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筋土挡土墙仰斜式排水孔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边坡工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加筋土挡土墙仰斜式排水孔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加筋土挡土墙是一种常用的支挡结构。为避免挡土墙墙后积水无法排出而引起的安全问题,挡土墙均设有排水系统。
[0003]传统的挡土墙排水系统做法是将泄水孔按照一定的间距布置埋设在挡土墙中,泄水孔的里端伸入挡土墙墙后土体,泄水孔的前端伸处挡土墙墙面,泄出的水滴落墙面后顺墙面自由下游。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现阶段的挡土墙排水系统属于隐蔽工程,施工不便,导致施工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直接影响挡土墙的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挡土墙排水系统的施工质量,降低挡土墙排水系统的施工难度,本申请提供一种加筋土挡土墙仰斜式排水孔及其施工方法。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名称,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加筋土挡土墙仰斜式排水孔,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加筋土挡土墙仰斜式排水孔,包括墙体,所述墙体上开设有排水钻孔,所述排水钻孔内安装有导水机构;所述导水机构包括软式透水管,所述软式透水管设置在所述排水钻孔内,所述软式透水管上套设有数个依次收尾连接的PVC管,数个所述PVC管上均开设数组均匀分布的透水组件,相邻两个所述PVC管连接处安装有固定接头机构。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在墙体上开设排水钻孔,之后组装导水机构并将固定接头机构安装在导水机构上,之后将安装好的导水机构逐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筋土挡土墙仰斜式排水孔,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1),所述墙体(1)上开设有排水钻孔(11),所述排水钻孔(11)内安装有导水机构(2);所述导水机构(2)包括软式透水管(22),所述软式透水管(22)设置在所述排水钻孔(11)内,所述软式透水管(22)上套设有数个依次收尾连接的PVC管,数个所述PVC管上均开设数组均匀分布的透水组件(211),相邻两个所述PVC管连接处安装有固定接头机构(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筋土挡土墙仰斜式排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接头机构(3)包括连接套环(31)、滑动杆(33)、第一套筒(35)、第二套筒(36)以及两个固定套管;所述连接套环(31)套设在两个相邻塑料管(21)连接处,所述连接套环(31)上对称开设有两个贯穿设置的通孔(311),两个所述通孔(311)内均滑动安装有第一套筒(35)和第二套筒(36);所述第一套筒(35)和所述第二套筒(36)内均分别穿设且滑动安装有滑动杆(33),两个所述滑动杆(33)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固定套环(32)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套环(32)分别固定套设在相邻塑料管(2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筋土挡土墙仰斜式排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35)和所述第二套筒(36)内均安装有第一弹簧(34),两个所述第一弹簧(34)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套筒(35)和所述第二套筒(36)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弹簧(34)另一端分别于两个滑动杆(33)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筋土挡土墙仰斜式排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筒(36)靠近第一套筒(35)的一端开设有卡接槽(361),所述卡接槽(361)内卡接有卡接组件(351),所述卡接组件(351)安装在所述第一套筒(35)靠近第二套筒(36)的一端上,所述卡接组件(351)包括凸块(3511)、卡块(3513)以及第二弹簧(3514);所述凸块(3511)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套筒(35)靠近第二套筒(36)的一端上,所述凸块(3511)卡接在卡接槽(361)内,所述凸块(3511)上贯穿开设有滑槽(3512),所述滑槽(3512)内对称安装有两个卡块(3513),两个所述卡块(3513)均滑动安装在滑槽(3512)内,两个所述卡块(3513)相互靠近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弹簧(3514)两端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筋土挡土墙仰斜式排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环(31)周侧套设且固定连接有气囊(37),所述气囊(37)与两个通气孔(312)连通,两个所述通气孔(312)对称贯穿开设在连接套环(31)上;两个所述通气孔(312)远离气囊(37)的一端均与气体发生腔(3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瑞,曹国雄,贺永俊,党军,梁进,成斌杰,王伟强,冯志成,冯琨,翟飞,赵永图,张志华,李永伟,宁国英,李鸿强,张青渝,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