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路延时削波法控制的1.3μm波段纳秒级掺钕晶体激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5254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以掺Nd#+[3+]的激光晶体为激光激活介质,在氙灯为泵浦源或以半导体激光器为泵浦源下,在脉冲工作方式下,该器件输出1.3μm波段小于几纳秒的激光脉冲。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振荡级谐振腔中的反射镜、输出镜面镀上对1.0μm波段抑制、而1.3μm波段易于运转的介质膜,同时在谐振腔内插入1.3μm波段的电光调制器、偏振片。取出振荡级的部分激光,通过光电探测器收取调Q激光脉冲的上升沿触发信号;同时在振荡级输出激光的光路上设置几组一定距离放置的反射镜产生十几纳秒的光延时,并在这之后的光路上设置由起偏器、电光调制器组成的削波组件,由前述的触发信号控制电光调制器的开关。这种方法使得1.3μm波段激光脉冲稳定性大大提高,使其在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应用领域有较大的前景。(*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的1.3μm波段纳秒级掺钕晶体激光器,属光电子领域。其基波及其非线性变频的相干辐射,可应用于激光医疗、激光加工、激光无损精密测试、激光通讯、天文学等多个方面。1.3μm波段激光,尤其是短脉冲、大能量激光,有着广泛的应用背景。众所周知,掺钕激光晶体在1.3μm波段的跃迁截面比其在1.0μm波段要小得多,见下表(沈鸿元等,Measurement of the Stimulated Emmission Crosssection for4F3/2-4I13/2transition of Nd3+in YAlO3Crystal”,IEEEJ.QuantumElectron.,1989,Vol.25,No.2,144)。这就决定了采用电光调Q的方法获得的激光脉冲较宽,往往大于10纳秒甚至在几十纳秒以上。而在诸如激光医疗的某些应用、光学元件损耗系数振荡衰减法精确测试中,如此之宽的激光脉冲有其很大的局限性。表 一些掺钕激光晶体的基本参数晶体 NdYAGNdYLFNdBEL NdYAlO3NdYVO4荧光寿命τ(μs) 230 480144 150 994F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路延时削波法控制的1.3μm波段纳秒级掺钕晶体激光器,是以Nd∶YAG、Nd∶YVO↓[4]、Nd∶YAP、Nd∶YLF、Nd∶BEL中的一种激光晶体为激光激活介质,在氙灯为泵浦源或以半导体激光器为泵浦源下,在脉冲工作方式下,该器件输出1.3μm波段基波脉冲,具体波长如下:对Nd∶YAG晶体为1319nm或1338nm;对Nd∶YVO↓[4]晶体为1342nm;对Nd∶YAP晶体为1341.4nm;对Nd∶YLF晶体为1313nm;对Nd∶BEL晶体为1351nm,该器件输出1.3μm波段小于几纳秒的激光脉冲,在“光路延时削波法控制的1.3μm波段纳秒级掺钕晶体激光器”的振荡级谐振腔中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文雄林授群黄见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