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镁水泥复合外加剂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4904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镁水泥复合外加剂制备装置,涉及混泥土技术领域,包括外加剂打散机,所述外加剂打散机的上端面设置有添加箱,所述添加箱的底部设置有与外加剂打散机相连的连通管,且添加箱的顶部设置有顶仓,所述添加箱的上端侧面连通有加料口,且添加箱的表面设置有刻度线,所述外加剂打散机的内部上端对应连通管的一端处设置有分散罩,所述分散罩的底部设置有L形固定杆;通过利用可搅拌的添加箱与外加剂打散机相连接,即可对外加剂进行搅拌混合,避免外加剂出现沉淀与分层,又方便外加剂加入混泥土内,其次,通过分散罩的设置,可以扩大外加剂与混泥土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混合效果。混合效果。混合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镁水泥复合外加剂制备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混泥土
,具体为一种镁水泥复合外加剂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镁水泥(全称氯氧镁水泥),是用煅烧菱镁矿石所得的轻烧粉或低温短少白云石所得的灰粉,具有一定浓度的氯化镁水溶液和活性氧化镁粉末调配后得到的气硬性胶凝材料,反应产物取决于氧化镁活性和氧化镁、氯化镁和水之间的配合比,其相较于普通硅酸盐水泥可以再常温常压下较快地硬化,常见用于假山、假石头、公园栏杆包裹等;
[0003]外加剂(指混凝土外加剂),是在搅拌混凝土过程中掺入,占水泥质量5%以下的,能显著改善混凝土性能的化学物质;外加剂是混凝土的第五组分,掺入外加剂可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提高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凝土外加剂的特点是品种多、掺量小,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较大;在不改变各种原材料配比的情况下,添加混凝土高效减水剂,不仅改变混凝土强度,同时可以大幅度提高混凝土的流变性及可塑性、减少水的用量;
[0004]传统的混泥土外加剂多数都是在混泥土搅拌时,直接加入或者通过其他辅助设备加入,此过程较为繁琐,而且加入的分散剂是直接进入搅拌设备内与混泥土混合,其与混泥土的接触面积较小,导致混合的效果不够好,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镁水泥复合外加剂制备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镁水泥复合外加剂制备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镁水泥复合外加剂制备装置,包括外加剂打散机,所述外加剂打散机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且外加剂打散机的下端呈矩形分布有四个支腿,所述外加剂打散机的侧面安装有控制面板,且外加剂打散机的底部设置有下料口,所述外加剂打散机的下端侧面安装有驱动电机;
[0007]所述外加剂打散机的上端面设置有添加箱,所述添加箱的底部设置有与外加剂打散机相连的连通管,且添加箱的顶部设置有顶仓,所述添加箱的上端侧面连通有加料口,且添加箱的表面设置有刻度线,所述外加剂打散机的内部上端对应连通管的一端处设置有分散罩,所述分散罩的底部设置有L形固定杆。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加剂打散机的内部对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处倾斜设置有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一搅拌杆的外表面对应设置有两排第一搅拌叶,每排所述第一搅拌叶设置有多个,且两排所述第一搅拌叶于第一搅拌杆的表面呈不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搅拌杆的一端贯穿外加剂打散机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且第一搅拌杆与外加剂打散机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轴承。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加剂打散机的内部对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处倾斜设置有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一搅拌杆的外表面对应设置有两排第一搅拌叶,每
排所述第一搅拌叶设置有多个,且两排所述第一搅拌叶于第一搅拌杆的表面呈不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搅拌杆的一端贯穿外加剂打散机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且第一搅拌杆与外加剂打散机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轴承。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添加箱的下端设置有支架,且添加箱的内部中心处设置有第二搅拌杆,所述第二搅拌杆的外表面分布有多个第二搅拌叶,所述顶仓的内部设置有搅拌电机,所述第二搅拌杆的顶端贯穿顶仓与搅拌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添加箱的表面对应刻度线处为透明状,所述连通管的一端与添加箱相连通,且连通管与添加箱之间设置有控制阀。
[001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与外加剂打散机的内壁固定连接,且固定杆的另一端与分散罩转动连接,所述分散罩为上表面为球面,且分散罩的上表面分布有多个分隔板,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贯穿外加剂打散机延伸至其内部位于分散罩的斜上方。
[0013]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加剂打散机为不锈钢材质,所述下料口与外加剂打散机为贯通连接,且下料口的表面分布有螺纹。
[0014]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镁水泥复合外加剂制备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一种镁水泥复合外加剂制备装置,通过利用可搅拌的添加箱与外加剂打散机相连接,即可对外加剂进行搅拌混合,避免外加剂出现沉淀与分层,确保其使用效果,又可利用控制阀和连通管的配合,方便在外加剂打散机对混泥土进行搅拌时,将外加剂加入到混泥土内,而且刻度线的配合使用,可以确保外加剂和水的加入量,对外加剂的添加更加精准。
[0017]2、一种镁水泥复合外加剂制备装置,通过分散罩的设置,方便外加剂加入外加剂打散机内部时,可以冲击到分散罩的上表面,由于分散罩的上表面有分隔板,进而当外加剂冲击到分隔板上时,会使分散罩发生转动,进而可以将冲击到其上表面的外加剂分散甩出,从而扩大外加剂与外加剂打散机内部混泥土的混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混合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一种镁水泥复合外加剂制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一种镁水泥复合外加剂制备装置的分散罩安装示意图;
[0020]图3为一种镁水泥复合外加剂制备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外加剂打散机;11、进料口;12、下料口;13、驱动电机;14、支腿;15、控制面板;16、第一搅拌叶;17、第一搅拌杆;2、添加箱;21、顶仓;22、刻度线;23、控制阀;24、加料口;25、连通管;26、支架;27、第二搅拌叶;28、第二搅拌杆;3、分散罩;4、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镁水泥复合外加剂制备装置技术方案:一种镁水泥复合外加剂制备装置,包括外加剂打散机1,外加剂打散机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11,且外加剂打散机1的下端呈矩形分布有四个支腿14,外加剂打散机1的侧面安装有控制面板15,且外加剂打散机1的底部设置有下料口12,外加剂打散机1的下端侧面安装有驱动电机13,外加剂打散机1的内部对应驱动电机13的输出端处倾斜设置有第一搅拌杆17,第一搅拌杆17 的外表面对应设置有两排第一搅拌叶16,每排第一搅拌叶16设置有多个,且两排第一搅拌叶16于第一搅拌杆17的表面呈不对称设置,第一搅拌杆17的一端贯穿外加剂打散机1与驱动电机13的输出端相连接,且第一搅拌杆17 与外加剂打散机1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轴承,将两排第一搅拌叶16呈不对称设置,方便对外加剂与混泥土的搅拌更加均匀,其原理是通过控制面板15控制驱动电机13工作,由驱动电机13带动第一搅拌杆17转动,进而第一搅拌杆17会带动第一搅拌叶16进行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镁水泥复合外加剂制备装置,包括外加剂打散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剂打散机(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11),且外加剂打散机(1)的下端呈矩形分布有四个支腿(14),所述外加剂打散机(1)的侧面安装有控制面板(15),且外加剂打散机(1)的底部设置有下料口(12),所述外加剂打散机(1)的下端侧面安装有驱动电机(13);所述外加剂打散机(1)的上端面设置有添加箱(2),所述添加箱(2)的底部设置有与外加剂打散机(1)相连的连通管(25),且添加箱(2)的顶部设置有顶仓(21),所述添加箱(2)的上端侧面连通有加料口(24),且添加箱(2)的表面设置有刻度线(22),所述外加剂打散机(1)的内部上端对应连通管(25)的一端处设置有分散罩(3),所述分散罩(3)的底部设置有L形固定杆(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镁水泥复合外加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剂打散机(1)的内部对应驱动电机(13)的输出端处倾斜设置有第一搅拌杆(17),所述第一搅拌杆(17)的外表面对应设置有两排第一搅拌叶(16),每排所述第一搅拌叶(16)设置有多个,且两排所述第一搅拌叶(16)于第一搅拌杆(17)的表面呈不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搅拌杆(17)的一端贯穿外加剂打散机(1)与驱动电机(13)的输出端相连接,且第一搅拌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昱梦关博文唐梓超张博睿叶凯鑫孟帅管毓辉吴浩陈杰黄志鹏李思哲王开发张天铭程相福李锦善韩璐周浩然康发长黄尚彬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