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物芯片、生物检测系统及生物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生物芯片、生物检测系统及生物检测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偏光阵列的生物芯片及一种具有前偏光元件的生物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整合感测装置近来也用于生物分析。使用此类应用时,会在生物芯片上放置生物或生化样品。可通过荧光分子的发射光谱及/或强度而报道生物反应或交互作用的现象,例如DNA定序与免疫荧光检测。荧光分子可通过短波长的激发光激发,并朝向光检测器产生较长波长的发射光。可通过生物检测系统的光检测器来检测及判断荧光的光谱分布及强度。
[0003]在生物芯片演进的过程中,为了追求较低成本且达到较高的产能,生物芯片上的阵列密度一般通过减少间隔宽度或孔洞节距(well pitch)而增加。然而,减少阵列尺寸可能会导致相邻孔洞之间的串扰,且可能无法精确地检测各个单独的荧光信号,进而造成不准确的分析结果。
[0004]虽然现有的生物芯片普遍符合它们的需求,但并不是在所有方面皆令人满意。因此,仍需要一种崭新的生物芯片并搭配崭新的生物检测系统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芯片,包括:一第一基板;一偏光阵列,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上,其中该偏光阵列包括多个第一次偏光单元与多个第二次偏光单元,所述第一次偏光单元具有一第一偏光角度,且所述第二次偏光单元具有一第二偏光角度,该第一偏光角度与该第二偏光角度不同;以及多个反应区,设置于该偏光阵列上,其中所述反应区各对应至所述第一次偏光单元或所述第二次偏光单元其中之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芯片,其中,所述反应区是形成为纳米孔或纳米图案的形式,且其中该第一基板为透明或半透明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芯片,其中,该第一偏光角度与该第二偏光角度的绝对值差异为90
°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芯片,其中,至少一第一次偏光单元直接邻近于所述第二次偏光单元,且该至少一第一次偏光单元经由所述第二次偏光单元与其他第一次偏光单元分隔。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芯片,其中,所述第一次偏光单元与所述第二次偏光单元具有三角形、长方形或六角形的形状。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芯片,还包括一平坦层,该平坦层设置于所述反应区与该偏光阵列之间。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芯片,其中,所述反应区是经修饰以将一生物样品固定于所述反应区。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芯片,还包括:一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相对设置;一间隔物层,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以及一微流体通道,该微流体通道是定义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其中所述反应区面向该微流体通道,且其中该微流体通道是用以将一生物样品引导至所述反应区。9.一种生物检测系统,包括:一激发光源,用以发出一激发光;一前偏光元件,用以偏振该激发光;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芯片,用以接收该偏振的激发光;一透镜,用以集中一发射光,该发射光是来自固定于该生物芯片的所述反应区的一生物样品;以及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馨仪,
申请(专利权)人:采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