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杆防撞警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3753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杆防撞警示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包括具有弯曲性能的板状部以及与该板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相连的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均为朝板状部内侧弯曲的弧形弯曲部,板状部的外表面设有反光警示区域和脚蹬区域,板状部的内表面设有柔性缓冲垫,装置本体在安装时,板状部、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可以卷绕成筒状体而套裹到电杆上,并且,柔性缓冲垫也随之卷绕成环状体而夹套于板状部和电杆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现在不同规格大小的电杆上的安装使用,具有适用范围广、安装使用方便、运输简便、防盗性强、警示效果好、功能丰富等优点。功能丰富等优点。功能丰富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杆防撞警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杆防护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电杆防撞警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交通道路两旁的电杆时常会被车辆碰撞,造成车毁杆断等严重事故。目前,为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大多采用在电杆外部套装防撞警示筒的方式进行防护。现有技术中的防撞警示筒一般是由两个半壳体通过螺栓固接组成的封闭式环形筒体结构,两个半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彩色相间的警示条,两个半壳体的中空夹层内填充有缓冲材料。这种结构的防撞警示筒虽然相比于传统使用砖、水泥堆积而成的防撞墩而言,在防撞等性能上有一定改善,但也还存在如下不足:
[0003]1)该防撞警示筒的封闭式环形筒体结构,使得其只能套装在与之规格大小相同的电杆上进行使用,当电杆规格发生变化时,其便不能适用,因此使用范围较小,适应性差。
[0004]2)该防撞警示筒在运输时需要事先组装好,不仅麻烦,而且体积庞大、占用空间多,不利于运输。
[0005]3)该防撞警示筒采用螺栓固接的方式固定安装在电杆上,不仅安装不便,而且防盗性差,偷盗者容易松开螺栓后将整个防撞警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杆防撞警示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包括具有弯曲性能的板状部以及与该板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相连的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所述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均为朝所述板状部内侧弯曲的弧形弯曲部,所述板状部的外表面设有反光警示区域和脚蹬区域,所述板状部的内表面设有柔性缓冲垫,所述装置本体在安装时,所述板状部、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可以卷绕成筒状体而套裹到电杆上,并且,所述柔性缓冲垫也随之卷绕成环状体而夹套于所述板状部和电杆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杆防撞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曲部的横向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弯曲部的横向宽度,所述板状部的横向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弯曲部与所述第二弯曲部的横向宽度之和。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杆防撞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部的外表面沿纵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横条形状的反光警示区域,每一反光警示区域均包括贴设在所述板状部外表面的反光警示膜,所述反光警示膜的至少一侧延伸至与之对应的弯曲部的远离所述板状部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杆防撞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部的外表面沿纵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横条形状的脚蹬区域,每一脚蹬区域均设有矩阵排列的若干防滑凸起,至少一脚蹬区域设有夜光警示结构和太阳能LED发光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杆防撞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夜光警示结构包括沿所述脚蹬区域的横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环形凹槽和贴设在各环形凹槽内的夜光警示块。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杆防撞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凤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飞龙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