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容灾数据的分析呈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14761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容灾数据的分析呈现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难以针对不同的容灾备份产品在同一个平台进行呈现以及数据传输采用明文的缺陷。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基础节点的备份处理;客户端的连接;容灾数据的加解密传输;容灾数据的分析呈现。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容灾备份场景选择接入不同的容灾备份产品,客户端和应用服务器之间采用WebSocket方式加非对称加密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实现了容灾数据的可视化呈现。实现了容灾数据的可视化呈现。实现了容灾数据的可视化呈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容灾数据的分析呈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灾备数据分析
,具体来说是一种容灾数据的分析呈现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不管是出现自然灾害,还是人为误操作或是被入侵都会导致数据丢失,进而带来不可估算的损失,通常故障分为系统故障、事物故障、介质故障,然而数据容灾备份是保证数据安全的最后措施,如果没有采取数据备份容灾,以及数据恢复措施往往会导致数据全面丢失和损毁。
[0003]目前市面上虽然有很多的备份容灾产品,但存在一些问题,如没有可视化展示系统,供操作人员了解容灾备份情况。大部分采用邮件和短信等方式,只有当出现问题时才知道有问题。这样导致对系统没有提前预知问题能力,或者部分厂家有可视化系统但是不能融合多家产品。容灾备份的时候使用多家产品时,需要同时打开不同的可视化界面来观看问题。
[0004]大部分可视化呈现系统大屏展示和数据展示,采用轮询的方式定时向应用服务器请求数据,这样大大的增加了带宽、内存等硬件的开销。这种方式往往还会存在一种情况,就是当数据有问题时,可视化系统系统存在延时提示的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容灾数据的分析呈现方法,容灾数据系统包括灾备端、应用服务器、基础设施节点和客户端,灾备端用于备份和灾备相关数据,应用服务器用于记录灾备端和备份端记录以及对备份端和灾备端的信息进行配置和告警,客户端用于展示灾备大屏和灾备记录以及可视化操作,灾备端通过应用服务器与客户端相连,基础设施节点通过备份端与灾备端、应用服务器相连,其特征在于,容灾数据的分析呈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1)基础节点的备份处理;12)客户端的连接;13)容灾数据的加解密传输;14)容灾数据的分析呈现:采用Websocke加非对称加密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对呈现段展示时进行解密,将对应的数据采用对称加密的方式存储在localForage里面;当访问呈现时,从localFoage获取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容灾数据的分析呈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节点的备份处理包括以下步骤:21)基础设施节点在本地机房进行备份操作;22)基础设施节点通过容灾备份工具将节点数据数据进行本地备份存入备份端;23)如果该备份端需要灾备,通过容灾备份工具对备份端的数据进行异地备份至灾备端,同时将信息记录到应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宛亚东刘胜军谢飞李晓洁李海松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城市云数据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