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组合物、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图像形成方法、感光性粘接剂以及光开关材料技术

技术编号:3319786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树脂组合物、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图像形成方法、感光性粘接剂以及光开关材料。[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能够更高效地诱发光照引起的流动化和之后的非流动化的树脂组合物。[解决手段]提供一种树脂组合物,其包含:树脂,其具有能够形成至少两个氢键的第1基团;和光异构化化合物,其具有能够与所述第1基团互补地形成至少两个氢键的第2基团,并且具有通过光进行可逆性异构化的部位。并且具有通过光进行可逆性异构化的部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树脂组合物、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图像形成方法、感光性粘接剂以及光开关材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树脂组合物、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图像形成方法、感光性粘接剂以及光开关材料。

技术介绍

[0002]作为伴随光异构化反应而可逆性地流动化
·
非流动化的化合物,已知有偶氮苯化合物。例如,专利文献1和2中公开了,含有偶氮苯化合物的调色剂粒子。该文献公开了,通过光照使偶氮苯化合物发生顺

反异构化而诱发可逆性的结晶相

各向同性相的相变化,由此,使偶氮苯化合物流动化/非流动化,从而进行调色剂粒子的熔融/定影的技术。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

191078号公报
[0006][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

19107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然而,以专利文献1和2所述的技术而言,通过偶氮苯化合物的顺

反异构化来使调色剂粒子整体发生相变化(流动化/非流动化)是不充分的,为了实现该构成的调色剂粒子整体的相变化,存在需要在照射量、照射时的温度等方面赋予大量的能量的问题。
[0009]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能够更高效地诱发光照引起的流动化和之后的非流动化的树脂组合物。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是在包含能够更高效地诱发光照引起的流动化和之后的非流动化的树脂组合物的调色剂中,提供定影性和细线再现性优异的调色剂。
[0010]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0011]本专利技术人等鉴于所述问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发现,通过包含特定的树脂和特定的光异构化化合物的树脂组合物,能够更高效地诱发光照引起的流动化和之后的非流动化。此外,发现通过使调色剂含有所述树脂组合物,能够提高调色剂的定影性和细线再现性,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0012]即,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1~19表示的树脂组合物、包含它们的调色剂和图像形成方法以及使用了它们的感光性粘接剂和光开关材料来实现的。
[0013]1.一种树脂组合物,其包含:
[0014]树脂,其具有能够形成至少两个氢键的第1基团;和
[0015]光异构化化合物,其具有能够与所述第1基团互补地形成至少两个氢键的第2基团,并且具有通过光进行可逆性异构化的部位。
[0016]2.根据所述1.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
[0017]所述树脂包含下述通式(1)表示的结构:
[0018][化学式1][0019]‑
M

B1[0020]通式(1)
[0021]通式(1)中,
[0022]M表示连接基团,
[0023]B1表示能够形成至少两个氢键的第1基团,
[0024]所述光异构化化合物为下述通式(2)表示的化合物:
[0025][化学式2][0026][0027]通式(2)中,
[0028]L1和L2分别独立地表示连接基团,
[0029]A1和A2分别独立地表示取代或非取代的芳香族烃基或取代或非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
[0030]Z1和Z2分别独立地表示N或CH,
[0031]B2表示能够与所述第1基团互补地形成至少两个氢键的第2基团,
[0032]n为1~10的整数,
[0033]n为1的情况下,G表示能够与所述第1基团互补地形成至少两个氢键的第2基团,n为2~10的情况下,G表示n价的取代基或能够与所述第1基团互补地形成至少两个氢键的n价的第3基团。
[0034]3.根据所述1.或2.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
[0035]所述树脂具有选自丙烯酸类树脂、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和聚酯树脂中的至少1种主链。
[0036]4.根据所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
[0037]所述通式(2)中,所述Z1和Z2分别独立地为N或CH,并且Z1≠Z2。
[0038]5.根据所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
[0039]所述第1基团和所述第2基团分别独立地为选自腺嘌呤、胸腺嘧啶、2,6

二酰基氨基吡啶、尿嘧啶、三聚氰胺、氰尿酸、苯二甲酰亚胺和2,6

二氨基

1,3,5

三嗪中的任一种化合物的残基。
[0040]6.根据所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
[0041]所述第1基团和所述第2基团为选自腺嘌呤/胸腺嘧啶、2,6

二酰基氨基吡啶/尿嘧啶、三聚氰胺/氰尿酸、2,6

二氨基

1,3,5

三嗪/苯二甲酰亚胺中的残基对。
[0042]7.根据所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通过光照而流动化,然后非流动化。
[0043]8.根据所述7.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
[0044]所述光照的波长为250nm~480nm。
[0045]9.一种调色剂,其包含所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
[0046]10.根据所述9.所述的调色剂,其进一步包含粘结树脂。
[0047]11.根据所述10.所述的调色剂,其中,
[0048]所述粘结树脂包含选自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和聚酯树脂中的至少1种。
[0049]12.根据所述9.~11.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色剂,其进一步包含着色剂。
[0050]13.根据所述9.~12.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色剂,其进一步包含脱模剂。
[0051]14.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包含:
[0052]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包含所述9.~13.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色剂的调色剂图像的工序、和
[0053]对所述调色剂图像照射光,使所述调色剂图像软化的工序。
[0054]15.根据所述14.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
[0055]所述光的波长为280nm以上且480nm以下。
[0056]16.根据所述14.或15.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进一步包含:
[0057]对所述调色剂图像进行加压的工序。
[0058]17.根据所述16.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
[0059]所述加压工序中,对所述调色剂图像进一步加热。
[0060]18.一种感光性粘接剂,其使用了所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
[0061]19.一种光开关材料,其包含所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
[0062]专利技术效果
[0063]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更高效地诱发光照引起的流动化和之后的非流动化的树脂组合物。
附图说明
[0064][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方法中使用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概要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树脂组合物,其包含:树脂,其具有能够形成至少两个氢键的第1基团;和光异构化化合物,其具有能够与所述第1基团互补地形成至少两个氢键的第2基团,并且具有通过光进行可逆性异构化的部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树脂包含下述通式(1)表示的结构:[化学式1]

M

B1通式(1)通式(1)中,M表示连接基团,B1表示能够形成至少两个氢键的第1基团,所述光异构化化合物为下述通式(2)表示的化合物:[化学式2]通式(2)中,L1和L2分别独立地表示连接基团,A1和A2分别独立地表示取代或非取代的芳香族烃基或取代或非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Z1和Z2分别独立地表示N或CH,B2表示能够与所述第1基团互补地形成至少两个氢键的第2基团,n为1~10的整数,n为1的情况下,G表示能够与所述第1基团互补地形成至少两个氢键的第2基团,n为2~10的情况下,G表示n价的取代基或能够与所述第1基团互补地形成至少两个氢键的n价的第3基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树脂具有选自丙烯酸类树脂、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和聚酯树脂中的至少1种主链。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通式(2)中,所述Z1和Z2分别独立地为N或CH,并且Z1≠Z2。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第1基团和所述第2基团分别独立地为选自腺嘌呤、胸腺嘧啶、2,6

二酰基氨基吡啶、尿嘧啶、三聚氰胺、氰尿酸、苯二甲酰亚胺和2,6

二氨基

1,3,5

三嗪中的任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和明中井优咲子堀口治男芝田豊子须釜宏二
申请(专利权)人: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