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绕组直流无刷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6299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双绕组直流无刷电机,涉及直流电机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一种直流电机在使用时不便于对电机进行组装,从而影响电机安装效率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前盖板和后盖板,所述前盖板与后盖板之间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贯穿延伸至前盖板的一侧外部,所述转轴上套设有铜头、转子、轴承和风扇盘,所述轴承上套设有内盖板,所述机壳的圆周内壁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定子和第二定子,所述机壳的底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多个呈阵列分布的安装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不仅便于安装电机,且便于调节转子的转动速度,提高了该电机的实用性,适宜推广。适宜推广。适宜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绕组直流无刷电机


[0001]本技术涉及直流电机
,尤其涉及双绕组直流无刷电机。

技术介绍

[0002]直流电机是指能将直流电能转换成机械能或将机械能转换成直流电能的旋转电机。它是能实现直流电能和机械能互相转换的电机。当它作电动机运行时是直流电动机,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作发电机运行时是直流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0003]现有的一种直流电机在使用时不便于对电机进行组装,从而影响电机安装效率。因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双绕组直流无刷电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出的双绕组直流无刷电机,解决了现有的一种直流电机在使用时不便于对电机进行组装,从而影响电机安装效率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双绕组直流无刷电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前盖板和后盖板,所述前盖板与后盖板之间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贯穿延伸至前盖板的一侧外部,所述转轴上套设有铜头、转子、轴承和风扇盘,所述风扇盘靠近后盖板设置,所述铜头靠近前盖板设置,所述转子位于铜头与轴承之间设置,所述轴承上套设有内盖板,所述机壳的圆周内壁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第一定子和第二定子,所述转子位于第一定子和第二定子之间设置;
[0007]所述铜头、转子、轴承和风扇盘均位于前盖板与后盖板之间设置,所述机壳的底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多个呈阵列分布的安装孔。
[0008]优选的,所述后盖板上开设有多个呈阵列分布的散热孔。<br/>[0009]优选的,所述机壳的周向侧壁设置有多个呈阵列分布的散热片。
[0010]优选的,所述前盖板、机壳与后盖板之间贯通设置有多个呈阵列分布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设置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两端均螺纹套设有螺母,所述前盖板和后盖板与同侧的所述螺母之间均设置有垫片。
[0011]优选的,所述定位杆靠近前盖板的一端固定套设有限位环,且所述机壳上开设有多个与限位环匹配的限位孔。
[0012]优选的,所述机壳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第一定子和第二定子分别与控制器之间呈电性连接。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1、通过在底座上设置多个安装孔,能够提高底座与所安装位置之间的稳定性,通过设置定位杆、垫片、螺母和限位环,先将多个定位杆插进机壳上的多个定位孔内,再将前盖板与后盖板分别套设在多个定位杆之间,将垫片套在定位杆上,再将螺母螺在定位杆上,达到了便于安装电机的作用。
[0015]2、通过设置第一定子、第二定子和控制器,通过控制器能够调节第一定子与第二定子之间是串联还是并联,以此来调节转子的转动速度,达到了便于调节转子转动速度的作用。
[0016]综上所述,本技术不仅便于安装电机,且便于调节转子的转动速度,提高了该电机的实用性,解决了现有的一种直流电机在使用时不便于对电机进行组装,从而影响电机安装效率的问题,适宜推广。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后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前盖板与后盖板的安装结构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正剖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侧剖图。
[0022]图中标号:1、机壳;2、底座;3、安装孔;4、前盖板;5、垫片;6、螺母;7、定位杆;8、转轴;9、散热片;10、控制器;11、后盖板;12、散热孔;13、限位环;14、限位孔;15、转子;16、定位孔;17、第一定子;18、轴承;19、内盖板;20、风扇盘;21、铜头;22、第二定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4]参照图1

5,双绕组直流无刷电机,包括机壳1,机壳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前盖板4和后盖板11,前盖板4与后盖板11之间转动安装有转轴8,转轴8的一端贯穿延伸至前盖板4的一侧外部,在转轴8上套设有铜头21、转子15、轴承18和风扇盘20,风扇盘20靠近后盖板11设置,铜头21靠近前盖板4设置,转子15位于铜头21与轴承18之间设置,轴承18上套设有内盖板19,机壳1的圆周内壁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第一定子17和第二定子22,转子15位于第一定子17和第二定子22之间设置,铜头21、转子15、轴承18和风扇盘20均位于前盖板4与后盖板11之间设置,在机壳1上设置有控制器10,第一定子17和第二定子22分别与控制器10之间呈电性连接,控制器10能够改变第一定子17与第二定子22之间的电路连接关系,进而能够通过第一定子17与第二定子22的电路连接关系来改变转子15的转动速度,机壳1的底端设置有底座2,底座2上开设有多个呈阵列分布的安装孔3。
[0025]参照图2,在后盖板11上开设有多个呈阵列分布的散热孔12,以及在机壳1的周向侧壁设置有多个呈阵列分布的散热片9,能够提高电机的散热效率。
[0026]参照图3,在前盖板4、机壳1与后盖板11之间贯通设置有多个呈阵列分布的定位孔16,定位孔16内设置有定位杆7,能够便于将前盖板4与后盖板11安装机壳1的两端,定位杆7的两端均螺纹套设有螺母6,前盖板4和后盖板11与同侧的螺母6之间均设置有垫片5,在定位杆7靠近前盖板4的一端固定套设有限位环13,且机壳1上开设有多个与限位环13匹配的限位孔14,便于对定位杆7进行限位,以确保定位杆7位于机壳1两端的长度相同。
[0027]工作原理:该装置使用时,将多个定位杆7插进多个定位孔16内,此时定位杆7上的
限位环13会卡进机壳1上的限位孔14内,再将前盖板4与后盖板11分别套在多个定位杆7的两端之间,再将多个垫片5套在多个定位杆7上,再将螺母6螺在定位杆7上,即可完成对电机的安装,安装完成后,根据使用需求,通过控制器10调节第一定子17与第二定子22之间是否串联或并联,以此来改变转子15的转动速度,转子15转动带动转轴8转动,从而能够带动风扇盘20转动,风扇盘20会将机壳1内产生的热量由散热孔12排出机壳1外部。
[002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双绕组直流无刷电机,包括机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前盖板(4)和后盖板(11),所述前盖板(4)与后盖板(11)之间转动安装有转轴(8),所述转轴(8)的一端贯穿延伸至前盖板(4)的一侧外部,所述转轴(8)上套设有铜头(21)、转子(15)、轴承(18)和风扇盘(20),所述风扇盘(20)靠近后盖板(11)设置,所述铜头(21)靠近前盖板(4)设置,所述转子(15)位于铜头(21)与轴承(18)之间设置,所述轴承(18)上套设有内盖板(19),所述机壳(1)的圆周内壁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第一定子(17)和第二定子(22),所述转子(15)位于第一定子(17)和第二定子(22)之间设置;所述铜头(21)、转子(15)、轴承(18)和风扇盘(20)均位于前盖板(4)与后盖板(11)之间设置,所述机壳(1)的底端设置有底座(2),所述底座(2)上开设有多个呈阵列分布的安装孔(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绕组直流无刷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晟磊
申请(专利权)人:东阳市中兴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