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井防渗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4265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3:53
一种电缆井防渗水装置,包括气囊,所述气囊展开后为环形,在气囊外缘面设有上下布置的第一密封圈,在气囊底面设有同轴布置的第二密封圈,在气囊内圆面设置充气嘴,所述充气嘴通过气管连接气泵,所述气泵通过继电器连接蓄电池,所述继电器信号输入端连接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水浸传感器和通讯模块。其可对衬井盖边缘的缝隙进行密封,避免雨水流入电缆通道内,对铺设在电缆井下的高压电缆及供电可靠性提供保障。供电可靠性提供保障。供电可靠性提供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井防渗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缆井,尤其涉及一种电缆井防渗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高压电缆线路在整个国家输电网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高压电缆线路的数量越来越多,确保高压电缆线路的高效、安全、稳定运行尤为重要。
[0003]由于电缆井长时间暴露在恶劣的条件下,衬井盖的密封性随着开启次数的增加,防水性能急剧下降,在降水天气下,雨水经主井盖的开启孔或主井盖边缘缝隙落到衬井盖上,并经衬井盖边缘缝隙流入电缆通道内,对铺设在电缆井下的高压电缆及供电可靠性带来严重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缆井防渗水装置,其可对衬井盖边缘的缝隙进行密封,避免雨水流入电缆通道内,对铺设在电缆井下的高压电缆及供电可靠性提供保障。
[0005]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6]一种电缆井防渗水装置,包括气囊,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气囊展开后为环形,在气囊外缘面设有上下布置的第一密封圈,在气囊底面设有同轴布置的第二密封圈,在气囊内圆面设置充气嘴,所述充气嘴通过气管连接气泵,所述气泵通过继电器连接蓄电池,所述继电器信号输入端连接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水浸传感器和通讯模块。
[0007]进一步的,在气囊顶部对应中心孔处设有挡雨片,避免雨水经气囊中心孔落到气泵、蓄电池和电源上。
[0008]进一步的,该电缆井防渗水装置还设有增高架,所述气泵、处理器和蓄电池固定安装在增高架顶面,增高架将气泵、处理器和蓄电池支撑于衬井盖上方,避免沉积在衬井盖上的积水进入气泵、处理器和蓄电池。
[0009]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型号为ARM Cortex

M。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由于在气囊外缘面设有上下布置的第一密封圈,在气囊底面设有同轴布置的第二密封圈,气囊充气膨胀后的气囊上下两端面分别与主井盖底面和衬井盖顶面贴合、外圆面与主井壁贴合,第一密封圈对气囊外圆面和主井壁之间密封、第二密封圈对气囊底面和衬井盖顶面之间密封,避免雨水经衬井盖边缘的缝隙流入电缆通道内。
[0012]2、降雨时,雨水经主井盖的开启孔或主井盖边缘缝隙落到衬井盖,水浸传感器接触沉积在衬井盖上的雨水控制气泵开启;降雨前,作业人员通过后台终端设备经通讯模块控制气泵开启。充气及时可靠,保证电缆井有效防渗水。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图1中气囊的仰视图;
[0015]图3是本技术的电路方框图;
[0016]图4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
[0017]图中:1

气囊,2

挡雨片,3

第一密封圈,4

第二密封圈,5

充气嘴,6

气泵,7

继电器,8

蓄电池,9

处理器,10

水浸传感器,11

通讯模块,12

增高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

图3所示,一种电缆井防渗水装置,包括气囊1,所述气囊1展开后为环形,在气囊1顶部对应中心孔处设有挡雨片2,在气囊1外缘面设有上下布置的第一密封圈3,在气囊1底面设有同轴布置的第二密封圈4,在气囊1内圆面设置充气嘴5,所述充气嘴5通过气管连接气泵6,所述气泵6通过继电器7连接蓄电池8,所述继电器7信号输入端连接型号为ARM Cortex

M的处理器9,所述处理器9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水浸传感器10和通讯模块11,该电缆井防渗水装置还设有增高架12,所述气泵6、处理器9和蓄电池8固定安装在增高架12顶面。
[0019]如图4所示,安装时,将气囊1和增高架12放置在衬井盖顶面,且增高架12位于气囊1中心孔,并将水浸传感器10自由垂落至衬井盖顶面。
[0020]降雨时,当雨水经主井盖的开启孔或主井盖边缘缝隙落到衬井盖,水浸传感器10接触沉积在衬井盖上的雨水向处理器9发送积水信号,处理器9向继电器7发送开启信号,继电器7启动将气泵6和蓄电池8接通,气泵6通电启动向气囊1充气,气囊1充气膨胀,膨胀后的气囊1上下两端面分别与主井盖底面和衬井盖顶面贴合、外圆面与主井壁贴合,第一密封圈3对气囊1外圆面和主井壁之间密封、第二密封圈4对气囊1底面和衬井盖顶面之间密封,避免雨水经衬井盖边缘的缝隙流入电缆通道内。
[0021]降雨前,作业人员通过后台终端设备经通讯模块11向处理器9发送启动信号,继电器7启动将气泵6和蓄电池8接通,气泵6通电启动向气囊1充气,气囊1充气膨胀,膨胀后的气囊1上下两端面分别与主井盖底面和衬井盖顶面贴合、外圆面与主井壁贴合,第一密封圈3对气囊1外圆面和主井壁之间密封、第二密封圈4对气囊1底面和衬井盖顶面之间密封,避免雨水经衬井盖边缘的缝隙流入电缆通道内。
[0022]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井防渗水装置,包括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展开后为环形,在气囊外缘面设有上下布置的第一密封圈,在气囊底面设有同轴布置的第二密封圈,在气囊内圆面设置充气嘴,所述充气嘴通过气管连接气泵,所述气泵通过继电器连接蓄电池,所述继电器信号输入端连接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水浸传感器和通讯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颢骞解飞卜洪亮张国庆王丹于颍解沫冰李希尧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阜新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