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波半导体激光放大器(TW-SLA)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6277 阅读:3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行波半导体激光放大器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输入、输出用同一光纤共端耦合的方法及由该方法所产生的行波半导体激光放大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诸多优点:(一)输入、输出合二为一,减少了一次耦合环节;(二)平面垫沉块制造成本低;(三)提高了器件的增益;(四)能消除反馈信号引起的噪声;(五)适用于自然偏振光信号,不必使用偏振光纤。(*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行波半导体激光放大器领域。行波半导体激光放大器(TW-SLA)的芯片结构采用与半导体激光(LD)相同的多层异质结构,将芯片的两解理面增透,由输入和输出光纤分别从两端耦合而成。这种器件通常采用平面铜块热沉抽运其热耗散功率。为减少热阻,通常将芯片的衬底朝上面倒装在热沉上。这种结构的缺点在于光纤的外半径(~65微米),远大于芯片有源层至热沉的距离(~数微米)致使这种结构不能直接应用于两端用光纤耦合的TW-SLA器件中。其解决办法之一是在中部或某一端部形成平凸台的热沉,凸台高度略大于光纤半径,凸台宽度与TW-SLA芯片长度严格一致,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因其加工困难成本高而受挫。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将TW-SLA芯片后端面(F2)增反,前端面(F1)增透,借助光学环行器(1)将输入信号通过光纤耦合进入TW-SLA的前端面,经TW-SLA有源层放大,经芯片后端面反射而再一次通过有源层,仍由前端面经同一光纤输出。TW-SLA芯片(3)的前端面(F1)镀增透膜其反射率R1<10-3;后端面(F2)镀增反膜,其反射率R2>0.99。输入信号经光纤耦合进入光学环行器(1)的(A)端口经(B)端口输出,经光纤(2)耦合进TW-SLA(3)的有源层(4),经其放大的光信号到达后端面(F2)被反射回有源层进一步放大,然后由前端面输出耦合出来经同一光纤(2)进入光学环行器(1)的(B)口。由(B)口进入的光信号只能由(C)端口输出,从而同时实现了光信号的放大与隔离。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一)平面热沉块采用一般的加工方法即可,成本较低;(二)输入、输出合二为一,减少了一次耦合环节,增强了器件可靠性;(三)光信号在TW-SLA有源层内往返一次,在同样的芯片长度和注入电流下,提高了器件的增益。(四)光学环行器兼作光学隔离器,可消除反馈信号引起的噪声;(五)适用于自然偏振光信号,不必使用偏振光纤。附图说明图1为输入、输出用同一光纤共端耦合的行波半导体激光放大器。其中(1)为光学环行器,(A)输入端口,(C)输出端口,(B)端口(与光纤联接)。(2)是光纤;(3)是半导体激光放大器芯片,(4)是半导体激光放大器芯片的有源层;(5)是热沉,其中(F1)是芯片前端面,(F2)是芯片后端面。图2(a)是在中部具有凸台热沉的行波半导体激光放大器结构图。图2(b)是在端部具有凸台热沉的行波半导体激光放大器结构图。权利要求1.一种行波半导体激光放大器的放大方法,该方法将TW-SLA芯片(3)的前端面(F1)增透,后端面(F2)增反,借助光学环行器(1)将输入信号通过光纤耦合进入TW-SLA芯片前端面(F1),经TW-SLA芯片的有源层放大,经芯片后端面反射而再一次通过有源层仍由前端面经同一光纤输出,从而实现输入输出用同一光纤共端耦合的方法;光学环行器(1)的A端口进入的光信号只能向B端口传送,由B端口进入的光信号只能向C端口传送而不能返回A端口,光学环行器应对于偏振光和非偏振光均具有环行作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而产生的,包括TW-SLA芯片和耦合光纤的行波半导体激光放大器,其特征为上述TW-SLA芯片的前端面(F1)为增透,后端面(F2)为增反,通过耦合光纤与光学环行器联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放大器,其特征为光学环行器具有三个端口,A、C分别为输入、输出端口,B端口通过光纤(2)与TW-SLA芯片前端面相耦合。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属行波半导体激光放大器领域。文档编号H01S3/00GK1035742SQ8910098公开日1989年9月20日 申请日期1989年3月6日 优先权日1989年3月6日专利技术者黄德修 申请人:华中理工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行波半导体激光放大器的放大方法,该方法将TW-SLA芯片(3)的前端面(F↓[1])增透,后端面(F↓[2])增反,借助光学环行器(1)将输入信号通过光纤耦合进入TW-SLA芯片前端面(F↓[1]),经TW-SLA芯片的有源层放大,经芯片后端面反射而再一次通过有源层仍由前端面经同一光纤输出,从而实现输入输出用同一光纤共端耦合的方法;光学环行器(1)的A端口进入的光信号只能向B端口传送,由B端口进入的光信号只能向C端口传送而不能返回A端口,光学环行器应对于偏振光和非偏振光均具有环行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德修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