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中心管入井用的辅助下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7370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中心管入井用的辅助下管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顶端的中部设置有转槽,所述转槽内部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杆,且转杆的一端贯穿车体并固定连接在电机的驱动端,所述转杆中部的外壁固定连接在转板一侧的通孔内,所述转板顶端的中部设置有电动滑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首先通过滚轮将车体移动至需要下管的地方,此时将管道放入夹具内,进而进行夹持,同时使管道的一端与托盘相接触,此时启动电机并通过转杆带动转板进行转动,进而将管道竖起来,此时由于电动滑块二在滑座内做相对的滑动,进而将托盘分开并通过电动滑块一在电动滑轨内滑动,使夹具带动管道进行下降,较少了人工的操作。较少了人工的操作。较少了人工的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热中心管入井用的辅助下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地埋管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热中心管入井用的辅助下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包括水源热泵机组、地热交换系统、建筑物内系统组成,整个地埋管系统属于永久性的隐蔽工程,每个环节,每道工序都必须严把质量关,地埋管的施工应做到每道工序必须完成到位,地热交换系统中地埋管的完成质量至关重要,将地埋管的施工大致步骤为施工放线,管沟土方开挖(挖管槽),管件放置(排管)、回土填充。
[0003]然而目前在进行竖管下管的方式,大多数都是先测量出需要长度的管体,然后再由人工扛着管体向井内竖管,费时费力,且工人的工作量较大,不便于工人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换热中心管入井用的辅助下管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换热中心管入井用的辅助下管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顶端的中部设置有转槽,所述转槽内部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杆,且转杆的一端贯穿车体并固定连接在电机的驱动端,所述转杆中部的外壁固定连接在转板一侧的通孔内,所述转板顶端的中部设置有电动滑轨,所述电动滑轨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电动滑块一,所述转板顶端位于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座,所述滑座内部的前后两侧均滑动连接有电动滑块二,所述电动滑块二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7]所述车体前后两侧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底部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吸盘。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9]所述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在车体的外侧。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托盘,所述托盘为半圆桶形。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电动滑块一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夹具。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所述车体外壁四角的凹槽内均设置有滚轮。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7]两个所述电动滑块二分别在滑座内做相对的运动。
[0018]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1、本技术中,首先通过滚轮将车体移动至需要下管的地方,并启动伸缩杆使
吸盘下降,之至与地面接触,从而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避免车体的晃动,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此时将管道放入夹具内,进而进行夹持,同时使管道的一端与托盘相接触,此时启动电机并通过转杆带动转板进行转动,进而将管道竖起来,从而便于后续对管道的处理,便于使用。
[0020]2、本技术中,由于电动滑块二在滑座内做相对的滑动,进而将托盘分开,并通过电动滑块一在电动滑轨内滑动,使夹具带动管道进行下降,较少了人工的操作,降低了工人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换热中心管入井用的辅助下管装置的立体图;
[0022]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换热中心管入井用的辅助下管装置中托盘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换热中心管入井用的辅助下管装置中转板的示意图。
[0024]图例说明:
[0025]1、车体;2、吸盘;3、伸缩杆;4、电机;5、支撑板;6、托盘;7、滑座;8、电动滑轨;9、夹具;10、电动滑块一;11、转板;12、转槽;13、电动滑块二;14、转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8]参照图1

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换热中心管入井用的辅助下管装置,包括车体1,首先通过滚轮将车体1移动至需要下管的地方,并启动伸缩杆3使吸盘2下降,之至与地面接触,从而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避免车体1的晃动,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车体1顶端的中部设置有转槽12,转槽12内部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杆14,且转杆14的一端贯穿车体1并固定连接在电机4的驱动端,启动电机4并通过转杆14带动转板11进行转动,进而将管道竖起来,转杆14中部的外壁固定连接在转板11一侧的通孔内,转板11顶端的中部设置有电动滑轨8,电动滑轨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电动滑块一10,转板11顶端位于电机4的一侧
固定连接有滑座7,滑座7内部的前后两侧均滑动连接有电动滑块二13,电动滑块二13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将管道放入夹具9内,进而进行夹持,同时使管道的一端与托盘6相接触,此时启动电机4并通过转杆14带动转板11进行转动,进而将管道竖起来,此时由于电动滑块二13在滑座7内做相对的滑动,进而将托盘6分开并通过电动滑块一10在电动滑轨8内滑动,使夹具9带动管道进行下降,较少了人工的操作。
[0029]车体1前后两侧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3,伸缩杆3底部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吸盘2,通过启动伸缩杆3使吸盘2下降,之至与地面接触,从而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避免车体1的晃动,电机4的一侧固定连接在车体1的外侧,支撑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托盘6,托盘6为半圆桶形,电动滑块一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夹具9,此时将管道放入夹具9内,进而进行夹持,同时使管道的一端与托盘6相接触,车体1外壁四角的凹槽内均设置有滚轮,两个电动滑块二13分别在滑座7内做相对的运动,由于电动滑块二13在滑座7内做相对的滑动,进而将托盘6分开,并通过电动滑块一10在电动滑轨8内滑动,使夹具9带动管道进行下降,较少了人工的操作。
[0030]工作原理:首先通过滚轮将车体1移动至需要下管的地方,此时将管道放入夹具9内,进而进行夹持,同时使管道的一端与托盘6相接触,此时启动电机4并通过转杆14带动转板11进行转动,进而将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中心管入井用的辅助下管装置,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顶端的中部设置有转槽(12),所述转槽(12)内部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杆(14),且转杆(14)的一端贯穿车体(1)并固定连接在电机(4)的驱动端,所述转杆(14)中部的外壁固定连接在转板(11)一侧的通孔内,所述转板(11)顶端的中部设置有电动滑轨(8),所述电动滑轨(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电动滑块一(10),所述转板(11)顶端位于电机(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座(7),所述滑座(7)内部的前后两侧均滑动连接有电动滑块二(13),所述电动滑块二(13)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中心管入井用的辅助下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前后两侧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志刚张志华刘阳贺永俊贾海琪肖凯赵保和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