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结构、显示器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3124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48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背光结构、显示器及电子设备。其中,背光结构包括光源层、光功能结构层和增光膜结构层;光源层、光功能结构层和增光膜结构层沿第一方向层叠设置;增光膜结构层包括至少一个增光膜层,至少一个增光膜层中的每个增光膜层包括层叠连接的基板和棱镜柱层,所述棱镜柱层包括设于所述基板上的至少一个凸起结构。基于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提高增光膜结构层的光线出射角度,从而能够提高显示器在大视角观看时的整体亮度,实现显示器的广视角显示。实现显示器的广视角显示。实现显示器的广视角显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结构、显示器及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背光结构、显示器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电脑以及电视等电子设备都在向着大型化发展,液晶显示器由于其高分辨率高亮度的特性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各种电脑、电视等电子设备中。如图1所示,液晶显示器001一般包括显示屏100和与显视屏100的显示面的相对面相接的背光结构200。其中,由于经背光结构200出射的光线一般朝着显示屏100的中心发射,且光线的发射角度一般在较小的范围内,因此在尺寸较大的液晶显示器001中,用户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液晶显示器001时,看到的画面会出现亮度不同情况,例如,用户从正视角度观看显示屏100时看到的屏幕的亮度要远大于从侧视角度看到的显示屏亮度,即屏幕的整体亮度在大视角观看时较低。
[0003]现有技术中,如图2所示,一般采用显示屏100的显示面贴广视角膜101的方式增大显示屏的可视角度。具体的,广视角膜101如2图所示,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基底1011、第二基底1012、功能层1013以及连接层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层、光功能结构层和增光膜结构层;所述光源层、所述光功能结构层和所述增光膜结构层沿第一方向层叠设置;所述增光膜结构层包括至少一个增光膜层,所述至少一个增光膜层中的每个增光膜层包括层叠连接的基板和棱镜柱层;所述棱镜柱层包括设于所述基板上的至少一个凸起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凸起结构包括弧形凸起结构和/或角形凸起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凸起结构为点状弧形结构、条状弧形凸起结构或多段式弧形凸起结构;所述角形凸起结构为点状角形凸起结构、条状角形凸起结构和多段式角形凸起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增光膜层具体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层叠设置的第一增光膜层和第二增光膜层;所述第一增光膜层包括层叠相接的第一基板和第一棱镜柱层;所述第一棱镜柱层包括多个平行相接的第一棱镜柱,所述多个平行相接的第一棱镜柱均为棱柱结构;所述第二增光膜层包括层叠相接的第二基板和第二棱镜柱层,所述第二棱镜柱层包括多个平行相接的第二棱镜柱,所述多个平行相接的第二棱镜柱的形状均为弧形柱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光功能结构层相接;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一棱镜柱层、所述第二棱镜柱层和所述第二基板沿所述第一方向层叠设置;或者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一棱镜柱、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第二棱镜柱层沿所述第一方向层叠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棱镜柱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二棱镜柱的轴线方向为90度。7.根据权利要求4

6任一项所述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棱镜柱层中的多个第二棱镜柱为尺寸相同的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7任一项所述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棱镜柱的横截面中的弧线所对应的圆心角的角度范围为64度

70度。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棱镜柱的横截面的弧线所对应的曲率半径小于等于24μm。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棱镜柱层中多个第二棱镜柱的横截面的弧线所对应的圆心角度沿所述第二棱镜柱层的中心位置指向边缘第二棱镜柱的方向逐渐增大。11.根据权利要求4

9任一项所述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棱镜柱层中的多个第一棱镜柱为尺寸相同的结构。12.根据权利要求11任一项所述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棱镜柱包括与所述第一基板相接的第一接触面、以及与所述第一接触面相接的第一出光面和第二出光面;所述第一出光面与所述第一接触面的夹角为37度

55度,所述第二出光面与所述第一接触面的夹角角度范围为37度

55度。13.根据权利要求4

10所述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棱镜柱层中的多个第一
棱镜柱中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的顶角角度沿所述第二棱镜柱层的中心位置指向边缘第二棱镜柱的方向逐渐增大。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增光膜层具体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层叠设置的第一增光膜层和第二增光膜层;所述第一增光膜层包括层叠相接的第一基板和第一棱镜柱层;所述第一棱镜柱层包括多个平行相接的第一棱镜柱,所述多个平行相接的第一棱镜柱的形状均为弧形柱结构;所述第二增光膜层包括层叠相接的第二基板和第二棱镜柱层,所述第二棱镜柱层包括多个平行相接的第二棱镜柱,所述多个平行相接的第二棱镜柱的形状均为弧形柱结构。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译文窦恺华张曙光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