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消毒功能的核磁共振仪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核磁共振仪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消毒功能的核磁共振仪。
技术介绍
[0002]核磁共振(MRI),又叫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是继CT后医学影像学的又一重大进步,在1933年由美国物理学家伊西多
·
艾萨克
·
拉比首次实验成功。自70年代应用以来,它以极快的速度得到发展。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是:将人体置于特殊的磁场中,用无线电射频脉冲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引起氢原子核共振,并吸收能量。在停止射频脉冲后,氢原子核按特定频率发出射电信号,并将吸收的能量释放出来,被体外的接受器收录,经电子计算机处理获得图像,这就叫做核磁共振成像。与其他辅助检查手段相比,核磁共振具有成像参数多、扫描速度快、组织分辨率高和图像更清晰等优点,可帮助医生“看见”不易察觉的早期病变,目前已经成为肿瘤、心脏病及脑血管疾病早期筛查的利器。
[0003]现有的核磁共振仪在使用时,不具有对推进床体进行消毒的功能,当患者完成核磁共振后,下一名患者直接躺卧在上一个患者躺过的推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消毒功能的核磁共振仪,包括核磁共振仪主体、主床体和推进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床体固定安装于核磁共振仪主体的一侧,所述主床体的底部通过底座支撑固定,所述主床体的上端沿长度方向设有第一滑轨,所述推进床滑动安装于第一滑轨上,所述主床体的底部安装有床体驱动装置,所述床体驱动装置驱动推进床沿第一滑轨作直线往复移动,所述主床体上端的两侧沿长度方向还设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上滑动安装有消毒罩,所述消毒罩架设于推进床的上方,所述主床体的一侧安装有罩体驱动装置,所述罩体驱动装置驱动消毒罩沿第二滑轨作直线往复移动;所述消毒罩的两侧内壁之间安装有紫外线灯管,所述消毒罩的内部设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的底部均匀连接有多个喷嘴,所述导液管上端的两侧通过连接柱与消毒罩内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消毒罩的上端安装有消毒液罐,所述消毒液罐通过连接管与导液管连通,所述导液管的两侧设有安装板,所述导液管和安装板均分别平行于推进床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擦拭层,所述安装板的两端竖直贯穿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上下两端与固定座连接,所述固定座与消毒罩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套设有挤压弹簧,所述挤压弹簧的一端与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