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肉鸡AFB1中毒诊断的血浆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5697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检测与诊断领域,涉及肉鸡AFB1中毒诊断,特别是指用于肉鸡AFB1中毒诊断的血浆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所述血浆生物标志物为刺桐碱。其结构式为:。上述的血浆生物标志物在制备检测肉鸡AFB1中毒诊断的试剂、试剂盒或检测仪器中的应用,利用所述试剂、试剂盒或检测仪器检测待测肉鸡的血浆中刺桐碱的含量,与其在正常肉鸡的血浆中的含量相比较,进而判断肉鸡是否AFB1中毒。本发明专利技术筛选出1种血浆代谢物刺桐碱,其对AFB1中毒肉鸡和正常肉鸡具有极高的特异性,优于血清肝功能标志物,其对AFB1中毒诊断敏感性高,有利于在快速有效的对AFB1中毒肉鸡进行检测和筛查,对动物AFB1暴露程度进行初步评估和分析。析。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肉鸡AFB1中毒诊断的血浆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检测与诊断领域,涉及肉鸡AFB1中毒诊断,特别是指用于肉鸡AFB1中毒诊断的血浆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黄曲霉毒素是属于曲霉属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包括四种主要毒素:黄曲霉毒素B1(AFB1),黄曲霉毒素B2(AFB2),黄曲霉毒素G1(AFG1)和黄曲霉毒素G2(AFG2),其中AFB1是含量最多和毒性最强的毒素,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Ⅰ级致癌剂。常见的霉菌毒素中,以黄曲霉毒素的衍生物AFB1分布最广泛,毒性和致癌性最强。黄曲霉毒素中毒对家禽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例如体重下降,死亡率升高,免疫抑制等等。畜禽摄入AFB1后通过细胞膜吸收,到达血液循环,并通过血液分布到不同的组织,会引起动物的急性或慢性毒性。与此同时,AFB1已被证明具有显著的肝毒性,能够导致肉鸡肝脏形态损伤,显着增加ROS的生产,降低肝脏抗氧化酶活性和诱导炎症和凋亡。AFB1在许多食品和农产品中广泛存在,且能够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稳定存在,并且最终残留在在动物源性食品中,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风险,受到世界各地政府的重视。
[0003]AFB1中毒的早期诊断对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在实际的家禽管理中,AFB1中毒多表现出胃肠道损伤,如厌食、呕吐等非典型症状,难以进行确切的诊断,从而准确评估AFB1中毒的患病率,进行干预和治疗,且容易误诊。目前,肉鸡AFB1中毒主要是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学变化(如观察肝脏组织形态)进行诊断,此外,测定饲料在实际的诊断中,农户往往需要采用多种检测手段以及专业经验才能较对AFB1中毒进行初步诊断,耗时长,对检测设备资源占用较多。截至到目前,依然尚未有一种较为准确高效的方法,能够实现快速识别诊断AFB1中毒。
[0004]近年来,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生物标志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测,它不仅能从分子水平探讨发病机制,而且具有准确、敏感的优势。目前应用代谢组学技术挖掘生物标志物,成为开发新临床检测方法的研究热点,有利于检测实现标准化,是识别潜在疾病相关代谢物的成熟策略。AFB1中毒给人和动物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目前国内外对AFB1中毒的检测多数集中在食品或饲料中AFB1含量的测定,然而食品和饲料中的AFB1污染存在不均匀性,样品易存在误差,导致检测结果不能准确反映污染的真实水平。AFB1中毒后,靶器官为肝脏,通过检测肝脏功能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机体肝损伤程度,当前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是检测肝脏损伤的最主要指标,然而肝脏既是机体消化系统中最大的消化腺,又是新陈代谢的重要器官,很多原因都能导致肝功能受损,因此AST和ALT的变化不能专一的反映AFB1中毒。与肝脏功能指标相比,血浆标本容易获得,且能够更有针对性的检测机体AFB1摄入情况。因此,筛选诊断肉鸡AFB1中毒诊断血浆生物标记物,利用这些生物标志物,更有利于为AFB1中毒提供诊断依据,对动物AFB1暴露程度进行初步评估和分析,辅助农户对肉鸡AFB1中毒进行风险预警和危害控制,对AFB1中毒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肉鸡AFB1中毒诊断的血浆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用于肉鸡AFB1中毒诊断的血浆生物标志物,所述血浆生物标志物为刺桐碱。
[0007]所述刺桐碱的结构式为:。
[0008]上述的血浆生物标志物在制备检测肉鸡AFB1中毒诊断的试剂、试剂盒或检测仪器中的应用。
[0009]优选的,利用所述试剂、试剂盒或检测仪器检测待测肉鸡的血浆中刺桐碱的含量,与其在正常肉鸡的血浆中的含量相比较,进而判断肉鸡是否AFB1中毒。
[0010]进一步,所述判断肉鸡是否AFB1中毒的标准为:将待测肉鸡血浆中的刺桐碱含量记为a、正常肉鸡血浆中的刺桐碱含量记为n,当a≤n时为正常肉鸡,当n<a<3.458n时随着a的增大为AFB1中毒肉鸡的概率增大,当a≥3.458n时为AFB1中毒肉鸡。
[0011]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基于代谢组学方法筛选获得诊断肉鸡AFB1中毒诊断血浆生物标记物,利用这些生物标志物,更有利于为AFB1中毒提供诊断依据,对动物AFB1暴露程度进行初步评估和分析,辅助农户对肉鸡AFB1中毒进行风险预警和危害控制,对AFB1中毒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创新性的选取肉鸡血浆样本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筛选得到可用于指示肉鸡AFB1中毒诊断血浆生物标志物,即刺桐碱。
[0012]2、本申请通过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技术对家禽血浆进行代谢组学分析,共筛选出3种血浆代谢物,其中刺桐碱对AFB1中毒和正常肉鸡具有极高的特异性,优于血清肝功标志物,可更加快速、精准有效的检测临床中AFB1中毒的发生,提醒养殖企业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降低经济损失。
[0013]3、本专利技术筛选出1种血浆代谢物刺桐碱,其对AFB1中毒肉鸡和正常肉鸡具有极高的特异性,优于血清肝功能标志物,其对AFB1中毒诊断敏感性高,有利于在快速有效的对AFB1中毒肉鸡进行检测和筛查,对动物AFB1暴露程度进行初步评估和分析。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PCA分析和OPLS

DA分析。
[0016]图2为AFB1肉鸡血浆中差异代谢产物的研究;(A)血浆代谢物火山图分析;用火山
图中FC≧2或FC≦0.5和VIP≧1的标准筛选出差异显著的代谢物。(B)基于CON组和AFB1组鸡血浆中显著差异代谢物的潜在代谢途径分析。气泡的大小表示该途径富集的显著差异代谢物的数量,颜色梯度不同的点表示p值的范围。每个圆的大小越大,富集程度越高,p值越低,富集程度越显著。
[0017]图3为肉鸡血浆中差异代谢物的筛选图;(A)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代谢物含量差异。(B)显示CON组与AFB1组血浆中差异代谢物的log2转化读计数(|log2(FC)|≥2.5,p < 0.05, FC代表fold

change)。(C)采用维恩分析,通过log2FC和显著差异代谢物筛选潜在生物标志物。
[0018]图4为AFB1中毒肉鸡血浆代谢物生物标志物的诊断。(A)AFB1中毒肉鸡血浆中差异代谢物与生长性能及肝脏损伤相关参数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以p< 0.05为差异显著,p值高于0.05(> 0.05)表示无统计学意义。(B) 血清ALT和AST诊断AFB1中毒的ROC曲线。(C)独立测试集中鉴别代谢物生物标志物诊断AFB1中毒的受试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肉鸡AFB1中毒诊断的血浆生物标志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浆生物标志物为刺桐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浆生物标志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刺桐碱的结构式为:。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浆生物标志物在制备检测肉鸡AFB1中毒诊断的试剂、试剂盒或检测仪器中的应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试剂、试剂盒或检测仪器检测待测肉鸡血浆中刺桐碱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淑成曹芹芹代宏宇林露茜岳珂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