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触控功能的内饰件以及用于制造该内饰件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13732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3:45
一种具有触控功能的内饰件,其包括:透明的装饰面板,包括可拆卸的上装饰面板(11)和下装饰面板(12);透明的柔性触控膜(2),与上装饰面板和下装饰面板封装成一个整体;电控单元(3),与所述柔性触控膜通过信号传输线电连接,并基于接收到的触控信号控制光源反馈出至少一种发光模式;底部平台(4),限定出装饰面板承载区和电控单元安装区,电控单元安装在所述电控单元安装区并与所述装饰面板偏置开一段距离,使得当从所述装饰面板朝所述底部平台方向观察时,所述电控单元不可见。还涉及用于制造上述内饰件的方法。上述内饰件可替代传统车辆内饰中的物理按键开关,为用户带来跨时代的操控体验,在提升美学外观的同时还能有效降低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触控功能的内饰件以及用于制造该内饰件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内饰的
,具体涉及具有触控功能的内饰件以及用于制造此类内饰件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车辆所具备的功能越来越多,在传统车辆中,作为功能控制中心的控制区由众多物理按键开关组成,这就导致控制区挤占了大量的车内空间,不仅不便于用户操作,还会影响车辆内饰的美观。
[0003]目前,伴随着车辆智能系统的普及,车辆内饰中的物理按键逐渐被触控按键替代。
[0004]但是,触控按键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相对于传统的物理按键,触控按键无法给予用户足够的物理反馈。缺乏按键反馈可能造成的后果在于,驾驶车辆的用户可能为了确认是否触碰到正确的功能区域而分神,这就造成了潜在的安全隐患。
[0005]此外,现有技术中的触控按键往往安装在非透光的挡光板下,在环境亮度较低的情况下,用户难以立即分辨各个不同功能的触控按键区域,而且当用户操作这种被非透光的挡光板遮住的触控按键时无法获得有效的视觉反馈。
[0006]外此,现有技术中的触控按键在存在难以分辨是否存在误触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值得注意的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触控功能的内饰件来替代传统的物理按键,在增加了操作便利性以及降低了维护成本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了触控按键的物理反馈以及视觉反馈,以提高用户的整体使用体验,并且在外观上也更具观赏性。
[0008]为此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触控功能的内饰件,其包括
[0009]透明的装饰面板,所述装饰面板包括可拆卸的上装饰面板和下装饰面板,
[0010]透明的柔性触控膜,所述柔性触控膜设置在上装饰面板和下装饰面板之间,并且与上装饰面板和下装饰面板封装成一个整体,其中所述柔性触控膜的信号传输线延伸到装饰面板外,
[0011]电控单元,所述电控单元包括光源,所述电控单元与所述柔性触控膜通过信号传输线电连接,当所述柔性触控膜受到基于事件的触发时,将向所述电控单元发送代表事件的触控信号,所述电控单元基于接收到的触控信号控制所述光源反馈出至少一种发光模式,
[0012]底部平台,所述底部平台限定出装饰面板承载区和电控单元安装区,所述装饰面板承载区用于承载封装着柔性触控膜的装饰面板,电控单元安装在所述电控单元安装区并与所述装饰面板偏置开一段距离,使得当从所述装饰面板朝所述底部平台方向观察时,所述电控单元不可见。
[0013]通过这种配置,提供了一种具有透明装饰面板的内饰件,且从内饰件外部朝内观察时不会看到任何元件,该内饰件通过安装在底部平台的电控单元安装区的电控单元的光
源发光,射出的光线传播到承载在底部平台的装饰面板承载区的透明的装饰面板,从而向外以发出视觉反馈。
[0014]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不同实施例中,我们可以依赖以下配置中的一个和/或多个,以单独或组合的形式:
[0015]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上装饰面板包括:
[0016]浮凸上表面,所述浮凸上表面具有钻石纹理,以及
[0017]平坦下表面,所述平坦下表面具有至少一个激光打印的图标。
[0018]通过浮凸上表面使得用户在触控内饰件时获得被动的触觉反馈,可有效降低用户为了确认是否触控成功而分散驾驶注意力造成的潜在风险。
[0019]在一种实施例中,封装在所述上装饰面板与所述下装饰面板之间的柔性触控膜在其相对于所述上装饰面板中每个图标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导线,各导线在相对于各自图标的位置绕制成非封闭环形,所有导线汇集于一端构成信号传输线延伸到装饰面板外。
[0020]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上装饰面板和所述下装饰面板由PMMA(polymethyl methacrylat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PC(Poly Carbonate,聚碳酸酯)材料制成。该材料具有极为优秀的光学性能,是一种高度透明的热塑性材料,其机械性能高于一般玻璃10倍以上,并且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耐寒性和耐化学腐蚀能力以及良好的电气性能。因此,能够保证电控单元上的光源所发出的光能够穿透装饰面板,以提高装饰面板的整体亮度。
[0021]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内饰件还包括边框,所述边框用于至少包围与所述柔性触控膜封装成一个整体的所述装饰面板的一部分外边缘。该边框可限定光源所发出的光的传播边界。
[0022]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内饰件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至少遮挡一部分电控单元安装区。
[0023]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底部平台的电控单元安装区限定出一个适于电控单元插入的凹槽,其中电控单元可100%插入凹槽,或者电控单元可90%插入凹槽,或者电控单元可80%插入凹槽,或者电控单元可70%插入凹槽,或者电控单元可60%插入凹槽,或者电控单元可50%插入凹槽。
[002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涉及用于制造上述具有触控功能的内饰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5]提供透明的装饰面板,所述装饰面板包括可拆卸的上装饰面板和下装饰面板,
[0026]提供透明的柔性触控膜,将所述柔性触控膜设置在上装饰面板和下装饰面板之间,并且与上装饰面板和下装饰面板封装成一个整体,其中将所述柔性触控膜的信号传输线延伸到装饰面板外,
[0027]提供电控单元,所述电控单元包括光源,将所述电控单元与所述柔性触控膜通过信号传输线电连接,当所述柔性触控膜受到基于事件的触发时,将向所述电控单元发送代表事件的触控信号,所述电控单元基于接收到的触控信号控制所述光源反馈出至少一种发光模式,
[0028]提供底部平台,所述底部平台限定出装饰面板承载区和电控单元安装区,将封装着柔性触控膜的装饰面板承载到所述装饰面板承载区,将电控单元安装在所述电控单元安装区并与所述装饰面板偏置开一段距离,使得当从所述装饰面板朝所述底部平台方向观察
时,所述电控单元不可见。
[0029]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0030]提供边框,将所述边框安装在与所述柔性触控膜封装成一个整体的所述装饰面板的一部分外边缘的周围。
[0031]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0032]提供盖板,将所述盖板安装在所述底部平台上,使得所述盖板至少遮挡一部分电控单元安装区。
附图说明
[0033]应理解的是,在本专利技术中,除明显矛盾或不兼容的情况外,全部特征、变形方式和/或具体实施例可以根据多种组合相结合。
[0034]通过阅读以下作为非限制性说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图中:
[0035]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有触控功能的内饰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应理解的是,上述附图并非真实比例,而仅仅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基本原理的多种优选特征的简图。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设计特征,例如尺寸、方向、定位和形状根据具体应用和使用环境确定。
[0037]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触控功能的内饰件,其包括:透明的装饰面板,所述装饰面板包括可拆卸的上装饰面板(11)和下装饰面板(12),透明的柔性触控膜(2),所述柔性触控膜(2)设置在上装饰面板(11)和下装饰面板(12)之间,并且与上装饰面板(11)和下装饰面板(12)封装成一个整体,其中所述柔性触控膜(2)的信号传输线延伸到装饰面板外,电控单元(3),所述电控单元(3)包括光源,所述电控单元(3)与所述柔性触控膜(2)通过信号传输线电连接,当所述柔性触控膜(2)受到基于事件的触发时,将向所述电控单元(3)发送代表事件的触控信号,所述电控单元(3)基于接收到的触控信号控制所述光源反馈出至少一种发光模式,底部平台(4),所述底部平台(4)限定出装饰面板承载区(S1)和电控单元安装区(S2),所述装饰面板承载区(S1)用于承载封装着柔性触控膜(2)的装饰面板,电控单元(3)安装在所述电控单元安装区(S2)并与所述装饰面板偏置开一段距离,使得当从所述装饰面板朝所述底部平台方向观察时,所述电控单元(3)不可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装饰面板(11)包括:浮凸上表面,所述浮凸上表面具有钻石纹理,以及平坦下表面,所述平坦下表面具有至少一个激光打印的图标(1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饰件,其特征在于,封装在所述上装饰面板(11)与所述下装饰面板(12)之间的柔性触控膜(2)在其相对于所述上装饰面板(11)中每个图标(110)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导线,各导线在相对于各自图标的位置绕制成非封闭环形,所有导线汇集于一端构成信号传输线延伸到装饰面板外。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装饰面板(11)和所述下装饰面板(12)由PMMA或PC材料制成。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博文何文洁王辰张艳霞伯诺伊特
申请(专利权)人:佛吉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