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跨高低差基础底板的侧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7626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54
一种多跨高低差基础底板的侧模结构,包括一组侧墙模板单元;侧墙模板单元包括第一模板面板、第一竖背楞和水平背楞;第一竖背楞布置在第一模板面板外侧面上;第一竖背楞为木材制成,且第一竖背楞的水平切面呈工字形;第一竖背楞开有第一穿孔;水平背楞布置在一组第一竖背楞外侧面上;水平背楞包括两根槽钢杆件;每根槽钢杆件上、沿长轴向间隔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水平背楞与第一竖背楞之间通过连接爪连接;相邻侧墙模板单元的水平背楞间连接有芯带;芯带上间隔开有第二连接孔;芯带的两端分别插设在两侧的水平背楞的间隙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的木模板无法满足施工要求以及模板结构连接复杂、施工成本高和施工工期长的技术问题。术问题。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跨高低差基础底板的侧模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多跨高低差基础底板的侧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一般地下室基础底板高低差小(2m以内)、地下室结构层高较低时按地下室外墙进行施工,传统基础底板高低跨施工工艺为先施工地跨基础底板,再施工低跨基础底板外墙,外墙防水保温回填土,砌筑砖胎膜,最后再施工高跨基础底板,考虑基础底板防水、外墙防水保温施工工序,根据高低跨基础底板分段施工,增加施工工序,同时基础底板留置施工缝,加大基础底板漏水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跨高低差基础底板的侧模结构,要解决由于侧墙高度较大,采用传统的木模板无法满足施工要求以及传统的模板结构连接复杂、施工成本高和施工工期长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多跨高低差基础底板的侧模结构,设置在相邻两跨基础底板之间的侧墙处;所述侧墙的高度为4m~5m;该侧模结构包括有一组拼接连接的侧墙模板单元;所述侧墙模板单元包括有第一模板面板、第一竖背楞和水平背楞;所述第一竖背楞有一组,沿横向平行间隔布置在第一模板面板的外侧面上;所述第一竖背楞为木材制成,且第一竖背楞的水平切面呈工字形;在第一竖背楞的腹板上、沿竖向间隔开设有第一穿孔;所述水平背楞有一组,沿竖向间隔布置在一组第一竖背楞的外侧面上;所述水平背楞包括有两根沿竖向间隔设置有槽钢杆件;在每根槽钢杆件上、沿长轴向间隔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水平背楞与第一竖背楞之间通过连接爪连接;在相邻侧墙模板单元的水平背楞之间连接有芯带;所述芯带呈长条板状,且芯带的厚度与水平背楞的两根槽钢杆件之间的间隙宽度相适应;所述芯带上,沿长轴向间隔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芯带的两端分别插设在两侧的水平背楞的间隙中,且通过插设在对应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中的第一插销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侧墙模板的顶部两侧分别连接有上吊钩;所述上吊钩与第一竖背楞连接;所述上吊钩包括有夹板和吊环;所述夹板有两块,分别夹持在第一竖背楞的腹板两侧,且夹板与第一竖背楞的腹板采用螺栓连接;所述上吊钩与夹板焊接连接。
[0007]优选的,当第一模板面板的高度超过第一竖背楞的长度时,一组第一竖背楞上端连接有上端部木方。
[0008]优选的,所述连接爪包括有横向连接杆、纵向连接杆、上抓板和下抓板;所述横向连接杆连接在相邻第一竖背楞的第一穿孔之间、对应水平背楞的位置处;所述纵向连接杆连接在横向连接杆的中部;所述上抓板和下抓板分别连接在横向连接杆的外端,且分别夹持在水平背楞的上下两侧;
[0009]优选的,在一组第一竖背楞的底部外侧挡设有限位木方;所述限位木方的外侧、沿限位木方的长轴向间隔设置有插筋。
[0010]优选的,当侧模结构的长度小于侧墙的长度时;在相邻的侧墙模板单元之间连接有加长模板单元;所述加长模板单元包括有第二竖背楞、第二模板面板和连接条板;所述第二模板面板的高度与第一模板面板的高度相适应,第二模板面板的厚度与第一模板面板的厚度相适应;所述第二竖背楞有一组,沿横向平行间隔布置在第二模板面板的外侧面上;所述第二竖背楞为木材制成,且第二竖背楞的水平切面呈工字形;在第二竖背楞的外侧面上、对应两侧侧墙模板单元的水平背楞位置处设置有插接环;所述插接环通过连接片与第二竖背楞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条板有一组,沿竖向间隔设置,并且连接条板的两端分别插进两侧的水平背楞的间隙中;在连接条板靠近第二竖背楞一侧的侧面上开设有穿过插接环的条形槽;在连接条板的板面上、对应插接环的位置处开设有插孔;所述连接条板与第二竖背楞之间通过穿设在插孔和插接环中的第二插销连接。
[001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1、本技术中的侧墙模板解决了由于侧墙高度较大,采用传统的木模板无法满足施工要求的技术问题;另外,本技术中侧墙模板单元中第一竖背楞与水平背楞之间采用连接爪连接,这种连接方式简单、易操作,并且在施工中,方便水平背楞的位置调节;此外,本技术在相邻的两块侧墙模板单元之间采用芯带连接;当第一侧墙模板的长度小于设计的侧墙长度时,加长模板与侧墙模板单元采用连接条板连接,在加长模板上省去了水平背楞,本申请的此种连接方式相比传统的连接结构而言,连接结构简单,易操作,极大程度的降低了施工成本和缩短了施工工期。
[0013]2、本技术中采用侧模结构对多跨高低差基础底板一体浇筑,解决传统的基础底板结构留置多条基础底板施工缝加大了基础底板漏水隐患以及分段浇筑基础底板增加施工工序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中侧墙模板单元设置在侧墙外侧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中侧墙模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中侧墙模板单元的上部设置上端部木方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中相邻侧墙模板单元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中相邻侧墙模板单元之间设置加长模板单元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中连接爪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本技术中上吊钩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1—基础底板、2—侧墙、3—侧墙模板单元、3.1—第一模板面板、3.2—第一竖背楞、3.3—水平背楞、3.4—上端部木方、4—穿孔、5—第一连接孔、6—连接爪、6.1—横向连接杆、6.2—纵向连接杆、6.3—上抓板、6.4—下抓板、7—芯带、8—第二连接孔、9—第一插销、10—上吊钩、10.1—夹板、10.2—吊环、11—限位木方、12—插筋、13—加长模板单元、13.1—第二竖背楞、13.2—第二模板面板、13.3—连接条板、13.4—插接环、14—条形槽、15—插孔、16—第二插销、17—连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1

7所示, 这种多跨高低差基础底板的侧模结构,设置在相邻两跨基础底板1之间的侧墙2处;所述侧墙2的高度为4m~5m;该侧模结构包括有一组拼接连接的侧墙模板单元3;所述侧墙模板单元3包括有第一模板面板3.1、第一竖背楞3.2和水平背楞3.3;所述第一竖背楞3.2有一组,沿横向平行间隔布置在第一模板面板3.1的外侧面上;所述第一竖背楞3.2为木材制成,且第一竖背楞3.2的水平切面呈工字形;在第一竖背楞3.2的腹板上、沿竖向间隔开设有穿孔4;所述水平背楞3.3有一组,沿竖向间隔布置在一组第一竖背楞3.2的外侧面上;所述水平背楞3.3包括有两根沿竖向间隔设置有槽钢杆件;在每根槽钢杆件上、沿长轴向间隔开设有第一连接孔5;所述水平背楞3.3与第一竖背楞3.2之间通过连接爪6连接;在相邻侧墙模板单元3的水平背楞3.3之间连接有芯带7;所述芯带7呈长条板状,且芯带7的厚度与水平背楞3.3的两根槽钢杆件之间的间隙宽度相适应;所述芯带7上,沿长轴向间隔开设有第二连接孔8;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跨高低差基础底板的侧模结构,设置在相邻两跨基础底板(1)之间的侧墙(2)处;所述侧墙(2)的高度为4m~5m;其特征在于:该侧模结构包括有一组拼接连接的侧墙模板单元(3);所述侧墙模板单元(3)包括有第一模板面板(3.1)、第一竖背楞(3.2)和水平背楞(3.3);所述第一竖背楞(3.2)有一组,沿横向平行间隔布置在第一模板面板(3.1)的外侧面上;所述第一竖背楞(3.2)为木材制成,且第一竖背楞(3.2)的水平切面呈工字形;在第一竖背楞(3.2)的腹板上、沿竖向间隔开设有穿孔(4);所述水平背楞(3.3)有一组,沿竖向间隔布置在一组第一竖背楞(3.2)的外侧面上;所述水平背楞(3.3)包括有两根沿竖向间隔设置有槽钢杆件;在每根槽钢杆件上、沿长轴向间隔开设有第一连接孔(5);所述水平背楞(3.3)与第一竖背楞(3.2)之间通过连接爪(6)连接;在相邻侧墙模板单元(3)的水平背楞(3.3)之间连接有芯带(7);所述芯带(7)呈长条板状,且芯带(7)的厚度与水平背楞(3.3)的两根槽钢杆件之间的间隙宽度相适应;所述芯带(7)上,沿长轴向间隔开设有第二连接孔(8);所述芯带(7)的两端分别插设在两侧的水平背楞(3.3)的间隙中,且通过插设在对应的第一连接孔(5)和第二连接孔(8)中的第一插销(9)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跨高低差基础底板的侧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墙模板的顶部两侧分别连接有上吊钩(10);所述上吊钩(10)与第一竖背楞(3.2)连接;所述上吊钩(10)包括有夹板(10.1)和吊环(10.2);所述夹板(10.1)有两块,分别夹持在第一竖背楞(3.2)的腹板两侧,且夹板(10.1)与第一竖背楞(3.2)的腹板采用螺栓连接;所述上吊钩(10)与夹板(10.1)焊接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跨高低差基础底板的侧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当第一模板面板(3.1)的高度超过第一竖背楞(3.2)的长度时,一组第一竖背楞(3.2)上端连接有上端部木方(3.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跨高低差基础底板的侧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爪(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雅娣陈宏达张文会路强田丁张澍吴良良杨雷雷莫薪莹徐郑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