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颗粒成核同步脱氮除磷一体化装置及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污水处理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污泥颗粒成核同步脱氮除磷一体化装置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发展,对污水处理的要求也逐渐增高。目前传统的脱氮除磷工艺虽能具有一定的处理效果,但是也有其难以克服的缺点。
[0003](1)出水水质难以保证。脱氮和除磷对泥龄,好氧停留时间时间的要求相反。聚磷菌厌氧释磷时因受硝酸盐影响,释磷效果不好,导致聚磷菌吸磷效果不好,导致脱氮除磷效果不理想。
[0004](2)碳源消耗量过大。传统污水处理工艺常采用厌氧硝化好氧反硝化除氮,释磷吸磷的方式除磷,污水与从好氧池回流的污泥进入厌氧池除磷反应消耗碳源,然后进入缺氧池,而池中反硝化细菌需以有机物为碳源进行反硝化反应,因此常需向厌氧池中投入大量碳源来维持反应正常运行。并且,前期预处理除磷,在混凝沉淀过程,大量碳源被沉淀而无法正常参加污水处理过程,因此前置除磷工艺常需要后期投入大量碳源。大量碳源投加造成COD偏高,难以保证出水水质。
[0005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颗粒成核同步脱氮除磷一体化装置,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由下而上分别设置有厌氧混凝区(1)、好氧反应区(2)、沉淀区(3)、排泥区(4)、搅拌装置(5);所述厌氧混凝区(1)底部设有压力传感器(9),厌氧混凝(1)和好氧反应区(2)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的一端的上方设置有进风管道,进风管道连接第一曝气头(8a)与第二曝气头(8b),第一曝气头(8a)朝向正上方,第二曝气头(8b)朝向第一隔板;所述好氧反应区(2)内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一端连接至箱体顶部,第二隔板的另一端倾斜向下连接至箱体侧壁,倾斜角度为50
°‑
60
°
;所述好氧反应区(2)和沉淀区(3)之间设置有第三隔板,第三隔板连接至箱体的顶部中段,第三隔板的另一端倾斜朝下,倾斜角度为50
°‑
60
°
,第三隔板连接至箱体顶部的一端的板面上设置有第二出水小口(6b);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第四隔板,第四隔板与第三隔板倾斜向下的一端相连并垂直向下连接至第一隔板倾斜向下的一端,第四隔板将箱体的侧壁与厌氧混凝区(1)、好氧反应区(2)隔开形成一条由沉淀区(3)直通箱体底部的通道;所述箱体的侧壁底部开口作为装置的进水口和加药入口,箱体侧壁顶端开口为出水口,厌氧混凝区(1)右侧设置有排泥区(4),排泥区(4)处设有阀门(10),排泥区(4)通道内设置有刮泥设备(11);所述箱体还包括自动控制器(25),进水泵(15)、加药泵(23)、进水阀门(16)、止回阀(18)、加药阀门(24)、自动阀门(10)、鼓风阀门(20)、压力传感器(9)均与自动控制器(25)连接,由自动控制器(25)控制;所述箱体的底部一侧设置有进水管道(12)、鼓风机(19)与加药罐(22),进水管道(12)通过所述进水泵(15)、进水阀门(16)、止回泵(18)与进水口相连,鼓风机(19)通过鼓风阀门(20)与进风管道相连,加药罐(22)通过加药泵(23)、加药阀门(24)与进药口相连,出水管道连接有水质分析仪(2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颗粒成核同步脱氮除磷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混凝区(1)、好氧反应区(2)和沉淀区(3)三者的体积比为1:1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颗粒成核同步脱氮除磷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5)设置在箱体的顶部,搅拌装置(5)包括搅拌杆,搅拌杆由箱体顶部直通到箱体底部,搅拌杆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搅拌扇叶(7a)、第二搅拌扇叶(7b)、第三搅拌扇叶(7c)、第四搅拌扇叶(7d)、第五搅拌扇叶(7e)、第六搅拌扇叶(7f),第一搅拌扇叶(7a)设置于厌氧混凝区(1)内,第二搅拌扇叶(7b)、第三搅拌扇叶(7c)、第四搅拌扇叶(7d)、第五搅拌扇叶(7e)、第六搅拌扇叶(7f)设置于好氧反应区(2)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颗粒成核同步脱氮除磷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的一端连接至箱体的侧壁,第一隔板的另一端倾斜向下,倾斜角度为7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