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荧光光谱法对食品色素的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129815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荧光光谱法对食品色素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制备聚合物纳米反胶束溶液;将所述聚合物纳米反胶束溶液置于比色皿中,并在荧光光谱仪中扫描荧光光谱;将样本溶于水中,并在搅拌的条件下缓慢滴加入所述聚合物纳米反胶束溶液中,超声,除水,定容,过滤,制得待检测样本溶液,将其置于比色皿中混合,并在荧光光谱仪中扫描荧光光谱,获得荧光光谱图,分析,测定待检测食品样本溶液中的色素含量。本发明专利技术检测方法对食品中的亲水性色素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且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检出限低。检出限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荧光光谱法对食品色素的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检测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荧光光谱法对食品色素的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许多天然食品具有本身的色泽,这些色泽能促进人的食欲,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因而有利于消化和吸收,是食品的重要感官指标。但是,天然食品在加工保存过程中容易退色或变色,为了改善食品的色泽,人们常常在加工食品的过程中添加食用色素,以改善感官性质。食用色素,是色素的一种,即能被人适量食用的可使食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原有颜色的食品添加剂。在常用的食品色素包括两类:天然色素与人工合成色素。天然色素来自天然物,主要由植物组织中提取,也包括来自动物和微生物的一些色素。人工合成色素是指用人工化学合成方法所制得的有机色素,主要是以煤焦油中分离出来的苯胺染料为原料制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对于在食品中使用合成色素会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提出了疑问。与此同时,大量的研究报告指出,几乎所有的合成色素都不能向人体提供营养物质,某些合成色素甚至会危害人体健康。因此,有必要探寻一种食品色素的检测方法以最大限度地提升检测的灵敏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荧光光谱法对食品色素的检测方法,其根据荧光光谱技术对食品色素进行检测,提高检测灵敏度。
[0004]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荧光光谱法对食品色素的检测方法,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0005]步骤一、制备聚合物纳米反胶束溶液,其为共聚物自组装反胶束与溶剂混合制得,所述共聚物自组装反胶束为由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肉桂酰氧基乙酯二嵌段共聚物在溶剂中自组装形成的纳米反胶束;
[0006]步骤二、将所述聚合物纳米反胶束溶液置于比色皿中,并在荧光光谱仪中扫描荧光光谱;
[0007]步骤三、将样本溶于水中,并在搅拌的条件下缓慢滴加入所述聚合物纳米反胶束溶液中,超声,除水,定容,过滤,制得待检测样本溶液,将其置于比色皿中混合,并在荧光光谱仪中扫描荧光光谱,获得荧光光谱图,分析,测定待检测样本溶液中的色素含量。
[0008]优选的是,所述步骤一中聚合物纳米反胶束溶液的具体制备方法为:
[0009]步骤a、将苯乙烯加入反应器中,加入苯甲醚为溶剂,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加入α

溴代异丁酸乙酯为引发剂,加入溴化亚铜为催化剂,再加入N,N,N',N',N
”‑
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为配体,升温至100~110℃搅拌反应3~8h,制得聚苯乙烯大分子引发剂,其中苯乙烯与α

溴代异丁酸乙酯的摩尔比为(80~470):1,苯乙烯与N,N,N',N',N
”‑
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的摩尔比为(30~167):1;
[0010]步骤b、将甲基丙烯酸肉桂酰氧基乙酯加入苯甲醚为溶剂,在氩气的保护下,加入聚苯乙烯大分子引发剂,加入溴化亚铜为催化剂,加入N,N,N',N',N
”‑
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为配体,升温至100~110℃搅拌反应3~8h,得到苯乙烯与甲基丙烯酸肉桂酰氧基乙酯嵌段共聚物,其中甲基丙烯酸肉桂酰氧基乙酯与聚苯乙烯大分子引发剂的质量比为1:(1~4)。
[0011]优选的是,所述步骤三中超声的时间为0.5~1h。
[0012]优选的是,所述步骤三中过滤采用微孔膜过滤,所述微孔膜的孔径为0.2~0.8μm。
[0013]优选的是,所述步骤三中样本溶于水中的浓度为0.1~5mg/mL。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基于荧光光谱法对食品色素的检测方法在亲水性色素检测中的应用。
[0015]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利用聚合物纳米反胶束作为捕捉包埋亲水性色素的载体,并将其应用到荧光光谱检测中,提升检测能力,使灵敏度高,检出限低,重现性好,结果可靠。
[0016]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实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18]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0019]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0020]<实例1>
[0021]步骤一、将苯乙烯加入反应器中,加入苯甲醚为溶剂,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加入α

溴代异丁酸乙酯为引发剂,加入溴化亚铜为催化剂,再加入N,N,N',N',N
”‑
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为配体,升温至100℃搅拌反应8h,制得聚苯乙烯大分子引发剂,其中苯乙烯与α

溴代异丁酸乙酯的摩尔比为80:1,苯乙烯与N,N,N',N',N
”‑
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的摩尔比为30:1;
[0022]步骤二、将甲基丙烯酸肉桂酰氧基乙酯加入苯甲醚为溶剂,在氩气的保护下,加入聚苯乙烯大分子引发剂,加入溴化亚铜为催化剂,加入N,N,N',N',N
”‑
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为配体,升温至100℃搅拌反应8h,得到苯乙烯与甲基丙烯酸肉桂酰氧基乙酯嵌段共聚物,其中甲基丙烯酸肉桂酰氧基乙酯与聚苯乙烯大分子引发剂的质量比为1:1.2;
[0023]步骤三、制备聚合物纳米反胶束溶液,其为共聚物自组装反胶束与溶剂混合制得,所述共聚物自组装反胶束为由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肉桂酰氧基乙酯二嵌段共聚物在溶剂中自组装形成的纳米反胶束;
[0024]步骤四、将所述聚合物纳米反胶束溶液置于比色皿中,并在荧光光谱仪中扫描荧光光谱;
[0025]步骤五、将柠檬黄溶于水中制成浓度为0.1mg/mL,并在搅拌的条件下缓慢滴加入所述聚合物纳米反胶束溶液中,超声0.5h,除水,定容,采用孔径为0.2μm的微孔膜过滤,制
得待检测样本溶液,将其置于比色皿中混合,并在荧光光谱仪中扫描荧光光谱,获得荧光光谱图,分析,测定待检测样本溶液中的色素含量。根据光谱荧光猝灭程度,结合柠檬黄色素的标准曲线,即可计算柠檬黄色素的浓度。
[0026]<实例2>
[0027]步骤一、将苯乙烯加入反应器中,加入苯甲醚为溶剂,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加入α

溴代异丁酸乙酯为引发剂,加入溴化亚铜为催化剂,再加入N,N,N',N',N
”‑
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为配体,升温至110℃搅拌反应3h,制得聚苯乙烯大分子引发剂,其中苯乙烯与α

溴代异丁酸乙酯的摩尔比为470:1,苯乙烯与N,N,N',N',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荧光光谱法对食品色素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备聚合物纳米反胶束溶液,其为共聚物自组装反胶束与溶剂混合制得,所述共聚物自组装反胶束为由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肉桂酰氧基乙酯二嵌段共聚物在溶剂中自组装形成的纳米反胶束;步骤二、将所述聚合物纳米反胶束溶液置于比色皿中,并在荧光光谱仪中扫描荧光光谱;步骤三、将样本溶于水中,并在搅拌的条件下缓慢滴加入所述聚合物纳米反胶束溶液中,超声,除水,定容,过滤,制得待检测样本溶液,将其置于比色皿中混合,并在荧光光谱仪中扫描荧光光谱,获得荧光光谱图,分析,测定待检测样本溶液中的色素含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荧光光谱法对食品色素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聚合物纳米反胶束溶液的具体制备方法为:步骤a、将苯乙烯加入反应器中,加入苯甲醚为溶剂,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加入α

溴代异丁酸乙酯为引发剂,加入溴化亚铜为催化剂,再加入N,N,N',N',N
”‑
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为配体,升温至100~110℃搅拌反应3~8h,制得聚苯乙烯大分子引发剂,其中苯乙烯与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雅静王锋
申请(专利权)人: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