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材撑取机构及具有其的可换工位撑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6881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管材撑取机构及具有其的可换工位撑取装置,管材撑取机构包括固定架、第一油缸、第二油缸和撑头,撑头包括安装部和膨胀部,安装部上设有通孔,第二油缸液压杆穿过通孔后与膨胀部相连,膨胀部包括底板、平移板和顶板,底板固定于安装部上,顶板可相对安装部上下移动的设置于安装部上,顶板下端具有第一倾斜面,平移板与第二油缸的液压杆相连,平移板上端具有第二倾斜面,其经第二油缸驱动移动并通过第二倾斜面与第一倾斜面的抵接移动将顶板顶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油缸作的定位孔能、以及第二油缸对顶板的抬升功能协同作用,精准高效的完成管材内壁的撑取,另可通过旋转电机选择不同的撑头以适用于不同型号的管材,适用性高。适用性高。适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材撑取机构及具有其的可换工位撑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管材拉伸辅助装置
,尤其涉及管材撑取机构及具有其的可换工位撑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管材在使用时,为适应使用工况需依据其本身性能进行拉伸调整定型。现有的管材拉伸机,在进行拉伸动作时,尤其对于具有空心结构的管材,如铝型材,需要在其腔体内安装填充物,以防止拉伸机在对两端夹紧时将管材压扁,但在管材内安装填充物,劳动强度大,容易伤人,且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管材撑取机构及具有其的可换工位撑取装置,通过第一油缸作的定位孔能、以及第二油缸作为驱动机构对撑头中顶板的抬升功能协同作用,可以精准高效的完成对管材内壁的撑取,相较于人工操作,其精度高、效率高;另可通过旋转电机选择不同的撑头以适用于不同型号的管材,适用性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管材撑取机构,包括固定架、设置于固定架上的第一油缸、设置于第一油缸上并被第一油缸平移的第二油缸、以及安装于第二油缸上的撑头,所述撑头包括安装部和膨胀部,所述安装部固定于第二油缸的缸体上,该安装部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二油缸的液压杆穿过通孔后与膨胀部相连,所述膨胀部自下而上依次包括底板、平移板和顶板,所述底板固定于安装部上,所述顶板可相对安装部上下移动的设置于安装部上,该顶板的下端具有第一倾斜面,所述平移板与第二油缸的液压杆相连,该平移板的上端具有第二倾斜面,其经第二油缸驱动移动并通过第二倾斜面与第一倾斜面的抵接移动将顶板顶升。
>[0005]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安装部包括安装块、以及设置于安装块相对两侧的一对侧板,所述通孔设置于安装块上。
[0006]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侧板的下部设有锁紧孔,所述底板通过穿过其本体和锁紧孔的第一螺栓固定于侧板上;所述侧板的上部设有定位孔,所述顶板上设有非水平状的腰孔,该顶板通过穿过腰孔和定位孔的第二螺栓可上下移动的设置于侧板上。
[0007]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腰孔的个数为二至五个,且均为竖直状。
[0008]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顶板上端远离安装部一侧具有导向斜面。
[0009]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平移板的高度沿远离安装部的方向逐渐降低。
[0010]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底板的上端面与所述平移板的下端面为水平面接触。
[0011]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可换工位撑取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旋转电机、直齿条和至少二个相平行设置的管材撑取机构,所述管材撑取机构固定于第一安装板上,所述第一安装板通过导轨副设置于第二安装板上,该第一安装板上设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设有旋转齿轮,所述旋转齿轮与固定于第二安装板上的直齿条相啮
合,所述旋转电机驱动第一安装板在第二安装板上平移。
[0012]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直齿条与所述导轨副平行设置。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0014]1.管材撑取机构通过第一油缸作的定位孔能、以及第二油缸作为驱动机构对撑头中顶板的抬升功能协同作用,可以精准高效的完成对管材内壁的撑取,相较于人工操作,其精度高、效率高、且不容易误伤操作人员;
[0015]2.可换工位撑取装置通过旋转电机驱动第一安装板平移,使得与管材型号相适应的撑头对准管材中腔,再通过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的配合使得撑头对管材内壁进行撑取,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管材撑取机构的结构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撑头的结构图。
[0018]图3为本技术膨胀部的结构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可换工位撑取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1]实施例1
[0022]如图1至3所示,管材撑取机构,包括固定架11、设置于固定架11上的第一油缸12、设置于第一油缸12上并被第一油缸12平移的第二油缸13、以及安装于第二油缸13上的撑头14,撑头14包括安装部15和膨胀部16,安装部15固定于第二油缸13的缸体上,该安装部15上设有通孔150,第二油缸13的液压杆132穿过通孔150后与膨胀部16相连,膨胀16部自下而上依次包括底板161、平移板162和顶板163,底板161固定于安装部15上,顶板163可相对安装部15上下移动的设置于安装部15上,该顶板163的下端具有第一倾斜面,平移板162与第二油缸13的液压杆132相连,该平移板162的上端具有第二倾斜面,其经第二油缸13驱动移动并通过第二倾斜面与第一倾斜面的抵接移动将顶板163顶升。
[0023]本技术第一油缸带动第二油缸移动到位,将撑头移动至管材内,第二油缸动作,其液压杆推动平移板移动,平移板的第二倾斜面推动顶板的第倾一斜面,利用倾斜面间的移动产生高度差从而使得顶板向上抬升抵接于管材上端内壁,底板或抵接于管材下端内壁(亦可不相抵接),完成撑头对管材内壁的撑取。
[0024]本技术通过第一油缸作的定位孔能、以及第二油缸作为驱动机构对撑头中顶板的抬升功能协同作用,可以精准高效的完成对管材内壁的撑取,相较于人工操作,其精度高、效率高、且不容易误伤操作人员。
[0025]安装部15的具体结构为,其包括安装块151、以及设置于安装块151相对两侧的一对侧板152,通孔150设置于安装块151上;侧板152的下部设有锁紧孔1521,底板161通过穿过其本体和锁紧孔1521的第一螺栓1522固定于侧板152上;侧板152的上部设有定位孔1523,顶板163上设有非水平状的腰孔1631,该顶板163通过穿过腰孔1631和定位孔1523的
第二螺栓1524可上下移动的设置于侧板152上。
[0026]顶板由于受到平移板的移动通过倾斜面顶升而抬升,即利用腰孔的高度实现其位置的升降,腰孔1631的个数为二至五个,且均为竖直状,竖直状的腰孔可以保证顶板竖直上下移动,保证在顶板高度有限的情况下实现最大距离的升降。
[0027]顶板163上端远离安装部15一侧具有导向斜面1632,有利于撑头较为顺畅的伸入管材内。
[0028]平移板162的高度沿远离安装部15的方向逐渐降低;底板161的上端面与平移板162的下端面为水平面接触。
[0029]实施例2
[0030]如图1至4所示,可换工位撑取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板21、第二安装板22、旋转电机23、直齿条25和至少二个相平行设置的管材撑取机构1,本技术中管材撑取机构1具有二个,固定于第一安装板21上,二个管材撑取机构的不同之处在于撑头的大小不一样,以适应不同型号的管材,第一安装板21通过导轨副24设置于第二安装板22上,该第一安装板21上设有旋转电机23,旋转电机23的输出端设有旋转齿轮,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管材撑取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设置于固定架上的第一油缸、设置于第一油缸上并被第一油缸平移的第二油缸、以及安装于第二油缸上的撑头,所述撑头包括安装部和膨胀部,所述安装部固定于第二油缸的缸体上,该安装部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二油缸的液压杆穿过通孔后与膨胀部相连,所述膨胀部自下而上依次包括底板、平移板和顶板,所述底板固定于安装部上,所述顶板可相对安装部上下移动的设置于安装部上,该顶板的下端具有第一倾斜面,所述平移板与第二油缸的液压杆相连,该平移板的上端具有第二倾斜面,其经第二油缸驱动移动并通过第二倾斜面与第一倾斜面的抵接移动将顶板顶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撑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安装块、以及设置于安装块相对两侧的一对侧板,所述通孔设置于安装块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材撑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的下部设有锁紧孔,所述底板通过穿过其本体和锁紧孔的第一螺栓固定于侧板上;所述侧板的上部设有定位孔,所述顶板上设有非水平状的腰孔,该顶板通过穿过腰孔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虎君曾水林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嘉世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