。后挡板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在后端108处枢转地安装到货厢地板104。货厢地板104还支撑第一车身侧面板114和第二车身侧面板116。货厢地板104在第一车身侧面板114的内壁118与第二车身侧面板116的内壁之间延伸。
[0017]第一车身侧面板114和第二车身侧面板116在货物车厢100的前向车厢柱区域126a、126b处紧固到货物车厢100的前挡板区域112。前挡板112在与驾驶室相邻的前端106处横向于第一车身侧面板114和第二车身侧面板116延伸。
[0018]在第一车身侧面板114和第二车身侧面板116下方,第一纵梁130和第二纵梁132从前端106延伸到第二端108并且支撑货物车厢100。第一纵梁130具有第一底壁136以及第一内壁134a和第一外壁134b,它们被统称为第一对相对的侧壁134。第一外壁134b与第一车身侧面板114相邻,并且从前挡板区域112纵向地延伸到后挡板区域110。第二纵梁132具有第二底壁140以及第一内壁138a和第二外壁138b,它们被统称为第二对相对的侧壁138。第二外壁138b与从前挡板区域112到后挡板区域110的第二车身侧面板116相邻。
[0019]第一内壁134a和第一外壁134b在前挡板区域112处隔开第一尺寸101。类似地,第一内壁138a和第二外壁138b在前挡板区域112处隔开第二尺寸103。第一尺寸和第二尺寸基本上是相同的,但是基于制造过程,可能存在公差差异。
[0020]与第一尺寸101和第二尺寸103相似,第一纵梁130和第二纵梁132中的每一者具有在第一方向上与后挡板相邻的端部尺寸105(参见图4)。第一内壁134a和第一外壁134b在后挡板区域110处隔开端部尺寸105。第一内壁138a和第二外壁138b也具有与端部尺寸105基本上相似的端部尺寸。
[0021]第一纵梁130和第二纵梁132具有沿着横向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的纵向延伸部。第一纵梁130和第二纵梁132中的每一者在第二方向上具有第三尺寸107,这归因于第一纵梁130和第二纵梁132的在前挡板区域112与后挡板区域110之间的纵向延伸部。第一车身侧面板114包括如从货物车厢100的内部观察到的第一轮室122,而第二车身侧面板116包括如从货物车厢100的外部观察到的第二轮室124。
[0022]第一横向构件148和第二横向构件150从第一轮室122和第二轮室124的最外侧边缘延伸。第一横向构件148具有第一侧向端(未示出)和第二侧向端152。第一横向构件148的第一侧向端在与第一轮室122相邻处紧固到第一纵梁130,而第一横向构件148的第二侧向端152在与第二轮室124相邻处紧固到第二纵梁132。类似地,第二横向构件150具有第一侧向端156a(参见图2)和第二侧向端156b。第二横向构件150的第一侧向端紧固到第一纵梁130,而第二横向构件150的第二侧向端156b紧固到第二纵梁132。换句话说,第一横向构件148和第二横向构件150在第一方向上具有线性延伸部,所述线性延伸部横向于第一纵梁130和第二纵梁132的线性延伸部。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横向构件148和第二横向构件150从第一纵梁130的第一外壁134b延伸到第二纵梁132的第二外壁138b。
[0023]第一横向构件148和第二横向构件150定位在货厢地板104与第一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货厢地板;第一内面板壁;第二内面板壁,所述货厢地板在所述第一内面板壁与所述第二内面板壁之间延伸;第一纵梁;第二纵梁;以及第一横向构件,所述第一横向构件在所述第一纵梁与所述第二纵梁之间延伸,所述第一横向构件是在所述货厢地板与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一横向构件包括:底表面;第一顶表面,所述第一顶表面在第一方向上与所述底表面间隔开第一尺寸;以及第二顶表面,所述第二顶表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底表面间隔开第二尺寸,所述第二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尺寸。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一横向构件包括第三顶表面,所述第三顶表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底表面间隔开第三尺寸,所述第三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尺寸。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一纵梁包括焊接到所述第一横向构件的所述底表面的第一顶表面和第二顶表面。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一纵梁包括底表面,所述底表面与所述第一纵梁的所述第一顶表面间隔开第一尺寸,其中所述第一横向构件包括在所述第一横向构件的顶表面与底表面之间的第二尺寸。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二尺寸基本上等于所述第一尺寸。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二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尺寸。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所述车辆还包括:驾驶室;后挡板,所述第一纵梁在第一方向上具有与所述驾驶室相邻的第一尺寸并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与所述后挡板相邻的第二尺寸,所述第一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尺寸;以及第二横向构件,所述第一纵梁在横向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具有第三尺寸,所述第一纵梁的第一部分具有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杰弗里
申请(专利权)人: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