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震动防腐钢轨引接线,所述引接线由铜套管、引接线端子和钢包铜绞线组成,所述铜套管套入在所述钢包铜绞线中,并与所述引接线端子螺纹连接,引接线端子采用高强度不锈钢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抗震动防腐钢轨引接线端子材料具有高强度、耐腐蚀两种特性,解决了重载铁路下因振幅引起的折断现象和高盐高湿环境下接触电阻增大的问题;对原有的引接线结构进行重新设计,解决了因焊接不紧密造成的焊接部位烧穿现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引接线结构采用冷加工的方式,完全避免了焊接过程中的所有问题,且能够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过程中的人工成本,也能达到解决现场实际应用中问题的目的。现场实际应用中问题的目的。现场实际应用中问题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震动防腐钢轨引接线
[0001]本技术属于电力电气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震动防腐钢轨引接线。
技术介绍
[0002]铁路的维护和检修是保障铁路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措施,而钢轨引接线在铁路维护过程中必不可少。由于钢轨引接线担负着轨道电路的信息传输等作用,因而引接线在铁路上的使用非常普遍且使用量很大。
[0003]近年来随着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铁路建设规模越来越大,铁路遍布全国,因此引接线有着各不相同的应用环境,比如我国沿海的湿润气候和高纬度的高寒气候对引接线的要求各不相同,高铁运输和重载货运也有着不同需求。现有的钢轨引接线为了方便批量生产,并没有考虑到不同环境下的应用场景。引接线的材料大都采用钢绞线配铜端子,其中,绞线有部分使用钢包铜芯绞线或铝芯绞线,结构为铜接线端子焊接在绞线上,并在焊接部位的外部包上保护绝缘橡胶。
[0004]上述现有的引接线在结构上存在较多的问题,首先端子与绞线之间采用焊接连接方式,焊接不仅增加了制造工序,而且由于焊接材料的原因,焊点容易出现接触不良和电阻较大等问题,造成电流过大烧毁引接线。其次,接线端子采用紫铜在重载下容易出现断裂的情况。最后,引接线在高盐高湿环境下由于环境恶劣导致引接线腐蚀从而导致接触电阻变大,影响行车安全。
[0005]综上可知,现有的钢轨引接线不能同时满足一些特殊使用场景下的需求,这些特殊场景需求包括:
[0006]1、重载铁路环境下由于载重超出常规客运线路,铜引接线在较大的振幅下容易折断,给铁路安全和维护带来较大的影响。
[0007]2、原有的引接线因焊接点不牢固,接触不紧密,因此在重载铁路牵引电流较大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放电拉弧烧穿的现象。
[0008]3、在海洋环境或近海高盐高湿环境下,原先的铜接头和塞钉接触,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现象,导致接触电阻增大,从而影响高速铁路轨道电路信号传输的稳定性,进而影响客运线路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对引接线端子的材料进行重新选择,设计了一种抗震动防腐钢轨引接线。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1]一种抗震动防腐钢轨引接线,所述引接线由铜套管、引接线端子和钢包铜绞线组成,其中,
[0012]所述铜套管套接在所述钢包铜绞线中,并与所述引接线端子螺纹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铜套管外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引接线端子形状为上端实心带孔
连接结构,下端为内螺纹套筒结构,所述引接线端子采用高强度不锈钢材料制成。
[0014]进一步地,所述钢包铜绞线与所述引接线端子采用螺纹连接;且所述钢包铜绞线能够替换成钢包铝芯绞线。
[0015]进一步地,所述引接线端子和钢包铜绞线连接部位采用橡胶封装。
[0016]本技术提供的抗震动防腐钢轨引接线端子材料具有高强度、耐腐蚀两种特性,解决了重载铁路下因振幅引起的折断现象和高盐高湿环境下接触电阻增大的问题;对原有的引接线结构进行重新设计,解决了因焊接不紧密造成的焊接部位烧穿现象。本技术的引接线结构采用冷加工的方式,完全避免了焊接过程中的所有问题,且能够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过程中的人工成本,也能达到解决现场实际应用中问题的目的。
[0017]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抗震动防腐钢轨引接线重要组成部分的示意图,其中,图1A为抗震动防腐钢轨引接线组成铜套管的示意图,图1B为抗震动防腐钢轨引接线组成引接线端子的示意图,图1C为抗震动防腐钢轨引接线组成钢包铜绞线的示意图;
[0020]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铜套管和钢包铜绞线连接加工步骤的示意图;
[0021]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引接线端子结构示意图;
[0022]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引接线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
‑
铜套管,2
‑
引接线端子,3
‑
钢包铜绞线,4
‑
第一结构, 5
‑
第二结构,6
‑
第三结构,7
‑
第四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参照图1A、图1B和图1C,本技术的抗震动防腐钢轨引接线主要有三部分构成,其中1为铜套管,2为引接线端子,3为钢包铜绞线;制作引接线端子2的材料为高强度不锈钢材料。
[0026]引接线整体结构安装方法为:将铜套管1套接在钢包铜绞线3上,再接上引接线端子2,从而制成引接线。
[0027]参照图2,所述铜套管1和所述钢包铜绞线3连接加工步骤为:
[0028]将铜套管1套在钢包铜绞线3上;
[0029]使用缩管机将铜套管1和钢包铜绞线3收紧,形成铜套管1和钢包铜绞线3紧密连接后的第一结构4;
[0030]在铜套管3上车削出外螺纹,供引接线端子2连接用,形成带有螺纹的铜套管和绞线连接的第二结构5。
[0031]参照图3,所述引接线端子2形状为上端实心带孔连接结构,下端是内螺纹套筒结构。
[0032]参照图4,所述引接线端子2和带铜管的钢包铜绞线3采用螺纹连接,具体加工步骤为:
[0033]引接线端子2的内螺纹与铜套管1和钢包铜绞线3连接结构的外螺纹互相连接,形成第三结构6;
[0034]再将连接好的结构通过缩管收紧,形成第四结构7,即为引接线成品;
[0035]最后,除引接线端子2的上半部分外,其余结构都需要被封在橡胶里,达到保护连接结构不被腐蚀的作用。
[0036]本实施例中,所述钢包铜绞线还可以采用钢包铝芯绞线。
[0037]经过试验,本技术设计的引接线拉伸极限力为20kN左右,现有技术中引接线的拉伸极限力为10kN左右。因此,采用本技术设计的引接线,可以增强引接线接头连接的力学性能。
[0038]另外,本技术设计的引接线结构采用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动防腐钢轨引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接线由铜套管(1)、引接线端子(2)和钢包铜绞线(3)组成,其中,所述铜套管(1)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其套接在所述钢包铜绞线(3)中;所述引接线端子(2)采用高强度不锈钢材料制成,其上端为实心带孔连接结构,下端为内螺纹套筒结构;所述铜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岚昕,刘广林,张威,阳晋,杨轶轩,逯凌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