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胎
[0001]本技术涉及轮胎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轮胎。
技术介绍
[0002]如图1所示,胎胚成型时,通常是依次贴附内衬层41、胎体42、多个带束层43、子口胶、胎侧部10,以形成胎筒;其中,胎体42和带束层43之间通过垫胶粘接,相邻两个带束层43之间设置有填充胶,以隔开相邻两个带束层43;再对胎筒进行胎基44、胎面部20缠绕,以形成胎胚。
[0003]但是,由于胎面胶料本身需要超好的耐磨性能及抗刺扎性能,故导致胎面部20的端部的与胎侧部10的贴合处50在胶料硫化过程中容易产生裂口,即胎面部20与胎侧部10的贴合处裂开,胎面部20与胎侧部10分离;且轮胎在使用过程中,因轮胎下沉曲挠等作用容易造成胎面部20和胎侧部10之间的贴合处50出现裂口,造成轮胎的过早损坏,导致轮胎的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胎,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胎面部与胎侧部的贴合处容易裂开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轮胎,其包括:两个胎侧部,两个胎侧部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胎侧部(10),所述两个胎侧部(10)的分布方向与所述轮胎的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相同;胎面部(20),所述胎面部(20)沿所述轮胎的周向延伸设置;沿所述轮胎的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所述胎面部(20)具有两端,所述胎面部(2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胎侧部(10)一一对应,所述胎面部(20)的各端的胎面本体朝向相应的所述胎侧部(10)延伸以贴合在相应的所述胎侧部(10)的外侧;连接件(30),所述连接件(30)为一个或两个,当所述连接件(30)为一个,该所述连接件(30)贴附在所述胎面部(20)的两端的其中一端的贴合处;当所述连接件(30)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件(30)一一对应地贴附在所述胎面部(20)的两端的贴合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所述第一连接部(31)贴附在所述胎面部(20)的外侧,所述第二连接部(32)贴附在所述胎侧部(10)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0)为片状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31)具有与所述第二连接部(32)连接的连接端和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32)的自由端,自所述第一连接部(31)的连接端至其自由端的方向,所述第一连接部(31)的厚度逐渐减小;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32)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1)连接的连接端和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31)的自由端,自所述第二连接部(32)的连接端至其自由端的方向,所述第二连接部(32)的厚度逐渐减小;和/或所述第一连接部(31)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连接部(32)的宽度,所述第一连接部(31)的宽度方向和所述第二连接部(32)的宽度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斌,田建成,徐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