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命旋转放电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8717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长寿命旋转放电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盘电极及与该圆盘电极连接的驱动装置,所述圆盘电极圆弧边缘断面为尖角形状。(*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放电电极。
技术介绍
高重频脉冲激光诱导放电是在大气环境下进行的,在放电时,电极烧蚀是一个严重问题。通常的放电极采用圆柱顶部磨尖的针状电极,这种电极虽然放电指向性好,但放电数千次后,电极尖端就会因过热而严重烧蚀变形,以致无法有效地进行激光诱导放电,常出现漏点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状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性好、使用寿命长的旋转电极。一种长寿命旋转放电电极,包括圆盘电极及与该圆盘电极连接的驱动装置,所述圆盘电极圆弧边缘断面为尖角形状。进一步,所述驱动装置为电动机及与电动机相连的传动装置。进一步,所述圆盘电极通过其中心孔固定在旋转轴上,旋转轴通过传动装置与电动机相连。进一步,所述圆盘电极的圆弧边缘尖角为20-30度。进一步,所述圆盘电极由钢、铜及其合金或其它耐烧蚀的导电金属材料制成。进一步,所述旋转轴由导电材料制成,并通过导电片与电源电连接。进一步,所述导电片为电刷,所述旋转轴上设置有相应的导电环。由于上述旋转电极包括圆盘电极、该圆盘电极连接有驱动装置,圆盘电极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可匀速旋转,圆盘电极边缘断面为尖角状,从而保证圆盘电极放电指向性好,在高重频脉冲激光诱导放电过程中,由于圆盘电极的不停转动,每次放电作用在圆盘电极边缘的不同点上,这就大大减小了持续放电造成的电极尖端的过热烧蚀现象,另外,以圆盘电极的圆周代替针状电极的尖端,使电极放电点由一个点扩展到整个圆周线上,相当于增加了电极数量,减少了单个电极上的热量累计,同时,由于圆盘电极热容量大,并且圆盘电极的转动又使散热加快,从而显著提高放电极的使用寿命。由于圆盘电极的转速可调,使圆盘电极的转速、高重频脉冲激光的频率、电极的放电频率相协调,尤其适用于高重频脉冲激光诱导放电。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用于高重频脉冲激光诱导放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长寿命旋转放电电极包括圆盘电极1、旋转轴2、电动机4,所述圆盘电极1为一直径约100-160mm、厚5-10mm的圆盘电极,圆盘电极的圆弧边缘断面为20-30度的尖角形状,所述圆盘电极1由钢、铜及其合金或其它耐烧蚀的导电金属材料加工而成,圆盘电极1的中心开孔,通过该孔安装于旋转轴2上,与旋转轴2紧密配合,旋转轴2由导电金属材料制成,一端装有槽形皮带轮5,圆盘电极1、旋转轴2、电动机4、皮带轮5通过轴承安装于绝缘材料制成的支架6上,电动机4通过皮带轮5及皮带轮5上的传动皮带7组成的传动装置3带动圆盘电极1旋转,圆盘电极1的转速可由电源调控;旋转轴2的另一端连接一电刷片8,电刷片8安装在支架6上,电刷片8与电源相连通,使用时,电刷片8、旋转轴2、圆盘电极1组成导电通道连接电源的一个输出极,而电源的另一输出极连接待加工工件,圆盘电极1的边缘与待加工工件之间保持微小间隙。另外,旋转轴2还可通过其它传动装置连接电动机4,由电动机4带动圆盘电极1旋转。图2为高重频脉冲激光诱导放电原理图,安装有圆盘电极1和电动机4的支架6固定在一个两维可调距离的平台底座上,底座又固定在用于固定待加工工件的机床的溜板平台上,溜板平台上还安装有激光聚焦透镜9、激光器10,经声光调制的高重频脉冲激光经聚焦透镜9会聚,其焦点位置调节到轧辊待加工工件11的表面,在激光聚焦位置调整好以后,再调节圆盘电极1的二维平台底座,使圆盘电极1边缘成一倾斜角度靠近激光焦点附近的待加工工件表面,并且圆盘电极1边缘和待加工工件表面保持一定间隙(如1mm),间隙大小以保证激光脉冲聚焦到待加工工件表面时产生的等离子体羽12能到达圆盘电极边缘为宜。由于空气间隙的绝缘作用,圆盘电极1(带电500伏)不能对待加工工件表面自行放电,每当一个激光脉冲到来时,在待加工工件表面产生的等离子体羽12作为“诱导开关”瞬时接通两极,从而触发圆盘电极向待加工工件表面完成一次定向放电,当放电源的贮能电容由于放电能量释放,电压降低到一定值后,放电过程停止,从而完成一次激光诱导放电过程,这时在待加工工件表面上相应位置产生一个熔凝的毛化点。在电极和待加工工件表面间完成一次放电后,放电电源快速充电恢复到额定电压(500伏),待第二个激光脉冲到来,再次在待加工工件表面产出汽化等离子体羽,放电通道再次接通,圆盘电极完成第二次激光诱导放电。整个激光诱导放电系统在计算机13统一控制下,可以在很高的重复频率(1-10KHZ)下工作。本专利技术旋转圆盘电极主要用于脉冲放电条件下,也可用于连续放电加工条件下,可用于大气环境下的放电系统,也可用于工件在介质油中放电加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寿命旋转放电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盘电极及与该圆盘电极连接的驱动装置,所述圆盘电极圆弧边缘断面为尖角形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寿命旋转放电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电动机及与电动机相连的传动装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寿命旋转放电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电极通过其中心孔固定在旋转轴上,旋转轴通过传动装置与电动机相连。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寿命旋转放电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电极的圆弧边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江李正阳陈国幼覃志康刘会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