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有限空间内模板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4242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有限空间内模板支撑结构,包含设置于地下室四周的围护墙、设置于围护墙内部的地下室墙、在地下室墙和围护墙之间竖向上间隔设置的可调支撑和支撑架;其中可调支撑连接于支撑架上,支撑架可拆卸连接于围护墙上,可调支撑上方连接有模板组件,模板组件对应待浇筑的换撑板带设置。本技术通过换撑支架的设置,利于保证模板体系的安装基础,且不占用底部空间,利于底部施工;且换撑支架易于安装便于周转使用;通过换撑调节组件的设置,利于保证适应不同的支撑模板组件安装且进行局部微调;通过换撑板带内筋的设置,利于换撑板带分别与围护墙和地下室墙整体性连接,提供结构连接处的一体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地下有限空间内的模板支撑,特别涉及一种地下有限空间内模板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1、在具有地下室的建筑施工时,地下室外墙与围护结构之间需要设置换撑板带,以往常通过支设脚手架模架进行模板支撑。但是当地下室外墙与围护结构间距狭小时,进行换撑板带模架搭设时采用钢管做为支撑体系需要将钢管设置在底板或其他基础上,存在工人无法在外墙外侧行走及影响施工操作情况。且采用钢管支撑在拆除作业时将导致材料使用量大,不利于材料周转情况。如何在满足支撑体系安全性能前提下,又能满足施工人员作业需求,是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有限空间内模板支撑结构,用以解决狭小空间内模板支撑问题、节省支撑空间以及适应性调节和便于周转等等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地下有限空间内模板支撑结构,包含设置于地下室四周的围护墙、设置于围护墙内部的地下室墙、在地下室墙和围护墙之间竖向上间隔设置的可调支撑和支撑架;其中可调支撑连接于支撑架上,支撑架可拆卸连接于围护墙上,可调支撑上方连接有模板组件,模板组件对应待浇筑的换撑板带设置;

4、所述支撑架包含支撑横杆、与支撑横杆连接且于围护墙可拆卸连接的支撑竖杆以及连接于支撑横杆和支撑竖杆之间的支撑斜杆;

5、所述可调支撑组件包含可调立柱、连接于可调立柱顶部的可调斜撑、连接于可调斜撑顶部的可调顶托、连接于可调顶托顶部的可调水平件、连接于可调立柱外周且于换撑横杆连接的可调套管、以及连接于可调立柱上且套接于可调套管顶部的可调抱箍。

6、进一步的,所述围护墙与地下室墙之间水平间距小于1米;所述换撑板带为矩形状,在地下室墙上间隔设置。

7、进一步的,所述换撑板带内部设置有换撑板带内筋,换撑板带内筋双层双向布置。

8、进一步的,换撑板带内筋与地下室墙内部钢筋锚入连接,锚入长度不小于40倍钢筋直径;撑板带内筋与围护桩内主筋焊接连接,焊接为单面焊接。

9、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横杆上预先安装可调套管,支撑横杆和支撑斜杆通过角钢制作而成。

10、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竖杆上至少设置两排膨胀螺栓,支撑竖杆设置于每个设计换撑板带下方;支撑竖杆通过膨胀螺栓与围护墙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可调立柱为实心柱,可调立柱顶部设置有突出柱体;突出柱体顶部连接于可调顶托下方;可调斜撑连接于突出柱体外两侧且连接于可调顶托下方两侧。

12、进一步的,可调抱箍螺纹连接可调立柱,可调抱箍担接连接于撑调套管顶端。

13、进一步的,所述模板组件包含模板龙骨和模板主体,模板龙骨包含水平横龙骨和水平竖龙骨,模板龙骨通过型钢或木方制作而成;所述模板主体为木模板或钢模板。

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5、1)本技术通过换撑支架的设置,利于保证模板体系的安装基础,且不占用底部空间,利于底部施工;且换撑支架易于安装便于周转使用;

16、2)本技术通过换撑调节组件的设置,利于保证适应不同的支撑模板组件安装且进行局部微调;

17、3)本技术通过换撑板带内筋的设置,利于换撑板带分别与围护墙和地下室墙整体性连接,提供结构连接处的一体性。

18、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中所特别指出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有限空间内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设置于地下室四周的围护墙(1)、设置于围护墙(1)内部的地下室墙(2)、在地下室墙(2)和围护墙(1)之间竖向上间隔设置的可调支撑(5)和支撑架(4);其中可调支撑(5)连接于支撑架(4)上,支撑架(4)可拆卸连接于围护墙(1)上,可调支撑(5)上方连接有模板组件(6),模板组件(6)对应待浇筑的换撑板带(3)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有限空间内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墙(1)与地下室墙(2)之间水平间距小于1米;所述换撑板带(3)为矩形状,在地下室墙(2)上间隔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有限空间内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撑板带(3)内部设置有换撑板带内筋(7),换撑板带内筋(7)双层双向布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有限空间内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换撑板带内筋(7)与地下室墙(2)内部钢筋锚入连接,锚入长度不小于40倍钢筋直径;撑板带内筋与围护桩内主筋焊接连接,焊接为单面焊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下有限空间内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横杆(41)上预先安装可调套管(55),支撑横杆(41)和支撑斜杆(43)通过角钢制作而成。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下有限空间内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竖杆(42)上至少设置两排膨胀螺栓,支撑竖杆(42)设置于每个设计换撑板带(3)下方;支撑竖杆(42)通过膨胀螺栓与围护墙(1)连接。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下有限空间内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立柱(51)为实心柱,可调立柱(51)顶部设置有突出柱体;突出柱体顶部连接于可调顶托(53)下方;可调斜撑(52)连接于突出柱体外两侧且连接于可调顶托(53)下方两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地下有限空间内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可调抱箍(56)螺纹连接可调立柱(51),可调抱箍(56)担接连接于撑调套管顶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有限空间内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组件(6)包含模板龙骨(61)和模板主体(62),模板龙骨(61)包含水平横龙骨和水平竖龙骨,模板龙骨(61)通过型钢或木方制作而成;所述模板主体(62)为木模板或钢模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有限空间内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设置于地下室四周的围护墙(1)、设置于围护墙(1)内部的地下室墙(2)、在地下室墙(2)和围护墙(1)之间竖向上间隔设置的可调支撑(5)和支撑架(4);其中可调支撑(5)连接于支撑架(4)上,支撑架(4)可拆卸连接于围护墙(1)上,可调支撑(5)上方连接有模板组件(6),模板组件(6)对应待浇筑的换撑板带(3)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有限空间内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墙(1)与地下室墙(2)之间水平间距小于1米;所述换撑板带(3)为矩形状,在地下室墙(2)上间隔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有限空间内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撑板带(3)内部设置有换撑板带内筋(7),换撑板带内筋(7)双层双向布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有限空间内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换撑板带内筋(7)与地下室墙(2)内部钢筋锚入连接,锚入长度不小于40倍钢筋直径;撑板带内筋与围护桩内主筋焊接连接,焊接为单面焊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下有限空间内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治继王连铎樊小宾吴广利田天侯占贵厉耀华李莉孙刚崔亚萌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