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神经内镜的光纤探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15386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神经内镜的光纤探头系统,涉及医疗器械领域,以解决现有的神经内镜的光纤探头在使用的时候,无法便捷清洁光纤探头,无法暂时支撑光纤探头的问题,包括神经内镜与主体连接,主体内包含有激光发射器,主体的下线设有散射信号收集器,散射信号收集器的下线设有处理器,处理器的下线设有报警器;主体;所述主体为拉曼光纤探头本体,主体的外侧套装有受力件,主体的前端外侧套装有移动件。卡板的内端在导向槽的内部解除限位弹簧伸展推动受力件以及移动件向外移动,使刮件可以将光纤探头插入端进行刮取清洁,存储仓的内部添加医用棉花以及消毒液,移动件位移,消毒液可以与光纤探头插入端外侧接触,进而进行便捷的清洁消毒。的清洁消毒。的清洁消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神经内镜的光纤探头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神经内镜的光纤探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进行肿瘤诊断的时候,通常需要用到神经内镜进行成像,进行肿瘤手术的过程中也会用到,主要通过光纤探头进行照明和成像系统进行肉眼观察。
[0003]现有的神经内镜的光纤探头在使用的时候,无法实时获知视野中的组织是良性还是恶性,只能凭借经验进行手术,无法根据肿瘤级别的高低,给出报警信号,且现有的神经内镜的光纤探头在使用的时候,无法便捷清洁光纤探头,无法暂时支撑光纤探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神经内镜的光纤探头系统,以解决现有的神经内镜的光纤探头在使用的时候,无法实时获知视野中的组织是良性还是恶性,只能凭借经验进行手术,无法根据肿瘤级别的高低,给出报警信号,且现有的神经内镜的光纤探头在使用的时候,无法便捷清洁光纤探头,无法暂时支撑光纤探头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神经内镜的光纤探头系统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6]一种用于神经内镜的光纤探头系统,包括:神经内镜与主体连接,所述主体为拉曼光纤探头本体,拉曼光纤探头本体还包含外设的激光发射器、散射信号收集器、处理器、报警器,主体的外侧套装有受力件,主体的前端外侧套装有移动件;受力件,所述受力件包括有旋转控制机构,受力件的前端安装有旋转控制机构,受力件为圆环状结构;移动件,所述移动件为圆环状结构,移动件的内部设有圆孔移动件的后端内部安装有安装件;安装件,所述安装件为圆柱形结构,安装件的顶端设有加液口,加液口内部设有橡胶板;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包括:导向槽,导向槽后端为矩形结构,导向槽的前端为L形结构,导向槽共设有三个,三个导向槽呈环状开设在主体的外侧;挡块,挡块为楔形结构,挡块均匀排列固定在导向槽的内部;所述主体还包括:底件,底件为锥形结构,底件为橡胶材质,底件设在主体的底部;挡件,挡件为矩形结构,挡件的内侧设有四个楔形凸起,挡件为橡胶材质,挡件固定在主体的侧边。
[0008]进一步的,所述受力件包括:连接杆,连接杆为弧形结构,连接杆共设有三个,三个连接杆呈环状固定在受力件的右侧;导杆,导杆为中间凸起的圆柱形结构,导杆的外侧套装有弹簧,导杆共设有三个,三个导杆固定在受力件的外侧;所述受力件还包括:卡板,卡板为L形板状结构,卡板的外端设有圆孔,圆孔内部插入有导杆,卡板的外端上方与弹簧的底部接触,卡板的内端为弧形板状结构,卡板的内端插入在导向槽内部,卡板与挡块接触,卡板共设有三个;受力槽,受力槽为倾斜状结构,受力槽设在卡板的外侧;所述旋转控制机构包括:旋转环,旋转环为圆环状结构,旋转环的内侧设有三个凹槽;固定板,固定板为L形板状
结构,固定板共设有三个,三个固定板设在旋转环的后方,三个固定板的内部插入安装有受力件;顶块,顶块为楔形结构,顶块共设有三个,三个顶块设在受力件的凹槽内部,顶块插入在受力槽的内部。
[0009]进一步的,所述移动件包括:外槽,外槽为圆形结构,外槽的内部外侧为漏斗状结构,外槽设在移动件的前端;刮件,刮件为圆环状结构,刮件的外侧为倾斜状结构,刮件固定在外槽的内部,刮件处于移动件的圆孔前端;所述移动件还包括:支杆,支杆为矩形结构,支杆的后端为倾斜状结构,支杆共设有三个,三个支杆呈环状固定在移动件的外侧;安装槽,安装槽为T形结构,安装槽开设在支杆的前端;所述移动件还包括:吸盘,吸盘为喇叭状结构,吸盘为硅胶材质,吸盘处于支杆前端;连接头,连接头为中间凸起的圆柱形结构,连接头设在吸盘的后端,连接头嵌入在安装槽的内部。
[0010]进一步的,所述安装件包括:限位板,限位板为矩形板状结构,限位板设在安装件的外侧,限位板为硅胶材质;存储仓,存储仓为圆柱形结构,存储仓的后端设有较小的圆孔,存储仓的前端设有较大的圆孔;所述安装件还包括:压板,压板为圆形板状结构,压板的内部设有较小的圆孔,压板为橡胶材质;支板,支板的中间位置为圆环状结构,支板的外侧由环状排列的板状结构组成,支板固定在压板的前端。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1、本专利技术中,主体为拉曼光纤探头本体,用来配合神经内镜使用,使用时,采用同光路系统,通过激光发射器把激光导入到拉曼光纤探头并进一步导入到人体组织上,然后通过散射信号收集器将散射的光信号收集进拉曼光纤探头,然后在外端通过处理器结合显示器和人工智能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肿瘤级别的高低,通过报警器给出报警信号,指导医生进行切除或保留的手术动作,使拉曼光纤探头可以与神经内镜有效结合使用的时候,通过散射信号收集器配合处理器以及显示器,进而进行AI实时诊断结果,使诊断结果可以实时显示诊断,同时可以通过报警器发出不同等级的信号,进而提示医生肿瘤的级别,进而指导医生手术;
[0013]2、本专利技术中的移动件,本装置在使用完成之后,需要清洁光纤探头插入端的时候,可以通过人力控制旋转环转动,使受力件可以解除限位向前方移动,使卡板的内端可以插入到导向槽的前端,然后直接控制受力件或移动件进行旋转,使卡板的内端在导向槽的内部解除限位,同时弹簧伸展推动受力件以及移动件向外移动,使刮件可以将光纤探头插入端进行刮取清洁,进而将残留的物体清除,同时存储仓的内部添加医用棉花以及消毒液,使移动件位移移动,支板的中间位置可以与光纤探头插入端接触,进而受力顶动医用棉花,使得消毒液可以与光纤探头插入端外侧接触,进而进行便捷的清洁消毒,使消毒效果更好,同时可以使移动件通过吸盘与人体接触,进而暂时支撑主体。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模块流程图。
[0016]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分解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主体立体及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受力件组合结构示意图。
[0020]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受力件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移动件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0023]1、主体;101、导向槽;102、挡块;103、底件;104、挡件;2、受力件;201、连接杆;202、导杆;203、卡板;204、受力槽;205、旋转环;206、固定板;207、顶块;3、移动件;301、外槽;302、刮件;303、支杆;304、安装槽;305、吸盘;306、连接头;4、安装件;401、限位板;402、存储仓;403、压板;404、支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神经内镜的光纤探头系统,其特征在于,光纤探头包括:神经内镜与主体(1)连接,所述主体(1)为拉曼光纤探头本体,拉曼光纤探头本体还包含外设的激光发射器、散射信号收集器、处理器、报警器;主体(1)的外侧套装有受力件(2),主体(1)的前端外侧套装有移动件(3);受力件(2),所述受力件(2)包括有旋转控制机构,受力件(2)的前端安装有旋转控制机构,受力件(2)为圆环状结构;所述受力件(2)包括:顶块(207),顶块(207)为楔形结构,顶块(207)共设有三个,三个顶块(207)设在受力件(2)的凹槽内部,顶块(207)插入在受力槽(204)的内部;移动件(3),所述移动件(3)为圆环状结构,移动件(3)的内部设有圆孔,所述移动件(3)包括:刮件(302),刮件(302)为圆环状结构,刮件(302)的外侧为倾斜状结构,刮件(302)固定在外槽(301)的内部,刮件(302)处于移动件(3)的圆孔前端;安装件(4),所述安装件(4)为圆柱形结构,安装件(4)的顶端设有加液口,加液口内部设有橡胶板,安装件(4)安装在移动件(3)的后端内部,所述安装件(4)包括:存储仓(402),存储仓(402)为圆柱形结构,存储仓(402)的后端设有较小的圆孔,存储仓(402)的前端设有较大的圆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包括:导向槽(101),导向槽(101)后端为矩形结构,导向槽(101)的前端为L形结构,导向槽(101)共设有三个,三个导向槽(101)呈环状开设在主体(1)的外侧;挡块(102),挡块(102)为楔形结构,挡块(102)均匀排列固定在导向槽(101)的内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还包括:底件(103),底件(103)为锥形结构,底件(103)为橡胶材质,底件(103)设在主体(1)的底部;挡件(104),挡件(104)为矩形结构,挡件(104)的内侧设有四个楔形凸起,挡件(104)为橡胶材质,挡件(104)固定在主体(1)的侧边。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件(2)包括:连接杆(201),连接杆(201)为弧形结构,连接杆(201)共设有三个,三个连接杆(201)呈环状固定在受力件(2)的右侧;导杆(202),导杆(202)为中间凸起的圆柱形结构,导杆(202)的外侧套装有弹簧,导杆(202)共设有三个,三个导杆(202)固定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涛王引言刘幸杨静尘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