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子流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9060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离子流发生器,包括升压装置(2)、控制电路(1)、发射尖端(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离装置(3)。(*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上呼吸道疾病的离子流医用或家用医疗器械和保健仪器。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安全的可与药物结合使用的离子流发生器。1995年8月30日中国专利CN 1107373A,公开了名为药物气态负离子治疗保健器专利,公开了一种利用药物气态负离子来预防和治疗气管炎、支气管炎类疾病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了非金属物吸液电极新技术和液体分子荷电式新原理。用该方法可以产生液体负离子流,而不产生臭氧。虽然该专利技术采用了非金属物吸液电极,不产生臭氧,但是用该方法产生的气态药物分子的浓度远不能用于治疗疾病。同时由于药物气态负离子治疗保健器的发射尖端直接与控制电路、升压装置相连接,患者使用时,如果接触到发射端,有一定的危险,同时容易损坏电路。而为防止危险,将发射端包围起来,将直接影响药物离子流的利用率。这是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难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离子流发生器由升压装置2、控制电路1、发射尖端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离装置3组成。隔离装置3是一个密封容器,容器内壁覆有一层金属8,隔离装置顶部开有一个导线出口7,底部开有一个导线进口6。发射尖端5优选为梅花形状多尖端电极。本专利技术离子流发生器还可以设计成由升压装置2、控制电路1、发射尖端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离装置3和药物杯4组成。控制电路1通过导线与升压装置2相连接,升压装置2与隔离装置3相连接,升压装置2产生的负离子、电子,不直接释放到空气中,还是通过隔离装置3的再收集后,通过导线传递给发射尖端5或位于药物杯4杯口部位的发射尖端5释放到空气中,形成离子流或药物离子流。经改进后的本专利技术离子流发生器,由于增加了隔离装置,其升压装置、控制电路不与发射尖端直接连通,减少了因外界不慎碰到发射尖端或因天气潮湿、灰尘等原因,使电路短路而发生危险,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离子流发生器的安全性,同时也对升压装置和控制电路起到了保护作用,提高了其使用寿命。另一方面,由于本专利技术离子流发生器有了隔离装置,安全性大大提高,其发射尖端5可以直接裸露在外,不需要其他防护装置,消除了因防护装置对所产生的离子流再吸收的影响,大大提高了释放于空气中的离子流量。隔离装置,采用了对负离子的再收集原理,经收集后二次释放的负离子,臭氧的含量少。而本专利技术发射端采用梅花形状多尖端电极技术后,可形成密集的载有负电的离子流,提高本专利技术离子流发生器治疗效果。本专利技术离子流发生器还包括药物杯4,药物杯4可以盛装具挥发性药物,挥发性药物与离子流结合形成药物离子流,经过临床检验证明,其对气管炎、支气管炎等上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有效率达95%以上。下面我们以二组临床试验报告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离子流治疗机治疗多种呼吸道疾病患者疗效表病种例数疗效痊愈显效好转无效慢性支气管炎 25 5 10 7 3慢性支气管肺气 60 31 2肿肺心病 30 11 1支气管扩张 20 11 0急性咽喉炎 21 12 53 1感冒 19 14 23 0敏性鼻炎 53 11 0总数 81 24 23 17 7百分数 100%42.0% 28.4% 21.0% 8.6%从表中看到,该仪器治疗多种呼吸道疾病有较好疗效,如25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感染期缓解症状的有效性占76%,显效40%。药物离子流治疗仪治疗慢性咽炎,急性气管炎疗效表病程 例数 疗效近期痊愈显效好转无效慢性咽炎 73 1836 19 0急性支气管26 5 13 7 1炎总例数99 2349 26 1百分数100%23.2%49.5% 26.3% 1%从表中看到,该机治疗慢性咽炎和支气管炎这两种常见病,多发病,有显著疗效,有效率达到99%,其中近期痊愈为23.2%,显著好转为49.5%好转为26.3%。图2是药物杯4和梅花形发射尖端5。图3是梅花形发射尖端5。图4是隔离装置3,包括导线进口6和导线出口7。图5是隔离装置3aa′线剖面图,包括导线进口6和导线出口7及隔离装置内壁金属层8。实施例2离子流发生器由控制电路1、升压装置2、隔离装置3和发射尖端5组成。该离子流发生器的发射尖端采用梅花形状多尖端电极,对123例呼吸系统病进行治疗,其中哮喘46例,上感8例,急性支气管炎12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15例,慢性咽喉炎18例,急性扁桃体炎15例,肺炎8例,支扩肺部感染1例。其临床效果如下123例均经治疗10次,每次25-30分钟,38例治愈,占30.09%,52例显效,占42.3%,28例好转,占22.3%,总有效率95.5%。实施例3离子流发生器由控制电路1、升压装置2、隔离装置3、梅花形状多尖端电极5和药物杯4组成。在药物杯中滴入1ml的治疗呼吸道疾病的药物,对99例呼吸系统病进行治疗,包括急性支气管炎26例、慢性咽炎73例。其临床效果如下99例均经治疗1个疗程,每疗程为10天,每日两次,每次30分钟,23例全愈,占23.2%,49例显效,占49.5%,26例好转,占26.3%,1例无效,占1%,总有效率9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子流发生器,包括升压装置(2)、控制电路(1)、发射尖端(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离装置(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流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药物杯(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子流发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昕柯根平刘辰阳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市中新森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