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激光
技术介绍
光束的角动量有两种由于光束的偏振特性产生的角动量和由于光束的螺旋形相位结构(扭转位相)而产生的角动量。由光束的偏振特性引起的光束角动量早已被人们所认识,例如使圆偏振光通过一个用石英光纤悬挂的半波带板,可观察到由于光束的圆偏振特性引起的角动量,并通过精确测量光纤的扭矩可测量由偏振引起的角动量。而光束的轨道角动量只是近年来才被人们所认识,研究表明当光束含有角向相关的位相分布时(也称扭转位相或螺旋位相),此类光束具有与角向位相分布有关的角动量(被称为轨道角动量)。如果含有扭转位相的光束的光场函数为u(r,φ)=f(r)·exp(1)则该光束的轨道角动量为J=-2ωP∂g(φ)∂φ---(2)]]>其中r为位置矢量,g(φ)表示光束的扭转位相,ω是光场的角频率,P为光束的总能量。具有轨道角动量的环形激光束在激光生物学、基因工程以及材料科学等方面有应用前景。例如,将具有轨道角动量的激光束与光镊结合起来,可以实现对微粒的无接触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春清,高明伟,高雪松,李家泽,魏光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