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伺服驱动器在线诊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7608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伺服驱动器在线诊断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与所述伺服驱动器电性连接的诊断器本体、设置在所述诊断器本体下端的支撑座以及用于对支撑座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限位挡圈、安装座、第二限位挡圈、第一支撑垫板、第二支撑垫板以及连接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伺服驱动器在线诊断装置通过支撑座对诊断器本体进行支撑,从而便于通过固定组件对支撑座进行支撑,且便于通过固定组件将支撑座与安装面进行固定,从而便于对诊断器本体进行固定,有效的避免了诊断器本体与伺服驱动器之间的电路相脱离。离。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伺服驱动器在线诊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伺服驱动器及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伺服驱动器在线诊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伺服驱动器又称为“伺服控制器”、“伺服放大器”,是用来控制伺服电机的一种控制器,其作用类似于变频器作用于普通交流马达,属于伺服系统的一部分,主要应用于高精度的定位系统。一般是通过位置、速度和力矩三种方式对伺服电机进行控制,实现高精度的传动系统定位。
[0003]现有公开号为CN111736097B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伺服驱动器的制动电路故障诊断电路,MCU发送用于驱动伺服驱动器的驱动信号到驱动与故障检测模块,驱动与故障检测模块将驱动信号进行隔离放大后发送至主功率部分,主功率部分将运行信号反馈至驱动与故障检测模块,驱动与故障检测模块根据反馈的运行信号检测驱动信号、制动电路、诊断电路的故障信息并将故障信息反馈至MCU;本诊断电路可以实时检测制动电路的工作状态,具有故障类型检测全面、故障定位快速、方便维修、维修间隔时间短等优点。
[0004]但是,上述的这种目前的伺服驱动器诊断装置由于其本身的设计特点,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不便于对诊断过程中的诊断装置进行固定,易造成诊断装置与伺服驱动器的电路相脱离,并且具有操作不便的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伺服驱动器在线诊断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伺服驱动器在线诊断装置,包括与所述伺服驱动器电性连接的诊断器本体、设置在所述诊断器本体下端的支撑座以及用于对支撑座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限位挡圈、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挡圈与所述支撑座相连接处的安装座、与所述第一限位挡圈相铰接的第二限位挡圈、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挡圈远离与所述安装座相连接一端的第一支撑垫板、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挡圈远离与所述第一限位挡圈相连接的一端的第二支撑垫板以及用于将第一支撑垫板和第二支撑垫板相连接的连接组件。
[0008]较佳的,所述第一限位挡圈和第二限位挡圈的横截面分别设置为半圆形结构,且第一限位挡圈和第二限位挡圈的内壁分别设置为光滑的圆弧面。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而便于通过第一限位挡圈和第二限位挡圈对支撑座进行安装。
[0010]较佳的,所述安装座以第一限位挡圈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第一限位挡圈固定连接,且安装座通过固定件与所述支撑座相连接。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而便于通过安装座将第一限位挡圈与支撑座相连接,
从而便于对第一限位挡圈进行固定。
[0012]较佳的,所述第一支撑垫板和第二支撑垫板分别设置为“L”型,且第一支撑垫板和第二支撑垫板的垂直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挡圈和第二限位挡圈相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而有效的保证了第一支撑垫板和第二支撑垫板分别与第一限位挡圈和第二限位挡圈相连接的稳定性。
[0014]较佳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垫板一侧的固定块以及贯穿于第二支撑垫板与固定块相连接的调节螺杆,所述第二支撑垫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调节螺杆相适配的通孔,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与所述调节螺杆相适配的螺纹孔。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而便于通过调节螺杆与螺纹孔之间相互互补的作用,对第一限位挡圈和第二限位挡圈之间的相对距离进行调节。
[0016]较佳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垫板和第二支撑垫板下端面两端的支撑垫圈,所述支撑垫圈设置为橡胶材质。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而便于通过支撑垫圈对第一支撑垫板和第二支撑垫板进行支撑。
[0018]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伺服驱动器在线诊断装置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且通过支撑座对诊断器本体进行支撑,从而便于通过固定组件对支撑座进行支撑,且便于通过固定组件将支撑座与安装面进行固定,从而便于对诊断器本体进行固定,有效的避免了诊断器本体与伺服驱动器之间的电路相脱离。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伺服驱动器在线诊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1]图2是伺服驱动器在线诊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2]图3是伺服驱动器在线诊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0023]图4是图3的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1、诊断器本体;11、支撑座;21、第一限位挡圈;211、安装座;212、第一支撑垫板;22、第二限位挡圈;221、第二支撑垫板;3、调节螺杆;4、固定块;5、支撑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参考图1和图3,一种伺服驱动器在线诊断装置,包括与伺服驱动器电性连接的诊断器本体1、设置在诊断器本体1下端的支撑座11以及用于对支撑座11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第一限位挡圈21、设置在第一限位挡圈21与支撑座11相连接处的安装座211、与第一限位挡圈21相铰接的第二限位挡圈22、设置在第一限位挡圈21远离与安装座211相连接一端的第一支撑垫板212、设置在第二限位挡圈22远离与第一限位挡圈21相连接的一端的第二支撑垫板221以及用于将第一支撑垫板212和第二支撑垫板221相连接的连接
组件,在本技术中,便于通过支撑座11对诊断器本体1进行支撑,从而便于通过固定组件对支撑座11进行支撑,且便于通过固定组件将支撑座11与安装面进行固定,从而便于对诊断器本体1进行固定,有效的避免了诊断器本体1与伺服驱动器之间的电路相脱离。
[0027]参考图2和图3,第一限位挡圈21和第二限位挡圈22的横截面分别设置为半圆形结构,且第一限位挡圈21和第二限位挡圈22的内壁分别设置为光滑的圆弧面,进而便于通过第一限位挡圈21和第二限位挡圈22对支撑座11进行安装,且便于通过连接组件对第一限位挡圈21和第二限位挡圈22之间的相对内径进行调节,有效的保证了第一限位挡圈21和第二限位挡圈22与安装面之间的适配性;
[0028]参考图1和图4,安装座211以第一限位挡圈21的长度方向设置,安装座211与第一限位挡圈21固定连接,且安装座211通过固定件与支撑座11相连接,进而便于通过安装座211将第一限位挡圈21与支撑座11相连接,从而便于对第一限位挡圈21进行固定。
[0029]参考图1和图2,第一支撑垫板212和第二支撑垫板221分别设置为“L”型,且第一支撑垫板212和第二支撑垫板221的垂直端分别与第一限位挡圈21和第二限位挡圈22相连接,进而有效的保证了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伺服驱动器在线诊断装置,包括与所述伺服驱动器电性连接的诊断器本体(1)、设置在所述诊断器本体(1)下端的支撑座(11)以及用于对支撑座(11)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限位挡圈(21)、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挡圈(21)与所述支撑座(11)相连接处的安装座(211)、与所述第一限位挡圈(21)相铰接的第二限位挡圈(22)、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挡圈(21)远离与所述安装座(211)相连接一端的第一支撑垫板(212)、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挡圈(22)远离与所述第一限位挡圈(21)相连接的一端的第二支撑垫板(221)以及用于将第一支撑垫板(212)和第二支撑垫板(221)相连接的连接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伺服驱动器在线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挡圈(21)和第二限位挡圈(22)的横截面分别设置为半圆形结构,且第一限位挡圈(21)和第二限位挡圈(22)的内壁分别设置为光滑的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雷安鸟利李俊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简化零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