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添加剂及含该添加剂的塑料和药物离子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2909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纳米添加剂,包括纳米电气石、纳米氧化钛、纳米氧化锆。(*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塑料的纳米添加剂和用于治疗上呼吸道疾病的药物离子流医用或家用医疗器械和保健仪器。更具体地说是一种能够定向产生药物离子流的药物离子发生器。
技术介绍
气管炎、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该病不论年龄大小,其发病时的咳嗽、咳痰、气喘,痛苦难忍,随着年龄的增长,岁月的延长,病情逐年加重,最终导致肺气肿、肺心病,危及健康和生命。多少年来医学界对该类疾病的治疗采取以预防为主的措施,没有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被医学界视为顽症。同时人们也在不断努力,探索和研究对气管炎、支气管炎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行之有效的方法。CN 1339622A专利提供了一种能够产生负离子的功能材料,该材料由Al2O3、ZrO2、SiO2、CrO、Fe2O3、TiO2、SnO2、Ce2O3、Pr2O3、Nd2O3、Sm2O3等原料组成,主要应用于纤维制品中,产生的负离子有增强组织活性的作用。但该材料所采用的原料十分复杂,且包括了Pr2O3、Nd2O3、Sm2O3三种成分,因此,该材料具有一定的放射性,对人体是有害的,在实际生活中,没有应用价值。1995年8月30日中国专利CN 1107373A,公开了名为药物气态负离子治疗保健器专利,公开了一种利用药物气态负离子来预防和治疗气管炎、支气管炎类疾病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了非金属物吸液电极新技术和液体分子荷电式新原理。用该方法可以产生液体负离子流,而不产生臭氧。虽然该专利技术采用了非金属物吸液电极,不产生臭氧,但是用该方法产生的气态药物分子的浓度远不能用于治疗疾病,也不能产生定向流动的药物离子流。同时由于药物气态负离子治疗保健器的发射尖端直接与控制电路、升压装置相连接,患者使用时,如果接触到发射端,有一定的危险,同时容易损坏电路。而为防止危险,将发射端包围起来,将直接影响药物离子流的产生量。这是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研制一种能够产生负离子的纳米添加剂,将其添加到用于制造药物离子发生器的药物杯的塑料原料中,从而实现促使药物离子挥发和药物离子产生定向运动。本专利技术的再有一个目的是研制生产出含有本专利技术纳米添加剂的塑料。本专利技术的还有一个目的是设计出一种安全,能产生浓度不小于1×107个/cm3的药物离子发生器。通过纳米添加剂的作用,促使药物离子的挥发,产生定向移动的药物离子流,更为有效地利用药物离子的治疗作用和保健作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纳米添加剂由纳米电气石、纳米氧化钛、纳米氧化锆、纳米氧化鈰或纳米氧化钇组成,它们的重量比是纳米电气石15~25克、纳米氧化钛5~10克、纳米氧化锆5~10克、纳米氧化鈰或纳米氧化钇适量。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在用于制造药物杯的塑料原料中,添加2~20%重量比的本专利技术纳米添加剂,制成一种含本专利技术的纳米添加剂的塑料。用这种塑料可加工成本专利技术所需的药物杯。由于本专利技术纳米添加剂的红外热效应和纳米比表面能效应,可加速杯中药物离子挥发,又由于本纳米添加剂有产生负离子和电子的作用,可在杯的塑料表面形成负电场,促使药物离子产生定向移动。本专利技术的还有一个目的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含该纳米添加剂的药物离子发生器包括升压装置2、控制电路1、药物杯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离装置3和梅花形状多尖端金属电极5,药物杯是由含本专利技术纳米添加剂的塑料加工而成。控制电路1通过导线与升压装置2相连接,升压装置2与隔离装置3相连接,升压装置2产生的负离子、电子,不直接释放到空气中,还是通过隔离装置3的再收集后,通过导线传递给位于含纳米添加剂的药物杯4的杯口部位的梅花形状多尖端金属电极5释放到空气中,形成药物离子流。经改进后的本专利技术药物离子发生器,由于增加了隔离装置,其升压装置、控制电路不与发射尖端直接连通,减少了因外界不慎碰到发射尖端或因天气潮湿、灰尘、药液等原因,使电路短路而发生危险,提高了本专利技术药物离子发生器的安全性,同时也对升压装置和控制电路起到了保护作用,提高了其使用寿命。另一方面,由于本专利技术药物离子发生器有了隔离装置,安全性大大提高,其发射尖端5可以直接裸露在外,不需要其他防护装置,消除了因防护装置对所产生的离子流再吸收的影响,大大提高了释放于空气中的离子流量。隔离装置,采用了对负离子的再收集原理,经收集后二次释放的负离子,臭氧的含量少,而采用梅花形状多尖端金属电极技术后,可形成密集的载有负电的药物离子流,提高本专利技术药物离子流发生器治疗效果,经过临床检验证明,其对气管炎、支气管炎等上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有效率达95%以上。下面我们以三组临床试验报告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森泰药物离子治疗机治疗多种呼吸道疾病患者疗效表病种 例数 疗效痊愈显效 好转无效慢性支气管炎 255 10 73慢性支气管肺气6 0 3 12肿肺心病3 0 1 11支气管扩张2 0 1 10急性咽喉炎2112 5 31感冒 1914 2 30过敏性鼻炎5 3 1 10总数 8124 23 17 7百分数100% 42.0% 28.4% 21.0% 8.6%从表中看到,该仪器治疗多种呼吸道疾病有较好疗效,如25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感染期缓解症状的有效性占76%,显效40%。50例气道反应性增高患者两种缓解方式比较表组别人缓解方式 时间 FEV1 t P数药气 26 药物离子 20分 33.6 3.256 <0.05休息 24 休息自然缓解 20分 14.3 从表中可知用药物气态离子缓解气道反应性增高的效果明显优于休息自然缓解,肺功能FEY1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恢复较快,上升的百分数高(33.6%)。由此可知森泰药物离子治疗仪结合负离子和中草药对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扩张等的急性感染期,急性咽喉炎,感冒和过敏性鼻炎等多种呼吸道疾病患者获得42.0%的痊愈率和28.4%的显效率及21. 0%好转率。有效率91.4%。气道反应性增高患者50例中24例自然休息缓解气道20分钟只上升14.3%,26例用药物气态离子缓解气道20分钟上升33.6%有明显的区别(P<0.05),进一步提示药物气离子缓解支气管激发试验所致的气道反应性增高效果良好。药物空气离子治疗仪治疗慢性咽炎,急性气管炎疗效表病程 例数 疗效近期痊愈 显效 好转 无效慢性咽炎 7318 36190急性支气管265 137 1炎总例数 9923 49261百分数 100% 23.2% 49.5%26.3%1%从表中看到,该机治疗慢性咽炎和支气管炎这两种常见病,多发病,有显著疗效,有效率达到99%,其中近期痊愈为23.2%,显著好转为49.5%好转为26.3%。附图说明下面再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药物离子流发生器结构示意图,包括控制电路1,升压装置2、隔离装置3,药物杯4和发射尖端5。图2是药物杯4和梅花形发射尖端5。图3是梅花形发射尖端5。图4是隔离装置3,包括导线进口6和导线出口7。图5是隔离装置3aa′线剖面图,包括导线进口6和导线出口7及隔离装置内壁金属层8。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纳米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昕柯根平刘辰阳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市中新森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