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磁共振头部稳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5524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核磁共振头部稳定器,属于核磁共振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底板上方铰接有颈部托板,颈部托板下方两侧的底板上固定连接有曲臂铰接座,曲臂铰接座上通过铰轴铰接有C型曲臂,C型曲臂的弧底处与曲臂铰接座铰接,其弧底内侧上翘板体位于颈部托板下方,在C型曲臂顶部均铰接有下颚夹板,在C型曲臂外侧壁与底板间设有将其彼此连接的回位拉带,在底板前端固定连接有把手,用户平躺在颈部托板上时,颈部托板位于用户后脑与颈部的交接处,而下颚夹板位于用户下颚两侧,在颈部托板顶面上设有颈托海绵,在下颚夹板的内壁上设有下颚海绵,在颈部托板下方两C型曲臂上翘板的下方设有缓冲硬质海绵块,缓冲硬质海绵块固定在底板上。上。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磁共振头部稳定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核磁共振头部稳定器,属于核磁共振辅助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患者在进行核磁共振检测时,为避免身体的晃动和头部的抖动等,会对患者的身体或头部进行捆绑式的限位固定,操作过程不仅繁琐,而且患者的体验过程也相对糟糕,不适感非常强烈,尤其在对头部进行固定时,由于室内对金属的限制较多,很多头部固定装置会采用塑料材质制成,为了保障稳定型和坚固性,头部固定装置一般体积都非常大,在对头部进行检测时,遮挡的面积也随之增大,对成像结果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核磁共振头部稳定器,体积小巧,方便装卸,安装方式简单,头部固定方式简单,减少核磁共振过程中头部固定所需要的步骤,提高操作效率,并且提高患者的舒适度,稳定性高,并且使患者头部处于悬空状态,不遮盖头部范围,提高成像结果。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核磁共振头部稳定器,包括底板、颈部托板、颈托海绵、曲臂铰接座、C型曲臂、下颚夹板、回位拉带、下颚海绵、把手和缓冲硬质海绵块,底板上方设有颈部托板,颈部托板前端底部与底板前端通过铰轴铰接,颈部托板下方两侧的底板上固定连接有曲臂铰接座,曲臂铰接座上通过铰轴铰接有C型曲臂,C型曲臂的截面呈“C”型,其弧底处与曲臂铰接座铰接,其弧底内侧上翘,内侧上翘的板体位于颈部托板下方,其弧底外侧的板端位于颈部托板上方,且位于颈部托板两侧外,在C型曲臂顶部均铰接有下颚夹板,在C型曲臂外侧壁与底板间设有将其彼此连接的回位拉带,在底板前端固定连接有把手,用户平躺在颈部托板上时,颈部托板位于用户后脑与颈部的交接处,而下颚夹板位于用户下颚两侧,在颈部托板顶面上设有颈托海绵,在下颚夹板的内壁上设有下颚海绵,在颈部托板下方两C型曲臂上翘板的下方设有缓冲硬质海绵块,缓冲硬质海绵块固定在底板上。
[0005]进一步的,曲臂铰接座由三组铰接座组成,C型曲臂的弧底开设有三组豁槽,三组豁槽插入三组铰接座上,将曲臂铰接座与C型曲臂铰接的铰轴从C型曲臂侧壁插入,豁槽与曲臂铰接座两侧壁间的距离不同,靠近缓冲硬质海绵块的C型曲臂的豁槽壁与曲臂铰接座间距离大,靠近回位拉带的C型曲臂的豁槽壁与曲臂铰接座间距离小,大间距处方便C型曲臂向内大角度翻折,小间距处方便C型曲臂向外翻折的限位,避免C型曲臂外翻过大而导致其上翘板从顶部托板底部翻出。
[0006]进一步的,下颚夹板通过三组铰接座与C型曲臂端部实现铰接,三组铰接座等间距布置,在C型曲臂端部开设有对应的三组等间距的豁口,下颚夹板的铰接座底壁为平面,C型曲臂的豁口底壁中部凸起,两侧向下倾斜,凸起部与下颚夹板的铰接座底壁接触,当下颚夹板上下摆动时,其铰接座底壁与C型曲臂的豁口斜面接触,两斜面对下颚夹板的上下摆动范
围进行限位。
[0007]该装置体积小巧,结构简单,采用纯塑料材质制成,制作成本低廉,通过把手可轻松拿取,并放置在核磁共振床上。头部固定方式简单,患者平在颈部托板上后,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夹持,使患者保持头部放松状态,并且通过C型曲臂的杠杆机构实现对下颚的夹持,由于缓冲硬质海绵块的辅助承托,使下颚承受的夹紧力有所缓解,在保证头部稳定性的同时,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平躺后自动实现头部的夹持固定,减少核磁共振过程中头部固定所需要的步骤,提高操作效率,并且使患者头部处于悬空状态,不会遮盖患者大脑所处的范围,提高大脑成像结果。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现有核磁共振中头部固定装置结构复杂、操作繁琐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核磁共振头部稳定器,体积小巧,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方便装卸,安装方式简单,方便工具的拿取和放置,头部固定方式简单,减少核磁共振过程中头部固定所需要的步骤,提高操作效率,并且提高患者的舒适度,稳定性高,并且使患者头部处于悬空状态,不遮盖头部范围,提高成像结果。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本技术在使用时的侧视图。
[0014]图5为本技术在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6为本技术在使用时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0016]图中标号:
[0017]1、底板,2、颈部托板,3、颈托海绵,4、曲臂铰接座,5、C型曲臂,6、下颚夹板,7、回位拉带,8、下颚海绵,9、把手,10、缓冲硬质海绵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

6所示,一种核磁共振头部稳定器,包括底板1、颈部托板2、颈托海绵3、曲臂铰接座4、C型曲臂5、下颚夹板6、回位拉带7、下颚海绵8、把手9和缓冲硬质海绵块10,底板1上方设有颈部托板2,颈部托板2前端底部与底板1前端通过铰轴铰接,颈部托板2下方两侧的底板1上固定连接有曲臂铰接座4,曲臂铰接座4上通过铰轴铰接有C型曲臂5,C型曲臂5的截面呈“C”型,其弧底处与曲臂铰接座4铰接,其弧底内侧上翘,内侧上翘的板体位于颈部托板2下方,其弧底外侧的板端位于颈部托板2上方,且位于颈部托板2两侧外,在C型曲臂5顶部均铰接有下颚夹板6,在C型曲臂5外侧壁与底板1间设有将其彼此连接的回位拉带7,在底板1前端固定连接有把手9,用户平躺在颈部托板2上时,颈部托板2位于用户后脑与颈部的交接处,而下颚夹板6位于用户下颚两侧,在颈部托板2顶面上设有颈托海绵3,在下颚夹板6的内壁上设有下颚海绵8,在颈部托板2下方两C型曲臂5上翘板的下方设有缓冲硬质海绵块10,缓冲硬质海绵块10固定在底板1上。
[0019]进一步的,曲臂铰接座4由三组铰接座组成,C型曲臂5的弧底开设有三组豁槽,三
组豁槽插入三组铰接座上,将曲臂铰接座4与C型曲臂5铰接的铰轴从C型曲臂5侧壁插入,豁槽与曲臂铰接座4两侧壁间的距离不同,靠近缓冲硬质海绵块10的C型曲臂5的豁槽壁与曲臂铰接座4间距离大,靠近回位拉带7的C型曲臂5的豁槽壁与曲臂铰接座4间距离小,大间距处方便C型曲臂5向内大角度翻折,小间距处方便C型曲臂5向外翻折的限位,避免C型曲臂5外翻过大而导致其上翘板从顶部托板2底部翻出。
[0020]进一步的,下颚夹板6通过三组铰接座与C型曲臂5端部实现铰接,三组铰接座等间距布置,在C型曲臂5端部开设有对应的三组等间距的豁口,下颚夹板6的铰接座底壁为平面,C型曲臂5的豁口底壁中部凸起,两侧向下倾斜,凸起部与下颚夹板6的铰接座底壁接触,当下颚夹板6上下摆动时,其铰接座底壁与C型曲臂5的豁口斜面接触,两斜面对下颚夹板6的上下摆动范围进行限位。
[0021]该装置体积小巧,结构简单,采用纯塑料材质制成,制作成本低廉,通过把手可轻松拿取,并放置在核磁共振床上。头部固定方式简单,患者平在颈部托板2上后,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夹持,使患者保持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磁共振头部稳定器,包括底板(1)、颈部托板(2)、颈托海绵(3)、曲臂铰接座(4)、C型曲臂(5)、下颚夹板(6)、回位拉带(7)、下颚海绵(8)、把手(9)和缓冲硬质海绵块(10),其特征在于:底板(1)上方设有颈部托板(2),颈部托板(2)前端底部与底板(1)前端通过铰轴铰接,颈部托板(2)下方两侧的底板(1)上固定连接有曲臂铰接座(4),曲臂铰接座(4)上通过铰轴铰接有C型曲臂(5),C型曲臂(5)的截面呈“C”型,其弧底处与曲臂铰接座(4)铰接,其弧底内侧上翘,内侧上翘的板体位于颈部托板(2)下方,其弧底外侧的板端位于颈部托板(2)上方,且位于颈部托板(2)两侧外,在C型曲臂(5)顶部均铰接有下颚夹板(6),在C型曲臂(5)外侧壁与底板(1)间设有将其彼此连接的回位拉带(7),在底板(1)前端固定连接有把手(9),用户平躺在颈部托板(2)上时,颈部托板(2)位于用户后脑与颈部的交接处,而下颚夹板(6)位于用户下颚两侧,在颈部托板(2)顶面上设有颈托海绵(3),在下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辉宇张天宇陈学鑫张春宇桑鋆智胡海峰张晓谦张善鑫宫宁
申请(专利权)人: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