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该背光模组通过在柔性电路板远离背板的一侧设置定位结构,将定位结构设置发光芯片对应区域外,并通过在光学膜片上设置反定位结构,使得发光芯片侧的定位结构能够与反定位结构对应配合,对光学膜片进行定位固定,该设计仅需要在发光芯片侧增加定位结构,而无需增加背光模组的边框的宽度,实现光学膜片的定位的同时减小了背光模组的边框宽度。减小了背光模组的边框宽度。减小了背光模组的边框宽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
,尤其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当前显示器件为了实现区域调光、高亮度,会采用mini LED(迷你发光二极管)背光代替一般的侧入式背光。现有侧入式背光会通过在下边框上挖槽,在光学膜片上设置凸起,以对光学膜片进行定位,但这种设计会导致侧入式背光的下边框的胶框宽度较大,背光模组的边框宽度较大。而mini LED背光无需侧入式光源,可以使得四周边框较窄,但无法定位光学膜片,因此,现有mini LED背光也会采用侧入式背光的定位方式增加胶框的宽度,以对光学膜片进行定位,但由于这种方式会增加胶框的宽度,导致背光模组的边框宽度较大,无法实现窄边框设计。
[0003]所以,现有mini LED背光存在需要增加胶框的宽度进行光学膜片的定位所导致的背光模组的边框较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用以缓解现有mini LED背光存在需要增加胶框的宽度进行光学膜片的定位所导致的背光模组的边框较大的技术问题。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
[0006]背板;
[0007]柔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背板一侧;
[0008]发光芯片,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
[0009]光学膜片,设置于所述发光芯片远离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一侧;
[0010]其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且所述定位结构设置于所述发光芯片对应区域外,所述定位结构的高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光学膜片的最大厚度,所述光学膜片上设有与所述定位结构对应的反定位结构。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位于所述发光芯片对应区域四周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
[0012]所述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中的一个,所述第二定位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中的另一个。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交界的第一角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交界的第二角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交界的第三角区域、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交界的第四角区域,所述第一角区域、所述第二角区域、所述第三角区域和所述第四角区域中的至少一个设有所述定位结构。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角区域、所述第二角区域、所
述第三角区域和所述第四角区域中的一个,所述第二定位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角区域、所述第二角区域、所述第三角区域和所述第四角区域中的另一个。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角区域、所述第二角区域、所述第三角区域和所述第四角区域中的一个,所述第二定位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的非交界区域。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反定位结构和第二反定位结构,所述光学膜片包括棱镜片和扩散片,所述棱镜片上设有所述第一反定位结构,所述扩散片上设有所述第二反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反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和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对应,所述第二反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对应;或者所述第一反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和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对应,所述第二反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和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对应。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的结构不同,所述光学膜片上的反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和所述第二定位结构中的至少一个对应设置。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膜片包括色转换膜、匀光膜、棱镜片和扩散片,所述色转换膜设置于所述发光芯片与所述匀光膜之间,所述棱镜片设置于所述匀光膜远离所述色转换膜的一侧,所述扩散片设置于所述棱镜片远离所述匀光膜的一侧,所述色转换膜设有第三反定位结构、所述匀光膜设有第四反定位结构、所述棱镜片设有第五反定位结构、所述扩散片设有第六反定位结构;
[0019]所述第一定位结构的高度与所述匀光膜的高度相等,所述第二定位结构的高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扩散片的高度;
[0020]其中,所述第三反定位结构和所述第四反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对应设置,所述第五反定位结构和所述第六反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反定位结构对应设置;或者所述第三反定位结构和所述第四反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和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对应设置,所述第五反定位结构和所述第六反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和所述第二反定位结构对应设置。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定位柱,所述反定位结构包括与所述定位柱对应的通孔。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结构的材料包括硅胶和二氧化钛。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反射结构,所述反射结构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且所述反射结构设置于所述发光芯片之间,所述反射结构的高度大于所述发光芯片的高度、且所述反射结构的高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光学膜片的最小厚度。
[00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射结构阵列设置于所述发光芯片之间,处于一行反射结构和一列反射结构的交界位置的反射结构的高度与其他反射结构的高度的差值范围为0.05毫米至0.08毫米。
[00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射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发光芯片之间的第一部分和设置于所述发光芯片对应区域外的第二部分,所述反射结构的第二部分设置于所述定位结构之间,且填充相邻所述定位结构之间的间隙。
[0026]同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
和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
[0027]背板;
[0028]柔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背板一侧;
[0029]发光芯片,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
[0030]光学膜片,设置于所述发光芯片远离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一侧;
[0031]其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且所述定位结构设置于所述发光芯片对应区域外,所述定位结构的高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光学膜片的最大厚度,所述光学膜片上设有与所述定位结构对应的反定位结构。
[0032]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该背光模组包括背板、柔性电路板、发光芯片和光学膜片,柔性电路板设置于背板一侧,发光芯片设置于柔性电路板远离背板的一侧,光学膜片设置于发光芯片远离柔性电路板的一侧,其中,背光模组还包括定位结构,定位结构设置于柔性电路板远离背板的一侧,且定位结构设置于发光芯片对应区域外,定位结构的高度大于或者等于光学膜片的最大厚度,光学膜片上设有与定位结构对应的反定位结构。本申请通过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柔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背板一侧;发光芯片,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光学膜片,设置于所述发光芯片远离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一侧;其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且所述定位结构设置于所述发光芯片对应区域外,所述定位结构的高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光学膜片的最大厚度,所述光学膜片上设有与所述定位结构对应的反定位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位于所述发光芯片对应区域四周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所述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中的一个,所述第二定位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中的另一个。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交界的第一角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交界的第二角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交界的第三角区域、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交界的第四角区域,所述第一角区域、所述第二角区域、所述第三角区域和所述第四角区域中的至少一个设有所述定位结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角区域、所述第二角区域、所述第三角区域和所述第四角区域中的一个,所述第二定位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角区域、所述第二角区域、所述第三角区域和所述第四角区域中的另一个。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角区域、所述第二角区域、所述第三角区域和所述第四角区域中的一个,所述第二定位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的非交界区域。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反定位结构和第二反定位结构,所述光学膜片包括棱镜片和扩散片,所述棱镜片上设有所述第一反定位结构,所述扩散片上设有所述第二反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反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和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对应,所述第二反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对应;或者所述第一反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和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对应,所述第二反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和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对应。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的结构不同,所述光学膜片上的反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和所述第二定位结构中的至少一个对应设置。8.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起,刘凡成,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