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盖挖逆作施工中沉降后浇带施工处理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盖挖逆作施工中沉降后浇带施工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4782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盖挖逆作施工中沉降后浇带施工处理方法,涉及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施工步骤:S1:待所述地下室负一层施工完成后,在地下室顶板上方施工转换结构;转换结构包括主体部和分别位于主体部两侧的支撑部,支撑部分别支撑于沉降后浇带两侧的结构柱上,主体部悬空覆盖于沉降后浇带上方,并通过支撑部实现支撑;转换结构上表面还形成有置物平面;S2:待地下结构及主楼部分施工至达到封闭沉降后浇带的时机时,将转换结构拆除,并在沉降后浇带两侧的悬挑梁板结构下方搭设独立支撑架,实现对沉降后浇带的浇筑封堵。本申请具有提高后浇带两侧的悬挑梁板结构安全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的,尤其是涉及一种盖挖逆作施工中沉降后浇带施工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1、参照图1,利用盖挖逆作法施工过程如下,首先向下开挖进行地下负一层的结构施工,待地下负一层结构施工完成后,同时向上施工主楼100,向下施工地下结构200。

2、为解决主楼100与地下结构200之间的沉降差异,需在地下室顶板400上设置沉降后浇带500,根据设计规范,若高低跨差异沉降在2l/1000以上,无法取消沉降后浇带500。

3、另外,通常采用盖挖逆作法进行施工的原因之一为场地狭小,为有效利用现有场地,需要在已经施工完成的地下室顶板上堆积施工材料,或设置加工场地、存土区、垂直取土设备场地等,上述材料或场地的荷载均较大,局部能够达到60kn/㎡的荷载值。

4、由于沉降后浇带两侧梁板结构均为悬臂结构,因此难以承担较大的荷载值。在向下施工地下结构时,还需从地下室负一层底部向下进行土方开挖,因此无法实现在沉降后浇带两侧梁板结构下方架设独立支撑架。

5、通常为了降低施工安全事故,会在后浇带两侧设置安全护栏,而施工现场布置混乱,施工人员容易错误的将材料堆载于后浇带两侧的梁板结构上,因此后浇带两侧的梁板结构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后浇带两侧的悬挑梁板结构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盖挖逆作施工中沉降后浇带施工处理方法。

2、本申请提供一种盖挖逆作施工中沉降后浇带施工处理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盖挖逆作施工中沉降后浇带施工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4、s1:待地下室负一层施工完成后,在地下室顶板上方施工转换结构;

5、所述转换结构包括主体部和分别位于主体部两侧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分别支撑于沉降后浇带两侧的结构柱上,所述主体部悬空覆盖于所述沉降后浇带上方,并通过所述支撑部实现支撑;所述转换结构上表面还形成有置物平面;

6、s2:待地下结构及主楼部分施工至达到封闭沉降后浇带的时机时,将转换结构拆除,并在沉降后浇带两侧的悬挑梁板结构下方搭设独立支撑架,实现对沉降后浇带的浇筑封堵。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沉降后浇带上方悬空设置转换结构,使得转换结构能够将沉降后浇带区域以及沉降后浇带两侧的悬挑梁板结构覆盖,从而降低施工现场在沉降后浇带两侧的悬挑梁板结构上堆载,对沉降后浇带两侧的悬挑梁板结构造成安全隐患的情况发生;

8、同时在转换结构上表面设置置物平面,能够将材料堆载于转换结构上表面的置物平面上,从而不减少施工现场的堆载空间,堆载物的荷载通过转换结构传递至沉降后浇带两侧的结构柱上,使得堆载物的荷载不施加于沉降后浇带两侧的悬挑梁板结构。

9、可选的,所述主体部为平板状混凝土板,

10、或为朝远离沉降后浇带方向拱起的拱形混凝土板。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体部为平板状混凝土板,造价更低且生产制作难度更小;若主体部为拱形混凝土板,能够增强主体部的抗弯性能,当荷载物作用于主体部上方时,不易使主体部中部发生弯曲形变,能够提高转换结构的承载能力。

12、可选的,所述转换结构整体为预制混凝土结构,且所述转换结构吊装到位后,在所述地下室顶板上方浇筑有多根限位柱,所述限位柱浇筑于所述转换结构的两侧。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转换结构设置为整体预制混凝土结构,使得转换结构在浇筑成型时,无需在后浇带两侧的悬挑梁板结构上搭设支撑架实现浇筑,安装、拆除更加方便快捷;

14、同时在转换结构两侧浇筑限位柱,能够限制转换结构发生位移,当转换结构受到重物撞击,或上方堆载物对转换结构造成偏心荷载时,转换结构不易沿着地下室结构顶板水平滑移或侧翻。

15、可选的,所述支撑部为现浇结构,所述主体部为预制混凝土结构;

16、所述支撑部与下方结构柱同轴浇筑,所述主体部吊装并搭接于所述支撑部上方。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支撑部采用现浇结构,通过混凝土之间的粘接力,会使得支撑部和地下室顶板连接更好,从而降低支撑部相对于地下室底板发生移动的情况发生;

18、主体部预制完成后,两端搭接至支撑部上方,结构稳定,且安装、拆除更加方便快捷。

19、可选的,所述支撑部顶部设置有抗移柱,所述主体部靠近所述支撑部的一侧开设有插接槽。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抗移柱和插接槽能够限制主体部相对于支撑部产生位移,使得转换结构的整体结构稳定性更好。

21、可选的,所述支撑部和所述主体部为相互独立的预制混凝土结构,且所述支撑部吊装于结构柱上方,所述主体部搭接于所述支撑部上方;

22、所述支撑部内贯穿设置有锚索孔,两个所述支撑部之间张拉有若干根张拉索。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支撑部和主体部分开,由于支撑部仅需安装于结构柱上方,使得支撑部能够重复、多次使用,针对不同的施工项目,仅需调整主体部的宽度即可完成转换结构的安装施工,使得转换结构的适用性更强,经济性更好。

24、由于支撑部为预制混凝土结构吊装于结构柱上方,在承受主体部以及上方堆载物传递的荷载时,容易发生侧翻,因此在两个支撑部之间设置张拉索,能够限制支撑部发生侧翻,保持结构稳定。

25、可选的,所述支撑部顶面靠近沉降后浇带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主体部两端的搭接槽。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主体部吊装至支撑部上方时,将主体部的两端对齐放置于搭接槽内,能够通过搭接槽限制主体部相对于支撑部滑移,提高转换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27、可选的,还包括:

28、在浇筑沉降后浇带两侧的结构柱时,在每个结构柱的顶端浇筑多个固定柱,所述支撑部底部开设有多个限位孔,每根结构柱顶端的多个固定柱能够一一对应插接至支撑部底部的多个限位孔内。

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支撑部仅仅通过吊装放置于结构柱上方,在支撑部收到外力作用时,容易与结构柱之间发生相对位移;设置固定柱和限位孔能够限制支撑部相对于结构柱发生位移,增强支撑柱的结构稳定性。

30、可选的,所述支撑部包括基础区和从基础区朝沉降后浇带方向延伸的延伸区,且所述支撑部朝向沉降后浇带的侧壁设置为朝远离地下室顶板方向凹陷的弧形。

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延伸部能够进一步减小主体部的宽度,由于主体部为板状结构,且仅通过两端搭接实现支撑,若主体部宽度较宽,当荷载物堆载于主体部上方时,主体部中部承受较大弯矩,容易造成主体部变形,通过设置延伸部能够尽可能缩短主体部的宽度;同时支撑部底部呈弧形,能够增强支撑部的承载力。

3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33、1.设置转换结构,能够覆盖沉降后浇带,在降低沉降后浇带处施工安全隐患的同时,还能悬空覆盖于沉降后浇带两侧的悬挑梁板结构上方,对悬挑梁板结构进行保护,使得施工现场不易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盖挖逆作施工中沉降后浇带施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盖挖逆作施工中沉降后浇带施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11)为平板状混凝土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盖挖逆作施工中沉降后浇带施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结构(1)整体为预制混凝土结构,且所述转换结构(1)吊装到位后,在所述地下室顶板(400)上方浇筑有多根限位柱(2),所述限位柱(2)浇筑于所述转换结构(1)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盖挖逆作施工中沉降后浇带施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2)为现浇结构,所述主体部(11)为预制混凝土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盖挖逆作施工中沉降后浇带施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2)顶部设置有抗移柱(121),所述主体部(11)靠近所述支撑部(12)的一侧开设有插接槽(1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盖挖逆作施工中沉降后浇带施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2)和所述主体部(11)为相互独立的预制混凝土结构,且所述支撑部(12)吊装于结构柱(300)上方,所述主体部(11)搭接于所述支撑部(12)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盖挖逆作施工中沉降后浇带施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2)顶面靠近沉降后浇带(500)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主体部(11)两端的搭接槽(12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盖挖逆作施工中沉降后浇带施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盖挖逆作施工中沉降后浇带施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2)包括基础区(124)和从基础区(124)朝沉降后浇带(500)方向延伸的延伸区(125),且所述支撑部(12)朝向沉降后浇带(500)的侧壁设置为朝远离地下室顶板方向凹陷的弧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盖挖逆作施工中沉降后浇带施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盖挖逆作施工中沉降后浇带施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11)为平板状混凝土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盖挖逆作施工中沉降后浇带施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结构(1)整体为预制混凝土结构,且所述转换结构(1)吊装到位后,在所述地下室顶板(400)上方浇筑有多根限位柱(2),所述限位柱(2)浇筑于所述转换结构(1)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盖挖逆作施工中沉降后浇带施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2)为现浇结构,所述主体部(11)为预制混凝土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盖挖逆作施工中沉降后浇带施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2)顶部设置有抗移柱(121),所述主体部(11)靠近所述支撑部(12)的一侧开设有插接槽(1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远享许晓煌董西超宋杰金大鹏孙自荣宋宝军陈新华李小鹏钟艺郝赫冀凯玄赵乐武琛张彦杰巩正强杨兴宝王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