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入式阳光照明与抑菌除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15739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入式阳光照明与抑菌除霉系统,包括反射组件与导光组件,反射组件包括一级反射单元、二级反射单元与聚光单元;导管组件包括阳光传导光纤、紫外分光楔片、照明光传导光纤与紫外光传导光纤;阳光传导光纤的一端位于聚光单元的焦点处,另一端与紫外分光楔片相接;照明光传导光纤的一端与紫外分光楔片的可见光输出端相接,另一端接照明灯;紫外光传导光纤的一端与紫外分光楔片的紫外光输出端相接,另一端接紫外灯。该系统不仅实现了大量阳光低成本汇聚,而且具有占地面积小、组分简单的特点,而且分离出来的可见光还可以实现室内照明功能,功能多样化;作用的区域较小,使得紫外线的强度值较高,杀菌效果更好。杀菌效果更好。杀菌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入式阳光照明与抑菌除霉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抑菌除霉
,具体是一种导入式阳光照明与抑菌除霉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南方空气湿度大,尤其是在碗筷间这种经常沾水的地方,很容易滋生细菌,大多数是采用紫外线灯来精准杀菌消毒或者对这方面置之不理。而太阳作为能源的宝库,太阳能对于人类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太阳光中不同波长的光有着不同的作用,红外线有着巨大的热效应与热辐射,可以用于太阳能热水器等;可见光波段大多被一些装置收集汇聚用于照明或者光伏发电;紫外波段由于其特殊的功能,有着杀菌消毒的功能。
[0003]因此利用太阳光的紫外线杀菌消毒是一种选择方式,但太阳光中紫外线被臭氧层吸收较多,到达地球表面的阳光中紫外线含量较少,单位面积的功率较低,为了杀灭细菌、遏制生菌发霉需要消耗较长的时间;同时还有光纤口径小、最终汇聚的紫外线总功率不如紫外线灯大的问题。而专利CN106186177A公开了一种利用阳光中紫外线进行消毒的净水器,主要由包括净水器主体,净水箱,进水管,水泵,滤芯,紫外线消毒室,出水管,聚光装置,传导光纤,放射装置,三棱镜,紫外线光柱组成。其虽然给出了一种太阳光紫外线的利用方案,但是该技术占地面积较大、体积大、且组分较多组装相对复杂,会导致成本增加,并且滤芯需要定期更换,水泵所需功率较大,也带来一定的电力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入式阳光照明与抑菌除霉系统,在较小的机械复杂性下完成低成本、高效汇聚阳光,实现橱柜的精准抑菌除霉,与此同时,做到节能减排。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入式阳光照明与抑菌除霉系统,包括反射组件与导光组件,所述反射组件包括一级反射单元、二级反射单元与聚光单元;
[0006]所述一级反射单元上具有大口径抛物面型的第一反射面,所述二级反射单元上具有小口径的第二反射面;
[0007]所述第二反射面位于所述第一反射面的焦点附近且正对所述第一反射面,所述一级反射单元上正对所述第二反射面的位置设有通孔,所述聚光单元位于所述第二反射面与所述通孔之间;
[0008]所述导管组件包括阳光传导光纤、紫外分光楔片、照明光传导光纤与紫外光传导光纤;
[0009]所述阳光传导光纤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后位于所述聚光单元的焦点处,另一端与所述紫外分光楔片的输入端相接;
[0010]所述照明光传导光纤的一端与所述紫外分光楔片的可见光输出端相接,另一端接照明灯,用于室内照明;
[0011]所述紫外光传导光纤的一端与所述紫外分光楔片的紫外光输出端相接,另一端接
紫外灯,用于室内照明,用于对包括碗筷间在内的小型区域进行抑菌除霉。
[0012]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中的导入式阳光照明与抑菌除霉系统还包括支撑组件与连接组件;
[0013]所述二级反射单元、所述聚光单元均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一级反射单元固定相连,所述一级反射单元设在所述支撑组件上,且所述一级反射单元在所述支撑组件上具有俯仰与旋转的自由度。
[0014]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脚架、立轴、横轴、电缸与电机;
[0015]所述立轴的底端转动连接在所述脚架上,且与所述电机传动相连,所述立轴的顶端穿过所述通孔后位于所述第一反射面的前方;
[0016]所述横轴固定设在所述立轴上且与所述立轴垂直,所述一级反射单元转动连接在所述横轴上,所述电缸的一端与所述立轴铰接,另一端与所述一级反射单元铰接,且所述电缸的伸缩方向与所述横轴垂直。
[0017]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环与连接杆;
[0018]所述固定环的一端通过第一支杆与所述一级反射单元固定相连,另一端通过第二支杆与所述立轴的顶端铰接,所述聚光单元固定设在所述固定环上;
[0019]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连接杆的一端沿环形间隔连接在所述固定环上,另一端向远离所述一级反射单元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二级反射单元固定相连。
[0020]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环上还设有红外滤光单元,以减少热效应对光纤的影响。
[0021]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二级反射单元上迎向太阳光的一端设有热电片,且所述热电片迎向太阳光的一侧上设有散热风扇,以维持所述热电片两侧的温差;
[0022]所述热电片分别与所述电缸、所述电机电连接。
[0023]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中的导入式阳光照明与抑菌除霉系统还包括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分别与所述电缸、所述电机电连接,以用于控制所述电缸、所述电机运行,使得所述第一反射面保持正对太阳光。
[0024]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器与四个光敏机构;
[0025]四个所述光敏机构呈十字对称结构分布在所述第一反射面的边缘位置,所述光敏机构包括四个挡板与光敏电阻模块,所述挡板紧贴所述光敏电阻模块靠近所述第一反射面中心的一侧安装;
[0026]每一所述光敏电阻模块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电缸、所述电机电连接。
[0027]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控制组件的控制过程为:
[0028]追光启动判断:采集四个光敏电阻模块输出的模拟信号,基于四个模拟信号判断当前光照强度是否达到追光阈值,若是则进行追光操作,否则停止追光并经过第一预设时段后再次进行追光启动判断;
[0029]追光操作:将四个模拟信号中相对位置的光敏电阻模块输出的模拟信号两两作差,判断是否有差值大于误差阈值,若是则控制电缸和/或电机运行,直至所有差值均小于或等于误差阈值,并在经过第二预设时段后追光操作,否则直接进行追光操作,其中,在每一次追光操作之间进行一次追光启动判断。
[0030]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中的导入式阳光照明与抑菌除霉系统还包括还包括防护罩,所述反射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均位于所述防护罩内。
[0031]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导入式阳光照明与抑菌除霉系统,不仅实现了大量阳光低成本汇聚,而且具有占地面积小、组分简单的特点,采用的大多都是市场上可以常见的标准件,进而有效的控制成本。并且在优选方案中由热电片提供追光所用的电能,无需外接电源供应,达到节能减排效果;分离出来的可见光还可以实现室内照明功能,功能多样化;作用的区域较小,使得紫外线的强度值较高,杀菌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导入式阳光照明与抑菌除霉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4]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采光组件与支撑组件的第一轴测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入式阳光照明与抑菌除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射组件与导光组件,所述反射组件包括一级反射单元、二级反射单元与聚光单元;所述一级反射单元上具有大口径抛物面型的第一反射面,所述二级反射单元上具有小口径的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二反射面位于所述第一反射面的焦点附近且正对所述第一反射面,所述一级反射单元上正对所述第二反射面的位置设有通孔,所述聚光单元位于所述第二反射面与所述通孔之间;所述导管组件包括阳光传导光纤、紫外分光楔片、照明光传导光纤与紫外光传导光纤;所述阳光传导光纤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后位于所述聚光单元的焦点处,另一端与所述紫外分光楔片的输入端相接;所述照明光传导光纤的一端与所述紫外分光楔片的可见光输出端相接,另一端接照明灯,用于室内照明;所述紫外光传导光纤的一端与所述紫外分光楔片的紫外光输出端相接,另一端接紫外灯,用于室内照明,用于对包括碗筷间在内的小型区域进行抑菌除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导入式阳光照明与抑菌除霉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组件与连接组件;所述二级反射单元、所述聚光单元均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一级反射单元固定相连,所述一级反射单元设在所述支撑组件上,且所述一级反射单元在所述支撑组件上具有俯仰与旋转的自由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导入式阳光照明与抑菌除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脚架、立轴、横轴、电缸与电机;所述立轴的底端转动连接在所述脚架上,且与所述电机传动相连,所述立轴的顶端穿过所述通孔后位于所述第一反射面的前方;所述横轴固定设在所述立轴上且与所述立轴垂直,所述一级反射单元转动连接在所述横轴上,所述电缸的一端与所述立轴铰接,另一端与所述一级反射单元铰接,且所述电缸的伸缩方向与所述横轴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导入式阳光照明与抑菌除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环与连接杆;所述固定环的一端通过第一支杆与所述一级反射单元固定相连,另一端通过第二支杆与所述立轴的顶端铰接,所述聚光单元固定设在所述固定环上;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多个,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子博李思微冯昱嘉周帆赵玉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