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地下有限空间内的模板支撑,特别涉及一种地下有限空间内模板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1、在具有地下室的建筑施工时,地下室外墙与围护结构之间需要设置换撑板带,以往常通过支设脚手架模架进行模板支撑。但是当地下室外墙与围护结构间距狭小时,进行换撑板带模架搭设时采用钢管做为支撑体系需要将钢管设置在底板或其他基础上,存在工人无法在外墙外侧行走及影响施工操作情况。且采用钢管支撑在拆除作业时将导致材料使用量大,不利于材料周转情况。如何在满足支撑体系安全性能前提下,又能满足施工人员作业需求,是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有限空间内模板支撑结构,用以解决狭小空间内模板支撑问题、节省支撑空间以及适应性调节和便于周转等等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地下有限空间内模板支撑结构,包含设置于地下室四周的围护墙、设置于围护墙内部的地下室墙、在地下室墙和围护墙之间竖向上间隔设置的可调支撑和支撑架;其中可调支撑连接于支撑架上,支撑架可拆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有限空间内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设置于地下室四周的围护墙(1)、设置于围护墙(1)内部的地下室墙(2)、在地下室墙(2)和围护墙(1)之间竖向上间隔设置的可调支撑(5)和支撑架(4);其中可调支撑(5)连接于支撑架(4)上,支撑架(4)可拆卸连接于围护墙(1)上,可调支撑(5)上方连接有模板组件(6),模板组件(6)对应待浇筑的换撑板带(3)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有限空间内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墙(1)与地下室墙(2)之间水平间距小于1米;所述换撑板带(3)为矩形状,在地下室墙(2)上间隔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有限空间内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设置于地下室四周的围护墙(1)、设置于围护墙(1)内部的地下室墙(2)、在地下室墙(2)和围护墙(1)之间竖向上间隔设置的可调支撑(5)和支撑架(4);其中可调支撑(5)连接于支撑架(4)上,支撑架(4)可拆卸连接于围护墙(1)上,可调支撑(5)上方连接有模板组件(6),模板组件(6)对应待浇筑的换撑板带(3)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有限空间内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墙(1)与地下室墙(2)之间水平间距小于1米;所述换撑板带(3)为矩形状,在地下室墙(2)上间隔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有限空间内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撑板带(3)内部设置有换撑板带内筋(7),换撑板带内筋(7)双层双向布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有限空间内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换撑板带内筋(7)与地下室墙(2)内部钢筋锚入连接,锚入长度不小于40倍钢筋直径;撑板带内筋与围护桩内主筋焊接连接,焊接为单面焊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下有限空间内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治继,王连铎,樊小宾,吴广利,田天,侯占贵,厉耀华,李莉,孙刚,崔亚萌,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