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压变量的变排量机油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49022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压变量的变排量机油泵,属于汽车技术领域。该机油泵包括泵体、摆动环、转子以及先导阀;泵体上设有容纳腔、反馈油道以及第一安装腔;摆动环与转子均安装在容纳腔内,摆动环套设在转子外,摆动环与容纳腔内壁之间形成油腔;反馈油道一端与油腔连通,另一端与润滑油系统的主油道连通;第一安装腔位于反馈油道的通路上,且与反馈油道连通,先导阀安装在第一安装腔中,能够阻断反馈油道,先导阀上套设有先导阀弹簧,先导阀上还设置有电磁阀;当电磁阀启动时,先导阀在第一安装腔内移动,反馈油道导通,反馈油道内的机油进入油腔,摆动环在机油压力下转动。通过摆动环的转动调整摆动环与转子之间的偏心距,从而调节机油泵的排量。油泵的排量。油泵的排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压变量的变排量机油泵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增压变量的变排量机油泵。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发动机的机油泵由发动机进行驱动,在发动机转速提升过程中,机油泵的机油排量也随着增加,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汽车发动机的润滑系统所需要的机油排量并不是随着发动机的转速增加而增加的,为了实现节能减排,使机油泵的排油量与发动机的润滑系统所需要的排油量对应,需要对机油泵的排油量进行控制。
[0003]现有的发动机变排量叶片式机油泵以钟摆式变排量机油泵为代表,主要通过改变外壳与转子的偏心距,改变泵的排量,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已存在的对偏心距的调节方式结构复杂,不易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叶片式机油泵中,对偏心轮的调节方式较为复杂且不易操作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增压变量的变排量机油泵,通过设置先导阀对反馈油道进行阻隔,在需要调节排油量时控制先导阀移动导通反馈油道,使得摆动环在机油压力的驱动下转动,从而通过这种简单易操作的调节方式对偏心距进行调整,达到调节机油泵排量的目的。...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压变量的变排量机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1)、摆动环(2)、转子以及先导阀(3);所述泵体(1)上设有容纳腔、反馈油道(4)以及第一安装腔(5);所述摆动环(2)与所述转子均安装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摆动环(2)套设在所述转子外,所述摆动环(2)与所述容纳腔内壁之间形成油腔(6);所述反馈油道(4)一端与所述油腔(6)连通,另一端与润滑油系统的主油道连通;所述第一安装腔(5)位于所述反馈油道(4)的通路上,且与所述反馈油道(4)连通,所述先导阀(3)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腔(5)中,所述先导阀(3)能够阻断所述反馈油道(4),所述先导阀(3)上套设有先导阀弹簧(7),所述先导阀(3)上还设置有电磁阀(8);当所述电磁阀(8)启动时,所述先导阀(3)在所述第一安装腔(5)内移动,所述反馈油道(4)导通,所述反馈油道(4)内的机油进入所述油腔(6),所述摆动环(2)在机油压力下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压变量的变排量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环(2)与所述安装腔内壁之间设置有摆动销(9),所述摆动环(2)能够以所述摆动销(9)的轴线为旋转轴(16)转动;所述摆动环(2)上设置有第一移动块(10)和第二移动块(11),所述第一移动块(10)位于所述第二移动块(11)与所述摆动销(9)之间,所述第一移动块(10)通过滑动销(12)和泵体(1)滑动连接,所述油腔(6)为所述摆动环(2)、所述摆动销(9)、所述容纳腔内壁以及所述第一移动块(10)之间形成的空间;所述第二移动块(11)通过调节弹簧(13)与所述容纳腔内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压变量的变排量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块(10)和所述第二移动块(11)均为从所述摆动环(2)外壁上沿径向延伸的块状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连山蒲屹刘林段胜秋胡文强蒋银龙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航天世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